三 鬼子来了
我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是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个词,特别在日本鬼子占领益阳后,一讲到日本鬼子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怖。
在我们山村外,有一个很大的塅口,是被丘陵包围着的一片宽阔的平原,在平原边沿的山脚下,有一个小镇,有将近一里长的街道,百货铺、南货铺、山货铺、杂货铺、绸缎庄、药铺、书纸铺、邮局……一应俱全,是方圆十几里的经济中心。
1943年春天的一个上午,从镇子方向传来“砰砰”几声沉闷的枪声,山村里可乱开了锅,大家聚在堂屋里,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快口快嘴的谷爷说:“只怕是顿杆子的土匪又来傅家大屋借粮了。”借粮的事去年发生过一次,也响过几枪。
有点结巴的福叔说:“未……未……未必……必……不是……乡丁……走……走……走火……火?”
最有权威的老爷爷说:“胡说!枪走火会响这么多枪?”
“只怕是日本鬼子来了啊——”一向不大爱说话的应爷慢吞吞地说了这么一句。
所有在场的人一惊,全都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爷爷顿了顿说:“我看派个人去打听打听。”
“我去!”机灵的山叔一边说着一边就跑了。
大家继续议论,还没议出什么名堂,山叔就回来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真的是鬼子来了!”
这下可不得了了,女人哭,小孩闹,说的说,跑的跑,顿时乱了套!
“别吵,别吵,”权威发话了,“我们必须想想办法,躲过这一难。”
大家静了下来,想听听有什么办法。
“女人和小孩先去后山躲躲,男人留下来看看情况再说.”权威说。大家默认通过。
“带点吃的,带点穿的,把细软带上。”谷爷说。大家默认通过。
“房门、柜子不要锁,以免鬼子砸烂东西。快走吧!”见多识广的老爷爷嘱咐大家。
爸爸、妈妈,还有前天才来的姨妈抱起我,就往家走。他们简单地收拾了一下,看到别的女人已经陆续在走了,姨妈夹着我就走。这时,我口里正好含着一个小银角子(银分币),嘴一闭,银角子吞下去了,我“哇哇”大叫起来。大人们谁也顾不得我了,乱哄哄急匆匆地往山上走。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到了一个我从没去过的石洞旁,队伍才停下来。这时我才发现前面有一个男人带路,就是进爷。他把我们安顿好,下山去了。
傍晚时分,进爷来了,大家纷纷围上去问情况。进爷说:“我们可以回去了,鬼子没来,来的是几个假鬼子,耀武扬威地放几枪,显显威风。现在走了。”
“没事啰!回家啰!”一阵阵欢呼声响彻山村。
回家后,大家听说我吞下了银角子,要我妈炒不切断的韭菜给我吃,定能屙下来。我真的吃了半碗没切断的韭菜,也真的屙出来了。那银角子,我现在还保存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