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看海
1、他俩从监察大队办公室出来后,就马不停蹄地走往百万山庄别墅与那两个海南岛人会合去,他俩开始面临着一种全新的局面,兴奋不已,
2、他俩走在半路上正好碰到那两个海南岛人背着行囊迎面走来,也就互相尖叫着站到一块,叽叽嘎嘎地畅谈起来,他们主要还是就事论事地对秃老头进行口头讨伐,甚至是在互相打哈哈,不跟秃老头一般见识。往往有些事情当时说起来是气活,可过后说起来就成了笑语,特别是让人感到丢人的事,更习惯说成是笑话,谁都不愿真正让别人看出他感到丢人,他们四人会合在一起,怎么还可能真正把秃老头往心里面想,让秃老头见鬼去吧,很快他们就谈一些比较愉快的话题,不愿总是提起秃老头。
那两个海南岛人是刚刚离开百万山庄别墅,像有事在身,又像是漫无目的,他俩有些想跟愚耕和贵州人明天一块去劳动局对付秃老头,却又不愿多事,懒得折腾,反正他俩在百万山庄别墅仅只干了四五天左右,没什么损伤,安然无恙,就当没发生过,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潇洒自如。
2、愚耕和贵州人既然与那两个海南岛人会合到一块,就自然而然地转身跟着那两个海南岛人漫无目的行走起来,他们四人一块走着成了一道风景线,忘乎所以,尽情尽致,无忧无虑,互相也总是叽叽嗄嗄地说个不停,蓬蓬勃勃,活活泼泼。
那两个海南岛人异常地开朗活跃,吊儿郎当,走着走着,他俩就到路边的一些报刊停里挑挑选选,走着走着他俩就到路边的一些公用电话机前拔弄一阵,有时也真的打电话,走着走着,他俩就干脆找个地方坐下来,并摊开海南地图,认真查找他俩家乡的地理位置,一查到后,立即就兴奋地指给愚耕和贵州人看,并详细讲解搭车前往的路线,煞有介事,好像真希望愚耕和贵州人以后能到他俩家乡去似的。叮嘱再三,走着走着走到六合大厦那一带时,他俩又借故神秘消失一阵,好像主要想寄存他俩的行李,他俩背着行李多有不便,但很快他俩又现身了,他俩的行李也没有寄好,走着走着走到海甸岛的某个放影院的前面时,天开始黑了下来,他俩却被放影院前面的放影宣传栏吸引住了,磨磨蹭蹭,流连往返,久久不愿离去,最后还是缓慢走开了,走着走着,他俩又到某手机专卖店里去看一看,问一问,兴趣盎然,可见他俩大多是漫无目的,活蹦乱跳。
愚耕和贵州人也不完全只是在跟着他俩,应该算是互相作伴,互相漫无目的走到哪里算哪里,随便随便,自自然然,年青人的心是那么容易结合在一起,也是那么容易忘却现实中的烦恼。
3、其实贵州人早就稍稍表示要去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但又像有所顾虑,态度暧昧,后来贵州人又强调要去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但还是决心不强,使得他们四人像是漫无目的地游荡着,又像是一块去找贵州人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愚耕更是糊里糊涂,只管奉陪到底,若无其事,想必无论怎样,熬过今夜不成问题。
4、也就这样一直当他们走到某个避静的地方,那两个海南岛人带头在路边坐下来,跟着贵州人和愚耕也在路边坐下来。
愚耕暗自纳闷,猜不出这是纯粹暂时性歇息呢,还是因为贵州人那位搞传销的亲戚就在附近,总该不会就这么过夜吧,怪吓人的,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一定奉陪到底,不便多问,心事重重。
5、大概过了二十几分钟后,那两个海南岛人带头站起身来,开始返转往回走,愚耕和贵州人也只好站起身来,跟着返转往回走,那两个海南岛人好像开始跟愚耕和贵州人有些脱节,前后隔着一段距离,
6、而且贵州人开始叽叽咕咕,念念叨叨地向愚耕表示,要去打电话,好像是在征求愚耕的意见似的,愚耕当然明白,贵州人打电话是为了下决心找他那位搞传销的亲戚,愚耕对此无话可说,却心有灵犀,甚至有些预感
7、很快贵州人还是忍不住到路边的某个店子里打电话去了,而愚耕站在前方不远处等着,希望贵州人快快打完电话了事,愚耕也能看清贵州人打电话的样子,好像贵州人接连打了两个电话都不太妙。
贵州人打完电话立即就赶上愚耕,并气嘟嘟地稍稍向愚耕汇报打电话的结果,语无伦次,含含糊糊,好像说是什么呼他不回机,又好像说是什么搬走了,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这不明摆着吗,不出愚耕所料,愚耕也若无其事地断定说,贵州人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是在故意躲着贵州人,贵州人再怎么打电话也无济于事,劝贵州人还是死了这条心,贵州人也接受了这一现实,并信誓旦旦地表决出一种志气,死心塌地,当作没有那位搞传销的亲戚,也情知就算找到那位搞传销的亲戚也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
6、很快愚耕和贵州人又在前头与那两个海南岛人会合了,那两个海南岛人也显然没有这么与愚耕和贵州人分道扬镳之意,而且那两个海南岛人还主动请愚耕和贵州人一块就近吃快餐,实在饥肠辘辘。
愚耕和贵州人也不客气什么,总不会空着肚子装打隔,想必那两个海南岛人请他俩一块吃快餐也只不过是小意思而已,但不管怎样这算是愚耕和贵州人的今天第二天苟且乞食,不得不有些感想,惭愧不已。
7、他们四人吃过快餐后,又漫无目的的游荡着,贵州人再也没有说起要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贵州人总不可能让他们四人都去那位搞传销的亲戚那里过夜吧。如果只是贵州人一个人还勉强可以去那位搞传销的亲戚哪里过夜。
8、愚耕则悠哉游哉,像跟屁虫似的,倒也无束无拘,自由自在,暗自默默接受要这样挨到天亮去,也就心不在蔫,若无共事。
愚耕想到明天他和贵州人肯定跟秃老头当面有一场口舌之战,讨价还价,针锋相对,哪么他俩明天到底会跟秃老头出什么价呢,或者说他俩告劳动局,到底对秃老头会提出什么目的要求,而秃老头也肯定会砍价的,不会轻易让他俩得逞,所以他俩的出价一定要高,又要显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让秃老头砍价砍也砍不过来。正所谓“追求一百者而得五六十”。
结果愚耕反复思考,终于暗自想到明天他俩对秃老头出价有五点明确要求。
一是要求交还他俩的身份证,虽然秃老头既然赶他俩走,就自然而然会把他俩的身份证交还给他俩,但他俩如果故意郑重其事,正儿八经地要求,秃老头交还他俩的身份证,就特别显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咄咄逼人,让秃老头一下子处于下风。
二是要求补发他俩工资,秃老头到时肯定会强调说,当初明明告诉他俩没有工资,而他俩也答应接受没有工资这一条件,但他俩会死死地咬住,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秃老头当初跟他俩说过的工作时间,这一重要事实不放,至少实际超出的工作的时间应该按最低工资计算,看秃老头到时又如何狡辩。
三是要求补贴他俩伙食费,这要求表面上有些无理取闹,但有些事实秃老头怎么也抵赖不掉。他俩在F8栋吃得比猪还不如,算是什么包吃住。他俩今天早上浇了一会儿,秃老头为什么不让他俩吃早饭就要赶他俩走,这点要求可松可紧,但绝不能提都不提。
其实要求补发他俩工资,与要求补贴他们伙食费,连合起来就是要求秃老头补给他俩一些钱,算是他俩的核心要求,他俩在百万山庄别墅糟得罪是怎么也补偿不了,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俩白白干了十几天活,一分钱也拿不到,这到哪里都说不过去,更何况他俩还告了劳动局,然道偏偏在劳动局就能说得过去,但他俩不能对于补偿钱的要求太露骨了,一定要搭配其它要求,才更加显得理所当然,盛气凌人。
所以愚耕还想到,四是要求他俩代表那些已经被秃老头随便赶走的人,向秃老头讨个说法,秃老头凭什么可以随便就把他们赶走,欺人太甚,横行霸道,无法无天,他俩虽然不能从中得到实际好处,但却能够让秃老头争辩得啦,而且怎么争辩也争辩不掉,秃老头总不会拿他俩因为拉大便才被赶走的事实与他俩争辩到底吧,有了这点要求他们就会占尽上风,起关键性作用,到时候秃老头百口难辩,败相毕露。
五是要求秃老头今后一定要跟干活的人签定合同,一切按合同办事,这点要求好像跟他俩没有直接关系,多管闲事,但他俩既然是在高劳动局,就不怕多管闲事。他俩也正是吃了没跟秃老头签订合同的亏。所以他俩要演压轴戏似地坚持这点要求。就数这点要求最精彩最有创意。让秃老头砍不胜砍,狼狈不堪。
愚耕觉得这五点要求结合在一块,简直无隙可击,天衣无缝,就好像如来佛的五指山,到时候秃老头栽定了,无从招架,逃也逃不掉,愚耕想好了这五点要求就好像吃了定心丸,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得意洋洋,镇定自若,愚耕简直惊叹他竟能想出这五点要求来,心满意足,也就更加不怎么在乎眼前的处境,无忧无虑,愚耕总以为不出万一的话,他俩明天经监察大队的同志处理后,从秃老头那里得到的一百多元钱不成问题。
事已至此,愚耕不太愿折腾了,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得到一百多元钱,他明天实在不愿再跟秃老头当面对质,他只想明天快些跟秃老头了结掉,然后重新开始。他还面临着其它挑战,迫在眉睫。
9、想必对于那两个海南岛人、贵州人,明天同样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日子。
他们四人好像都没有着急明天的事,甚至好像都忘了还有明天,谁都不愿提想明天的事,只是漫无目的的游荡着,稍微显得有些累了,不怎么说话了,不知怎样才能熬过这漫漫长夜,都心照不宣。
他们四人漫无目的的游荡到海甸岛某效边地带时,又坐下来歇息。挨过一时是一时,就这样一直挨到天明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10、很快那两个海南岛人一时兴起又嚷嚷着提议要去看海,贵州人立即于以赞同,并又介绍说,他知道离这里不算太远就有个专门看海的地点。
愚耕只管奉陪到底去看海,这也算是他生平头一次专门去看海,颇有感想,心潮澎湃,特别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专门去看海,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值得纪念。哪怕一直看海到天明去,也奉陪到底。
11、接下来他们四人就朝那看海的地点走去了,他们四人主要顺着一条马路穿过一大片的荒地,再稍稍穿过一针叶树林带,就上到一条沿海的泊油路上,并能看到大海,听到大海的声音,闻到大海的气息,心旷神怡,泊油马路的对面就有两处很有特色的商业与休闲娱乐一体的经营场所,中间是一块场地,在那背后顺坡下去,就是海边沙滩啦,韵味无穷,而且海边沙滩上正有少数的身姿栖息着,还有个别人正在海水里戏水,显得格外有情调。特别是在这种晚间时候,若隐若幻。
他们四人很快也就顺坡下到海边沙滩上,并拣了个地方一块坐在沙滩上,接着又都把鞋袜给脱了,十分惬意,十分安心,忘乎所以,不知不觉中他们四人间谈话十分活跃,兴趣盎然,畅所欲言,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风土人情,男欢女爱,无所不谈,尽情尽致,轻轻松松,自自然然。
愚耕特别对那两个海南岛人的村子里,有关的女孩从谈情说爱,谈婚论嫁,梳妆打扮,性情眼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特别感兴趣。不耻下问,心驰神往,魂牵梦绕,有机会的话人一定要去那两个海南岛人的村子里找那里的女孩子谈情说爱,甚至上门入敷,过隐居生活,
愚耕完全是怀着赤子之心来看海,看得其所,无愧于大海。面对大海愚耕怎么还能谈起沉重的话题,面对大海,愚耕目前的困难处境实在是不足挂齿。
12、大概过了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四人终于还是起身,并上到那两个经营场所中间的场地上,磨磨蹭蹭,最后两个海南岛人还是带头穿过泊油马路,开始原路返回。
13、他们四人刚一返回穿过那针叶树林带,那两个海南岛人又突然带头转身钻进针叶树林带里面去啦,贵州人和愚耕只好也一前一后莫名其妙地跟着钻进针叶树林带里,
原来那两个海南岛人一进到针叶树林带里就拣个地方放下行囊,并拿出一些衣物铺设起来,显然他俩打算带头在这针叶树林带里睡觉过夜。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好像他俩在家里就有类似的习惯,野性十足。
愚耕见此顿时就起疙瘩,非常吃惊,难以置信,觉得按那两个海南岛人的处境,大可不必带头受这种罪,既然那两个海南岛人带了这种头,他只好奉陪到底,“壮小伙子睡冷炕,全凭火气旺”,想必他在这针叶树林带里睡一夜问题不大,更有一种意境,回归原始。
贵州人当然不甘落后,抢在愚耕前面就拣起位置,搞起“建设”来,可在贵州人躺下睡觉之前,愚耕随随便便拣了个位置,直接就躺下睡觉,反正是要睡在地上还有什么好“建设”得呢,要是带有衣物就不同了,幸好这地上满了一层草就好像是天然的毯子,但还是觉得冻人,愚耕躺下之后,几乎没有真正入睡过,每到快入睡就会被冻醒过来,也频频要改变躺着的姿势,有时冻得厉害就坐起身来,甚至站起来,生怕冻坏了身子。
想必那两个海南岛人、贵州人睡得也不怎么样,“天了几时才能熬得个更儿尽,鸡儿叫,夜儿煞”,这一夜的感受愚耕终身难忘,这也是愚耕出门在外第二次露宿,不知到了明天晚上愚耕又将怎么过。愚耕肯定无法忍受接连两个晚上以上都露宿,心有余悸,黯然神伤,太没有出息了。
14、3月28号天刚蒙蒙亮,他们四人就起来了,走出针叶树林带,并开始返回穿过那一片荒地,走向海甸岛城区。
他们四人好像都心事重重,不太说话,甚至又像是漫无目的地游荡游荡再说。时间早得很呢,而且又是那两个海南岛人走在前头,贵州人和愚耕则跟在后头。
愚耕觉得像换了个人似地不对劲,浑身好像淋过毛毛细雨,湿润润的,甚至有些麻痹晕眩,恶心的感觉。像是感冒了一样,这都是在那针叶树林带里睡了一夜的毛病。
幸好愚耕走着走着很快清醒过来了,并强打起精神来。不信那两个海南岛人和贵州人在哪针叶树林带里睡了一夜,连一点不良反应都没有。这都很正常。
15、他们四人在海甸岛城区没走多远,贵州人开始又嚷嚷着,说是要去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并主动明确地带头找去,显然很熟悉这里的地理位置,而且贵州人还意味深长地强调说是,那怕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找出来。这是贵州人能够说出的最有决心的话,也表明贵州人这回多半是在义气用事,风风火火,结果怎么样还很难说。那两个海南岛人和愚耕好像都已经不太关心在意此事,只是随随便便地陪同贵州人去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
16、结果他们四人就来到某栋楼房的院门口对面,很可能贵州人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就住在那栋楼房里面。可贵州人却犹犹豫豫的,并没有直接从那栋楼房的院门口进去,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而且贵州人在一念之下又到那院门口对面的某个小商店里打起电话来,显得神神秘秘,小心翼翼。贵州人打电话的内容也就可想而知。
贵州人挂完电话后,不久就看到那栋楼房里有一个青年出来了,并站到院门口中处,贵州人则立即就叫唤着窜到那人跟前,并娴熟地问起那人来,显然那人并不是贵州人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情况也就不言而喻,几乎明摆着又要让贵州人失望啦。那人简短地回答完了贵州人的问话,也就若地其事地转身回到那栋楼房里去了,贵州人也只好离开那院门口,并叽叽嘻嘻地,自言自语般地抱怨起来。
愚耕也不好劝慰贵州人什么,顶多只轻轻松松嘿嘿呵呵地引导贵州人要认清事实,就算贵州人找到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又有何用,关键是靠贵州人自力更生。
贵州人也若有所悟,不愿再提及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的事,很可能还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贵州人自然心里比谁都清楚得很,贵州人明显受到了打击,一时间难以平静,气乎不已,
那两个海南岛人则完全置身事外,没等贵州人平静下来,他俩又带头就近买包子吃,愚耕和贵州人粘着也各吃了两个包子,又算是苟且乞食,人穷志短。
17、他们四人吃过包子后,就开始从那栋楼房的院门口对面返回离去了,那两个海南岛人又是走在前头,贵州人和愚耕则跟在后头,而且自然而然地他们四人又互相述别起来,离别情绪难于言表,都心事重重,
18、愚耕和贵州人当然是该要直接去琼山市劳动局,宜早不宜迟,那两个海南岛人则自然也有他俩的事,不然他俩很愿意跟愚耕和贵州人一块去琼山市劳动局,颇有遗憾。
第一百零九章 一元钱
1、他们四人走到某一路段,就自然而然地轻轻松松地分开了,分开后愚耕和贵州人马上就搭上了一辆公共汽车,正式去琼山市劳动局,他俩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2、他俩一搭上车并挨着坐下来后,愚耕就郑重其事,认认真真,祥祥细细把他昨晚暗自想好的那五点要求,灌输给贵州人听,既然他俩对秃老头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到时就一定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才能真正发挥两个人的作用,秃老头才会双拳难敌四手,就是不知贵州人对那五点要求有何意见没有,千万不能在那五点要求上跟他产生很大分歧。
结果贵州人听了那五点要求后,频频点头称赞不已,兴致勃勃,那还不极力拥护呢,到时在那五点要求上保证与愚耕一鼻孔出气,齐心协力,看秃老头如何能招架得往,那五点要求的强有力的攻势。贵州人对那五点要求真是心灵犀一点就通,也可见那五点要求是多么地完善成熟,切实可行,无懈可击,愚耕更加为此感到得意,斗志昂扬。
3、他俩赶到琼山市劳动局时间还早,监察大队办公室的门还没有这么早开,愚耕又忍不住激动地利用这最后的等待时间,语重心长地严肃认真地给贵州人补上一课,那五点要求等于是他俩共同举起的一面战斗旗帜,到时哪怕啊五点要求显得有些无理取闹,也要将无理取闹进行到底。
4、过后监察大队办公室的门开开了,监察大队的同志陆陆续续赶来上班,他俩也早早地进到监察大队办公室,并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地一声不吭地坐在门口边上的长椅上等着,心中却激动不已。
这里的同志也还都是老样子,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并没有明显的工作状态,时间也还早着。
很快终于有一位同志用一种工作的态度认认真真地跟他俩搭起话来,显然那同志是要负责调解好他俩与秃老头之间的问题。
愚耕则抓住这个机会,赶紧铿锵有力,字正腔圆,抑昂顿挫地把那五点要求事先跟那同志提出来,以为那同志明白他俩的那五点要求。调解起来自然会有分寸,也无须他俩再补充什么,使得事情很明朗。
那同志听了那五点要求,也只是嗯嗯啊啊地表示他已经听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必再过问什么啦 ,只要等秃老头来了,他自然会还以公道,那同志好像对那五点要求比较认同,并不认为那五点要求有些无理取闹。
愚耕见此又能暗自得意,看来那五点要求是多么地正正当当,合情合理,秃老头又如何抵赖得掉,就等着瞧吧,马上就会见分晓,嘿嘿。
5、大概等到九点钟的时候,秃老头终姗姗来迟,而且秃老头身后带着着广西人,显然秃老头是有备而来,秃老头还戴了个圆边的帽子,更加显得风度翩翩,比绅士还有绅士。
秃老头刚一踏进监察大队办公室,愚耕就忍不住扭头盯了秃老头一眼,并有声有势招呼一声“你来了,我们在这等你好久了”。
愚耕这样跟秃老头招呼,欲要先发制人,显出强势,没想到秃老头经愚耕这么一招呼只冷淡的瞟了他俩一眼,视若无睹,转而尽顾着唱喏一样跟这里的同志打招呼,全然不把他俩放在眼里,然后秃老头又挨着他俩若无其事地坐下来,而广西人也挨着秃老头坐下来,
愚耕跟秃老头挨坐着,真是丢魂落魂,毛毛乱乱的,忐忑不安,但也有种耀武扬威的心态,满以为即将与秃老头进行一场口舌之战,按捺不住,如坐针毡。
6、很快刚才那同志开始正式要秉公办理了,没想到那同志秉公办理的首先一步就是要让愚耕和贵州人到办公室外面回避一下。
愚耕则立即尖叫着反对这种回避的做法,又有什么可回避的,但那同志坚持要让他俩回避一下,他俩也就只好暂且起身离开这办公室,愚耕还是满以为他俩回避过后,一定还会当面跟秃老头对质公堂,回避一下又有何妨,不信秃老头能利用他俩回避的机会,将黑白颠倒,愚耕也相信那同志不会因为他俩回避一下就失去公正,愚耕情愿认为那同志坚持要他俩回避一下是一种客观需要,是一种惯例,不容他俩尽往坏处想。
7、他俩一走出监察大队办公室,就意外地看到红队长竟也正在劳动局门口里等着哩,他俩一边喊叫着向红队长招呼,一边也就冲下去,跟红队长在劳动局门口里会合了。
红队长显然也是跟秃老头一块专程赶来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俩跟红队长会合后融洽契意的相处氛围,好像隔了好久没见似的,真是难得。
愚耕一开头就直言不讳,大大咧咧地跟红队长打探,广西人是不是帮秃老头说好话来的,想必广西人不太会帮秃老头说好话,万一广西人帮秃老头说好话,那就对他俩大大不利了,相反如果广西人和红队长能一块站在他俩一边说话,那秃老头栽跟头可就栽得够重啦,气都可以把秃老头气得半死。
红队长只是会心地嘻笑着,不置一词,含含糊糊,不太像他平常的样子,有所顾忌,几乎不作表态。
8、很快广西人也从监察大队办公室出来了,并跟他俩和红队伍会合在一块,这种场面更得难得。愚耕又直接问广西人在监察大队办公室里有没有帮秃老头说好话,广西人则坦白招供他在监察大队办公室什么也没说,愚耕也就信以为真,不再追问广西人什么。
他俩和红队长、广西人能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重新会合在一块,当然会其乐融融,谈笑风生,红队长和广西人明显受到很大震动,对他俩刮目相看,他俩则有意要拉笼红队长和广西人似的,大放厥词,眉飞色舞,颇有煽动性,
特别是愚耕说到那五点要求就扬眉吐气,神气活现,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得意洋洋,而贵州人最得意的地方,当然是能够一块把六合大厦的那职介所都抖了出来,可见这世间自有公道,秃老头恶有恶报,对此红队长还只是嘻笑,态度暧昧,广西人比较有主见,敢于直言,很有共鸣。
9、过后不知不觉中秃老头竟和一位监察大队的同志,朝劳动局门口走出来了,看秃老头神采飞扬,春风得意的样子,秃老头显然已经如愿以偿地把事情摆平了,沉冤得雪,还以清白。
特别当秃老头从愚耕和贵州人、广西人、红队长他们旁边走过时,根本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秃老头刚走出劳动局门口,就娴熟地与监察大队的同志告辞了,不用再送,秃老头这回来劳动局就好像只是窜门子而已,小事一桩,毫发无伤。
愚耕见秃老头就这么走了,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半响才回过神来,赶紧慌慌张张地领着贵州人上到监察大队办公室去。
10、他俩一进到监督大人办公室,原先那同志就主动出面接洽,并一开始就不由分说地对他俩致一段欢送辞,对他俩动之似情,晓之以理,说来说去就是通知他俩可以回去拿回他们的身份证,他俩其它所有要求都不能实现,当然主要指不能拿到一分钱。谁叫他俩没有跟秃老头签定合同,他俩没跟秃老头签合同就等于是属于私人问题,不能成为社会问题。其它没跟秃老头签订合同的人。同样也属于私人问题,不能成为社会问题。叫他俩要汲取教训,下次无论找什么工作都要签订合同。
愚耕听了顿时就尖叫着发作起来,歇斯底里,天了,这是怎么回事,秃老头前面到底跟你说了些什么,秃老头凭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一下子把事情搞成这个样子,你把秃老头叫来,看我说不说得过他,我就不信我会说不过他,这也太莫名其妙了。
愚耕做梦都没有想到结果会弄成这个样子,难以置信,他俩没签合同怎么能全怪在他俩头上呢,要怪昨天就应该怪啦,不必拖到今天,而且又偏偏是他们回避了后才把没签合同的责任全抛在他俩身上,秃老头未勉太神通广大了,真正能使鬼推磨,而且就算他俩要承担没签合同的责任,也不至于会弄成这样,难道他俩没跟秃老头签合同,秃老头就可以无法无天,简直荒谬绝伦,太不公平啦,天理何在。难道他俩没跟秃老头签合同,就只能私下里找秃老头解决。
如果愚耕能真正与那同志就他俩没跟秃老头签合同这一事实观点进行一场辩论的话,那愚耕自信能把那同志的观点辩输,不能只因为他俩没跟秃老头签合同,就所以怎么怎么样。可那同志一口咬定,他俩没跟秃老头签合同这一事实观点。愚耕也无可奈何。有本事,他俩去找秃老头私下里解决。
愚耕忍无可忍,只好乱泄一通,每隔一下就像受伤的野兽咆哮一声,愚耕就曾这样咆哮过他俩反正一无所有啦,就只好上街要饭,不然饿死算了,他俩要抢劫的话,肯定直接去找秃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有句话说,“法律是什么,法律就是一堆垃圾”,一堆垃圾呀。
那同志当然不会因为愚耕的无理取闹而失去公正,总只是劝愚耕不要太激动了,
贵州人始终没有见言,反倒也劝愚耕不要太激动了,贵州人心里肯定也很难受,满以为能得到一些钱,谁知道还是一分钱也拿不到。只是愚耕已经把贵州人想说的都说了,贵州人也就显得比愚耕平静多了。甚至无动于衷。
愚耕表现上很激动,可心里清醒得很,不得不要接受这一现实,实际也没什么损失,已经把秃老头折腾得够呛,让秃老头见鬼去吧,更不会还真想要找秃老头私下里解决。难道他还会真的活不下去不成。愚耕在现实中越是很悲惨,越是能够让他的人格得以升华,越是感到他是神圣的。他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愚耕想气都气不上来了,顶多只装模作样地生生生气而已,所以愚耕故意表现得激动,甚至无理取闹,像演戏一样,好让那同志也要感到一些头痛,甚至在愚耕心理面,也要让那同志见鬼去吧。不要以为他是随便糊弄得了的,人心自有一杆秤。
半小时左右过后愚耕渐渐作罢了,但没有立即告辞之意,觉得没有面子。
11、贵州人见愚耕渐渐作罢了,也就有告辞之意,按捺不住,心不在蔫,
12、过后贵州人终于带头起身要告辞,那同志则如释重负,赶紧站起来又致欢送辞,并还爽快地掏出一张五元钱客客气气地交给贵州人。
贵州人接过五元钱受宠若惊,再也无话可说,转身就带头走出去了,愚耕也只好赶紧起身跟出去了。
12、他俩直接回到百万山庄别墅F8栋,就发现又招来了两位新人,想必那两位新人又是经什么职介所介绍过来的,广西人和红队长也是来跟他俩打招呼,算是辞别,想必广西人红队长也不愿在这里干多久,很不安心,红队长还顺便把他俩的身份证交还给他俩。
他俩也没什么感想,轻轻松松,平平静静,自然而然,若无其事,如释重负。
很快愚耕就随随便便收拾好了东西,并刷了牙,洗了头,洗了脸,还用一个矿泉水瓶子灌好了生水,用来备着唱的。
1、 过后,他俩终于可以从F8栋正式出发了,时间大概是在中午的样子。
他俩刚一走出百万山庄别墅,就互相叙别起来,聚散随缘,自自然然,离情别绪又怎能说得出口。
贵州人大多可能是要直接去六合大厦那职介所里,想必昨天那职介所的总经理跟贵州人作出承诺,要为贵州人重新介绍工作,直到成功为止。贵州人也还可以去找他的那位搞传销的亲戚,但最终都要靠贵州人自力更生,贵州人的处境真是凶多吉少,岌岌可危。
愚耕比起担心自己,更加替贵州人担心,却又不便多问贵州人什么,只舍身处地地鼓励贵州人千万要坚强,愚耕是很不习惯很直白地去鼓励别人,但愚耕很会让别人感受到他的鼓励,愚耕很会鼓励别人,但并不喜欢鼓励别人,更不会虚情假意的鼓励别人。
贵州人也替愚耕担心,觉得愚耕的处境比他更惨,贵州人还认认真真地给了愚耕一元钱,愚耕勉勉强强地收下这一元钱,真是对贵州人感激不尽,他可以在开始挨饿的时候用这一元钱买点什么东西吃,但愚耕自信不会落到挨饿的地步,一旦真正的挨饿这一元钱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愚耕嘿嘿呵呵地向贵州人表决说,按他的能耐,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就能搞定,其实他以前多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小事一桩,福大命大,贵州人不必为他担心。贵州人也确实受到感染,获得了一种力量,信心十足。其实贵州人还对愚耕心存感激,只是始终没有说出口罢了。
愚耕并没有想好具体的行动计划,一切顺其自然,见机行事,尽可能换一种全新的求生方式,为所欲为,放纵情感,甚至求生当作一种游戏,一种功课,痛快淋漓。没有什么比求生的个人经历,更能在社会上体现出某种意义。
很快他俩就走到了大道上,并要分开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啦,愚耕直接就朝南走,连头也不回,贵州人则还站着向愚耕连连喊叫几声,于以郑重告别,然后贵州人也转身朝北走去。
第一百一十章 拿手好戏
愚耕朝南走后,昂首阔步,豪情万丈,觉得他的生命特性发挥到了极致,组成他身体的物质真正溶入到整个世界的物质当中。天人合一,觉得他是在海南岛的版图上走动,觉得他是在地球表面走动,觉得他眼里看到的真正是一个纯物质的世界,在这纯物质的世界中只有他一个人的生命存在,这纯物质的世界也就全都跟他有关,任由他产生反应,任由他拿来当作他的生存环境,何愁不能获得他的生存必须条件,他真正心怀天下,遐想远尔,愚耕的感性思维好像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大彻大悟,痛快极了。
愚耕完全是凭着方位感朝南走,但不一定真正是朝南走,愚耕选择行走路线比较随意,
愚耕走着走着觉得用手提着包裹比较费力,不是长时间办法,就干脆竖着把包裹背在背上,顿时就觉得轻松许多,更加昂首阔步。可以作长远行走,不必着急,不见兔子不撒鹰,沉着冷静,好像要发现一个机会实在太难了,愚耕也没有固定出现什么样的机会才可以出击,愚耕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挑剔的
降格以求饥不择食,愚耕并不指望一次出击就能成功,但愚耕会把每一次出击都当作是最后一次出击,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不得不下死决心。
2、愚耕走着走着走到某路段时,看到左侧路边上立有一个XX村的天门,天门下正分有一条小径,顺坡弯延下去,连接着不远处的一片田园,充满画意。愚耕只多看了几眼就从那天门前路过了,愚耕没走过去多远,就心血来潮,兴冲冲地转身返回,就朝那天门下的小径走去,并走向那一片田园。
愚耕走在那一片田园中,真是惬意极了,心胸开阔,神思荡漾,情意绵绵,有一种境界,特别是当愚耕看到有种地人家的草棚,有人在地里干活时,愚耕就羡慕不已,想入非非,要是他能尝试拥有这样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但愚耕又理智地清醒意识到那是不可能的,白日做梦而已,如果这也算是机会那到处都是机会,所以愚耕不敢胡乱出击,免得破碎了一场白日梦,能让白日梦留在心里,也可以得到些许抚慰。
愚耕走着走着,穿过了那一片田园,又走进一个村落,然后又穿那个村落,就重新走到一条大道上,前面愚耕就好像是梦游一样,梦游后愚耕就有些分不清东西南北。
3、愚耕重新走到这一条大道上,就凭着方位感开始往右手方向走,而且还以为是继续朝南走。而且愚耕开始有些着急了,他这样走下去如何能发现机会,恐怕没有机会等着他去发现,还是要靠他乱碰乱撞才可能碰撞出机会。
4、愚耕在这条大道上没走多远,看就到右边某处,有一个三友园艺场。令他怦然心动,豪不犹豫就大步流星满怀激情地踱了进去,当愚耕走到一排砖瓦房的一则背后,突然有位正在砖瓦房背后洗衣服的男子冷冰冰地朝愚耕问了一声,问愚耕是干什么的。显然那人一看到愚耕的样子,就对愚耕有所猜忌,有所嫌隙,有所提防,不怀好意。
愚耕则如梦初醒转过身来,不慌不忙地放下包裹,然后认认真真开门见山地告诉那人,他其实是来找活干的,并解释他干过类似这里的活。
那人一听说愚耕是来找活干,就好像怕抢了他的饭碗似的,立即硬梆梆地吆喝一声,强调这里根本不缺人手,愚耕别想在这里找到活干,那人说完也就只顾着洗衣服,对愚耕不理不睬。没见过像愚耕这么来找活干的,简直就是来讨活干的,真是犯贱。
愚耕见此好生晦气,稍稍噜噜嗦嗦地辩解几句,转而就提着包裹返身走到这一排砖瓦房的走廊前,并又将包裹随便撂在走廊地上。愚耕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轻易作罢,觉得刚才那人只不过是个小人物,一定要这里的领导说了才算,所以愚耕就在这走廊上寻寻觅觅地徘徊起来,一心想找到这里的领导。
这一排砖瓦房总共有五六个小间,这些小间的门有的是关着的,有的是开着的,其中有一个开着的小间好像是经理办公室,但不见有人,另外一个开着的小间里正有几个人,有两人是在下象棋,显然这些人都只是员工,愚耕还是忍不住直接就站到这小间的门口前,大大咧咧,开门见山地向里面的人打起招呼来,表明来意,并问这里的经理在不在。
结果立即就引起里面的人关注,有人还仓促跟愚耕接洽一下,并热心地告诉愚耕这里的经理还没来,要愚耕再等等。
愚耕见此心中有了一线希望,并很不好意思似的,不便打搅,顾自一声不吭地在走廊上等起来。
愚耕心里明确意识到,按他的处境每等一分钟都很冒险,是最不能容忍的,也不一定能等到这里的经理来,就算等到这里的经理来,也很难成功。
事已至此,愚耕好像除了暂且等一等,别无选择,愚耕好像又完全却了主意,听天由命却又毛毛乱乱,按捺不住,十分焦急、十分茫然。好像又扮演了某种角色,并要有始有终地扮演完这种角色,不然怎么对得住他第一眼看到这里的怦然心动的美好感觉,既然进来了,管它呢,先等等再说。愚耕难等,但还是能等。等也是一种行动,一种经历,一种缘份。
5、愚耕在走廊上等了十几分钟后,又看到有一人开始给这排砖瓦房旁边的一些新栽树木用软管浅水,愚耕一念之下就巴结似地走近跟那人攀谈起来。最好能从中获得一些契机。
原来那人正好也是湖南人,而且还是昨天才招进来的,好像还有些专业知识,这对愚耕算是巧遇,愚耕很想得知那人昨天被招进来是很容易,还是很艰难,以及相关情况,这对他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愚耕总是对那人不耻下问。
可弄不清为什么那人回答起来总是依依呀呀,吞吞吐吐,守口如瓶,态度暧昧,最后那人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愚耕前方离这里几百米远的地方,也有一个园艺场,劝愚耕可以到那园艺场地去问一问。
愚耕听了这个建议稍作犹豫,也就重新背着包裹伤心地走出三友园艺场,继续在大道上前行,像是遭到失败,一下子不能摆脱前面扮演过的角色的影响,不痛不快。
6、愚耕大概走了两三百米远,果然看到左边有一个园艺场,看样子这个园艺场刚建成不久,但规模好像比三友园艺场大得多,这园艺场无法再让愚耕怦然心动,可愚耕还是怀着一种平和随缘逢场作戏的心态,走进这个园艺场,并直接走向一栋两层楼的前面,向两三位正站着闲聊的人靠近去,那两三个人显然也立即注意到了愚耕。
愚耕一靠近那两三个人就不慌不忙地放下包裹,接着才嘿嘿呵呵大大咧咧地道了一段开场白,诚心实意,轻轻松松,有些像是打哈哈,不必拐弯抹角,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那两三个人显然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一点也不怀疑愚耕的诚意,一点也不大惊小怪,反响平淡,若无其事,其中有位妇女直接了断地拒绝了愚耕的要求,意思是说进连他们都愁没多少事干,那还能让愚耕挤进来,劝愚耕还是到别处问问看,显然那妇女是实话实说,对愚耕还算热心。没有偏见。
愚耕也情知强求不得,但还是忍不住装模作样地像小孩子撒娇似的自以为是地胡乱强求几句,却不见有效,也就重新背着包裹大踏步地走开了。
愚耕这次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也不能算是糟到失败,一点也不伤心反倒如释重负,可以长长地吐一口气,也彻底摆脱了前面扮演过的角色的影响,恍然如梦。
7、愚耕继续在大道上前行,心中一片茫然,茫然得近乎超脱起来,也就更加听天由命,全靠一种莫名的信念支撑着,只是由于身体的疲惫,才觉得有些晕晕乎乎,混混沉沉,醉生梦死,全身心正接受一种极限地考验,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愚耕到海南岛以来最危难的时刻,但愚耕并不觉得他落难了,愚耕再也不可能有真正落难的感觉,愚耕真正成长起来了,愚耕的人生境界又有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8、愚耕大概走了一千米左右,就看到大道左则前方有一新建的建筑群,那建筑群和大道之间连有一段外观像是长城的路段,那路段边正有人在砌砖头,由此可见那建筑群正是一个建设中的工地,处于收尾阶段。这算是愚耕到海南岛以来,头一次见到他心目中真正的工地,看来这个工地规模比较可观,但跟深圳的华为工地比起来则是小巫见大巫。
不管怎样,愚耕能碰到这样规模的工地,实属缘份,不容错过,愚耕打算一眼看到这个工地就满怀希望,激动不已,并着了魔似地赶快又向前走去,跃跃欲试,愚耕再也不觉得到那工地上找活干是件很没有骨气的事,愚耕只怕过了这一村没得那一店,急于求成。几乎下了死决心,这一会一定要成功。
9、愚耕走到这工地与大道之间的路段岔路口,就看到这路段上正有两三个人在砌砖头,有两三个人在打杂,其中有位打杂的是用斗车拉来砖头并卸下来,愚耕稍作选择就瞅准那拉砖头的人靠上前去,招呼着用一种行内人的语气娴熟地问那人,他欲要到这里找活干,哪该要找谁去说,言下之意也就是说,他是来找活干的,那人能告诉他谁是这里的包工头吗?
那人一下就被愚耕吸引住了,并巴结似地热情洋溢地向愚耕问这问那,问愚耕是干什么的,是干大工的,还是干小工的,是哪里人,又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还不无得意地告诉愚耕,这里的包工头其实就是他的什么什么亲戚。
听口音那人是四川人,性格风风火火,乐于助人,愚耕一贯特别跟四川人投缘,那人的态度顿时让愚耕感到拔云见日,豁然开朗,甚至得意洋洋,并打哈哈似的轻轻松松地跟那人攀谈起来,这可是愚耕的拿手好戏,希望能从中得到契机,
那人也明显对愚耕很感兴趣,就连在场的人也受到感染,把愚耕当作是行内人,不是行内人,又怎么可能会这么找来找活干。肯定不是一般的行内人。
又过了几分钟后,那人看到包工头正好从工地里走出来了,就急忙忙指着告诉愚耕那就是包工头,那人明显很希望愚耕能成功。那种同时行内人的感情,是无需培养就有的。
10、愚耕得到那人指示,赶紧就大步流星地迎面窜到包工头跟前,并直来直去驾轻就熟地纠缠起来,行内人不说行外话,死缠不放,大大咧咧,十分本色。
包工头一开始还推说自己不是包工头,然后又怀疑愚耕的干活能力,不太愿意轻易将愚耕收进来,但又明显对愚耕感兴趣,一眼就看出愚耕是什么来头,明显产生同情。
愚耕好像看出了包工头的心思,就更加死缠烂打,势在必得。说他以前在广州深圳都干过工地活,说他特别跟四川人合得来,说他干活很厉害。还举例说他拉斗车、打铲子、铲沙子是如何如何的厉害。
可包工头就是嘿嘿呵呵,不痛不快。总有一些莫名的理由来拒绝愚耕。好像是要考验愚耕的诚意。跟愚耕玩口头游戏。乐在其中,一点也不厌烦。
愚耕见此哪不着急,明明觉得胜券在握,可就是不能彻底攻破包工头的防线。愚耕一着急就只好信誓旦旦的主动提出只管吃住就行。不要工钱。愚耕凭经验,只要提出这种条件就会立马产生奇效。看包工头的反应如何。
愚耕并不是真心提出这种条件,就算不提出这种条件也一样会成功。如果真的只管吃住,不要工钱,哪能摆脱危机,只会越来越恶化,在白万山庄别墅就是一个教训,不过还有什么比提出这种条件更加直接了断,更加能体现出愚耕的一贯个性。
包工头接口就振振有词的强调,在这里只要干了活就有30元一天。一分钱都不会少给。显然包工头对愚耕的防线已经松动了,再经愚耕纠缠,包工头终于勉为其难似地,答应将愚耕收留下来就是了。不然不知愚耕还要纠缠到什么程度去。
包工头还情不自禁语重心长地用四川人惯有的俏皮劲儿向愚耕调侃道:看你个样子好惨啰!可见包工头一开始就不忍心彻底将愚耕拒绝。很难碰到能这么直接有效地帮助一个人的机会。也等于是碰到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将一笔财富直接储存在上帝开设的银行里。
愚耕也打心底里感激包工头,好像被包工头触动他的心弦,难以言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包工头答应将愚耕收下来后,转而就叫唤着让近旁一人把愚耕带进工地里去,给愚耕安排一下床位,看来包工头将愚耕收下来,也只不过是小事一桩,比较痛快,也没什么相关事宜可交代的,不用费心,
愚耕则得意地感想到,有志者事竟成,天父并未遗忘他。愚耕这才感到,这是他到海南岛以来,头一次真正找到活干了。愚耕一点也不为相关事宜操心,危机感一扫而光。
11、接下来那人就随随便便地带愚耕走进工地,并进到一间工棚里,只见这间工棚门口边下层正好有一个空着的床位,那人轻松一句话就把这床位安排给愚耕,然后那人跟愚耕稍稍寒喧几句,也就若无其事地走出去了。
其实在工地上不太有安排床位这回事,全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然那人给愚耕安排了床位,愚耕当然心满意足,无话可说,心中踏实了许多,觉得形势基本上就这么定下来,稳稳当当,面临一种全新的局面。
12、那人走出去后愚耕就独自在工棚里发呆,想要镇定思绪,重新认清他的处境,甚至要认清一下他来海南岛的意义。愚耕好像还不能一下子就相信这是真的,真的像是在做梦,恍如隔世。好想他此前无论在海南岛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都只简单归纳为还没有真正找到活干。最终他还是不得不在这工地上真正找到活干。不得不承认他是来海南岛打工的。原来来海南岛打工,要想真正找到活干,是这么的不容易,真是九曲十八弯。
愚耕觉得困了,就想要躺一躺,但愚耕的床位上只有几块木板,所以愚耕要在他的床位上稍稍加以建设才行,结果愚耕就到工棚外面找来一块面积比较可观的纸壳板铺在他的床位上,一眼看上去就有很大的改善,再拿出他的衣物垫一垫,就更加称心如意。
愚耕躺下来后真是舒坦极了,又情不自禁地感想联翩,思绪万千,久久难以平静,一会想到他才总共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找到了活干,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一会想到不知贵州人此时的情况如何,他要是能让贵州人知道他这么快就找到活干,那该多好呀,一会想到他要是早知道能这么快找到活干,那他就太不应该在百万山庄别墅受那么多的罪,那简直是一场噩梦,不堪回首,一会想到他和贵州人去告劳动局是不是得不偿失,太不值得啦,晦气难消,简直自讨苦吃。
最后愚耕想来想去又油然而然地着重想起椰湾公司那件事来,痴心不改,忠贞不渝,不到黄河心不死,说到底他都是因为椰湾公司那件事,才被牵着鼻子走到这一步,糟到了那么多罪,愚耕几乎对郴湾公司产生了怨气,很不服输,现在他既然重新真正找到活干,何不重新再接再厉地跟椰湾公司奉陪到底,甚至掀起一段新的高潮,出现新的局面。
13结果愚耕想来想去,忍不住马上兴冲冲地到工地外面用那仅有的一元钱跟张小姐打电话,愚耕为了椰湾公司那件事真的可以不惜一切,其实愚耕还有其它许多问题急待他去解决,但愚耕根本不把其它问题放在心上,没有比椰湾公司那件事更重要,更是个问题,更让愚耕牵肠挂肚得啦。
可弄不清为什么愚耕只要跟张小姐打电话,就不知说什么才好,失去常态,低声下气,主要只告诉张小姐他又重新找了活干,再没有比愚耕这样更不善长打电话的啦,再没有比愚耕更不喜欢打电话,可愚耕十分重视每次跟张小姐打电话,可张小姐那能体会得到愚耕跟她打电话的心情,张小姐哪里知道,愚耕这是第二次用他仅有的一元钱给她打电话。
张小姐一听说愚耕又重新找到了活干,反响平淡,可能觉得愚耕频频打电话告诉她又重新找到活干,就自然而然地以为愚耕又重新找了活干,就好像乞丐搬家一样稀松平常,愚耕也不必要每次又重新找到活干,就打电话向她报告,弄得他昏头转向,当然张小姐还会跟愚耕说保持联系之类的套话,至于养羊那件事,当然还是老样子,无可奉告,劝愚耕不必太心急。
愚耕听来张小姐又是在敷衍他,真让他感到摸后脑不着,疑神疑鬼,但他一定会跟张小姐继续保持联系,看来他至少要在这工地上干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不然不利于跟张小姐保持联系,愚耕在这工地上干活实在情非得已,听天由命,得过且过。
愚耕将要在这工地上彻底摆脱危机,让他到海南岛以来所有的经历得到一次总结沉淀与反思,这恐怕又是一种天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