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贪者

时间:2013/7/1 作者: 华山剑 热度: 72030
    烈日当空,酷暑难耐,身躯稍动,大汗淋漓。进入三伏天,空气似被炙烤而凝固,没有一丝风儿。树叶静挂枝上,一动不动。热浪不断地、无情地向人们袭来,让人感到无法忍受,不知所措。不知热的知了,不停歇地放声鸣叫,又给夏日增添了几分热感。经过一整日的烘烤,到了晚上,整个楼房的四壁似被烤透。进屋就像进蒸笼,睡觉犹如洗桑拿,即使静卧床上,亦会浑身冒汗。总觉身上湿漉漉、黏乎乎的,很是难受。意欲开启空调,却又受不了那种人为的冷风的侵袭,别说容不容易致病、会不会给身体带来直接伤害,就是在那夜深人静时,空调发出的低八度的隆隆机器声,也足以使人心烦意乱,彻夜难眠。更令人难耐的还不仅如此,如果再有三五个蚊虫绕头而飞,足以从心理上搞得你焦燥不安。起初,这些小东西尚未吃饱,飞落轻捷,行动自如。任你拍打,也只会将一记一记的耳光留给自己,而它却依然独舞空中,安然无恙。你方欲就寝,它便不失时机地在黑暗中活跃起来,一会儿叮你的脚,一会儿扎你的头,一会儿咬你的背,一会儿又钻你的耳。就像一架架轰炸机,轮番向你实施全方位的攻击,使人防不胜防。把灯打开,它却飞到顶棚之上。灯刚一关,它又飞将下来。欲用蚊帐阻隔,却无异于把焖烧锅又放在了火炉上。况且,一不小心,蚊帐被手脚撩开个缝,那些早已躲在蚊帐外面、严阵以待、司机进攻的小家伙,就会乘虚而入,像瓮中作鳖一样,将你饱餐一顿。直搞得你浑身起包,奇痒难耐。面对这么个小东西竟然显得束手无策,真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我索性放它一马,待它吃的大腹便便,行动迟缓,飞逃困难时,就毅然决然地一巴掌拍将下去,让它血肉横飞,魂归西天。这时,我就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再骂上一句:死去吧!在黑暗中贪嗜人血的小东西。
    蚊子被打而死,可我的大脑却随之兴奋,再也难以入睡了。床单上像布满了钢针,我碾转反侧,翻来覆去,烙开了大烧饼。如烟的往事,就像冲开堤坝的洪水,势不可挡地涌向脑海。又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首先涌向脑海、展现在眼前的,是母亲给我讲的那个已老掉牙的故事:说的是在旧社会,村子里发了洪水。穷人家的小伙为帮村上人向山上转移,耽误了自己撤离的时间,被困家中。而他家隔壁的财主,却因舍不得离开自家的财产而被困屋中。两人在无奈中,都上了自家院中的一颗大树上。财主在树上讥笑穷小伙说:“穷小子,你是饿死鬼托生的吗?背那么多窝头,不怕把你压得从树上掉下来吗?我一个元宝能买你一院子的窝头。”穷小伙受到奚落,却并未吭声,只是狠狠地瞪了财主一眼。谁知洪水一连几日未曾退去,财主饿得前心贴了后背,就央求穷小伙说:“小子,我用一个元宝买你一个窝头,行不行?”小伙说:“你用一袋元宝买我一个窝头,我也不卖。”......洪水过后,小伙安然无恙。而那骄横的财主,却因冻饿交加,坠树而亡。
    其次,涌入脑海、展现在眼前的,是父亲讲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有兄弟两人,靠农耕度日,虽不富裕,却也能达到衣蔽其体,食饱其肚 ,生活也算安宁。可有一日,他们听路人说,西山是太阳晚上栖息的地方,满山遍野尽是金子,能到西山捡拾一回金子,几辈子不用劳作,便可有吃有穿。于是乎,弟兄两一商量,背上袋子,同上西山去拾金。到西山一看,果然遍地是金,名不虚传。他两争先恐后地往袋子装金。直到傍晚时分,弟弟喊哥哥快走,太阳就要回来了,迟了,会被太阳烧死的。哥哥被满山闪闪发光的金子迷住了双眼,哪顾得了这些。他对弟弟说:“太阳回来还有一段时间,再捡一会儿吧。”弟弟眼看来不急走了,便扔掉金袋子,跑出了西山,捡了一条活命。而哥哥却因舍不得丢掉到手的金字,最终被太阳活活烧死。
     父亲母亲给我们讲这两则故事的初衷是什么,当时年幼,不得而知 。后来琢磨,觉得它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贪者,指定不会有好下场。我不想在本文中列举那些贪官们的丑恶行径,生怕他们的所作所为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后人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一生,却把这两则故事视作警钟,时常鸣响在耳畔。为政一生,我没有因贪得无厌而犯错的记录。无论是名利、是地位、还是金钱美女的诱惑,我皆能以较强的自控力而拒之不沾。无论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还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没有随波逐流,腐化堕落。当我在全市端正党风表彰大会上,接过红灿灿的荣誉证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由衷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我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贪得无厌的人其实是聋子、是睁眼瞎,他可能得到了金钱美女或是他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但丢掉了良知、道德、甚至朋友和亲人这些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最可悲的是,他们竟混然不知。有一则故事很有讽刺意义,说的是,过去齐国有个人很想得到一笔金子。他“清旦衣冠而之市”《清晨穿好衣帽到市场去》,走到卖金子的地方,“因攫其金而去”《抓了金子便走》,被巡官当场捉拿归案。巡官审问他说:你怎么能在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去抓别人金子呢?他回答说:“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可见一个人只要利欲熏心,就会利令智昏,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扭曲的心灵促使他做出愚蠢的、违背人性的举动,最终身败名裂。
    有人说,贪得无厌是一种心理病,与他生活贫富无关,或许这话不无道理。 有的人家财万贯,也还不断去贪,终生聚来几无多。如若不贪,就会手发痒、心发颤、浑身不自在,生怕不贪吃大亏。在所谓不贪白不贪,贪了白贪了,白贪谁不贪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心血来潮,忘乎所以,不撞南墙心不死,一条道儿走到黑,不择手段地敛财贪占,中饱私囊,直到违法犯科,锒铛入狱。即使肉体上的性命未丢,政治上的生命也会失去,变成千夫所指的行尸走肉,最终还是失去了一切。正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退一万步讲,就是贪了暂时未被发现,亦会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犹恐东窗事发,惶惶不可终日,天天担惊受怕,夜夜提心吊胆,风不射鸟鸟自惊,鬼不吓人人自恐,甚至,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折磨得你生不如死,又何苦呢?
    人一旦有了贪念,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地走向深渊 。有首流传的民歌这样写道:“终朝奔忙只为饥,才得饱食又思衣 。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和四妾,又恐无官被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总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羡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那有上天梯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这实质就是一幅惟妙惟肖的贪得无厌者的素描,把人那种永远不知足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如果说饥寒生盗贼是环境所迫的必然产物,而饱暖生淫欲却未必就是生活富足带来的普遍现象,无非是个别不知足者的所为。金钱社会是助长了一些人的贪欲贪念,但并非人人如此。从古到今,不贪者还是多数。屈原一生,洁身自好 ,“世人皆浊吾独清,世人皆醉吾独醒。”孔子说:“不矜细行,必累大德。”老子讲得更加明确深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之足常足矣。”他说:“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莫取。 ”人所以贪,皆由不知足而起。只要做到常能知足心处泰,才会事到无求品自高。有段古文言简意赅,给人以启示,说的是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诚心献于子罕,子罕“弗受之”,此人赶快说:“以示玉人以为宝”,子罕说,尔以玉为宝,吾以不贪为宝,尔送玉给吾,失去尔宝;吾受尔玉,失去吾宝,“莫若各拥其宝。”可见,任何东西,人若贪之便为宝,人若弃之便为草。古人认为:是贪欲还是寡欲,无论从人的心胸、心境、心术、心事、心气各方面都会有不同表现。从心胸而言,多欲者窄,寡欲者宽;从心境来讲,多欲者忙,寡欲者闲;从心术而论,多欲者险,寡欲者平;从心事看,寡欲则欢,多欲则忧;从心气观,寡欲则刚,多欲则馁。古人说:“徇欲为之狂,多欲为之凡,无欲为之圣,寡欲为之贤。”我们不想成为狂人,为欲而死;不甘成为凡人,为欲所困;难以修成圣人,不食人间烟火;那么,做个寡欲的贤人,总是可以的吧!......
    蚊虫在黑色夜幕的掩盖下,靠偷食人血而维持生命;贪者在为民幌子的庇护下,靠吮吸民脂民膏而中饱私囊,在害人利己、损公肥私上是一致的。一夜未眠,得出这么一点结论,搞得我头昏脑胀。朦胧中,正当昏昏欲睡之时,忽听窗外鸟儿喳喳,叫个不停。睁开惺忪的眼一瞧,天色早已大亮。我象例行公事一样,习惯性地一骨碌翻身下床,洗漱完毕,喝下一杯白开水,吃上两块小点心,背上心爱的刀剑,迎着灿烂的朝霞,沐浴着盛夏的凉风,踏上了晨练的征程。昨日已经过去,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作于2012年盛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5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