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畜,人们对毛驴的评价不多,且多贬义,而牛则荣幸了许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先生对牛的赞美成为了许多人的座右铭。
新疆人对动物更是钟爱有加。除了马,恐怕要首推骆驼了,人们把骆驼誉为“沙漠之舟”。而对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毛驴鲜有赞美,常能听到的“毛驴子”却是骂人的话。
但我却想为新疆的毛驴正名。和牛马一样,毛驴是新疆人最紧密、最好的生活伙伴。
小时候听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我曾多次凝望那张家喻户晓的宣传画,想象着新疆人是怎样的生活。
后来看阿凡提的故事,毛驴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帮助阿凡提,感到了毛驴的忠诚与智慧。
上大学的时候,教外国文学的老师是从新疆民族学院调回内地工作的,有一次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他住的地方离学校有五六公里远,每天早上,他和妻子出门就花十块钱买一头毛驴,骑上去 上班,到了学校门口九块钱把毛驴卖掉,下班的时候从学校门口买上驴,到家门口再卖掉。记得当时老师是忍笑讲述的,所有的同学都瞪大眼睛听完故事。虽然不知真假,但毛驴是新疆人当成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概念深深印在心里。
时至今日,有些未曾来过新疆的内地朋友,还会诚恳认真地问我:你上班骑马还是骑驴呀?尽管哭笑不得,还是戏言道:我是有钱人,天天骑骆驼上班呢。
尽管如此,还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好奇,仔细观察着新疆的毛驴。
也许你不会相信,新疆的毛驴与内地毛驴长相有很大的差异。这里的毛驴体态匀称,形象俊美,脸型方正,眼睛很大而且黑亮,大多有黑或白色的眼圈,浓眉大眼,以至于内地朋友戏称:新疆的毛驴都是双眼皮呢!新疆毛驴就像卡通画,很是招人喜欢。
尽管早已进入飞机汽车的年代,但在远离都市的地方,毛驴依然是新疆人民生活和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和伙伴。
在南疆地区,几乎家家都有毛驴车,下地的时候用毛驴车来上工具和生活必需品,收工的时候总会用毛驴车拉上拣到的土盐或牧草。收获的季节,小小的毛驴车总是运回整车的果实。特别是每逢当地巴扎,大多是倾家出动,穿上盛装,坐上毛驴车去逛巴扎。每当这样的日子,公路上的毛驴车排成长队,如流水般涌向城市,景色独特又壮观。
就是在新疆中小城市里,毛驴车也是经常见到的一景。不过它不再是劳动的场景,而是成了城市最有趣的交通工具。人们在毛驴车的四周支起架子,上面蒙上五颜六色帆布,车上铺上毛毯,供人们乘坐,大家风趣的称其为“驴的”。“驴的”有固定的线路,大多在城市闹区或旅游景点,随时上下,价钱也很公道,上车一般只要一块钱。几乎每次遇到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驴的”的毛驴车,总会坐上一阵子,享受“驴的”清新凉爽和悠闲自得。
在许多人眼里,总把毛驴和倔强联系在一起,但我觉得毛驴通人性,而且也很温顺。一次去奇台半截沟风景区,路过一个村子,一辆无人驱赶的毛驴车从左侧驶上了公路,我踩住刹车,几 乎停下来,看着毛驴车。毛驴拉着车迅速穿过马路,紧靠马路右边慢慢行走,我惊奇毛驴的交通规则意识。见汽车还 在后面随行,毛驴回过来看着我们,或许心里在说:我已经让路了,你们为什么还不走?
但随着现代生活的普及和深入,现如今毛驴的作用也慢慢淡化,人们对毛驴的偏爱日趋降低。记得一次去南疆调研,看见路上一个维族老汉,不知什么原因凶狠地鞭打拉车的毛驴,尽管毛驴已经低下头来,但老汉仍然抽打不停,毛驴无助地嘶叫......我实在忍耐不住,跑过去质问老汉,好像他没有听懂我的话,但感觉老汉明白了我不满意打毛驴。老汉平静下来,停下了手里的鞭子。这时,我看见毛驴的眼里流下了一颗颗大大的眼泪。
其实毛驴对人类忠诚不移,很少索取,平时吃别的家畜都不愿意吃的食物。他不但终生辛勤的劳作,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人类。有人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形容驴肉的鲜美。用驴皮熬成的阿胶,是滋补珍品,也是别的动物所不具备的。毛驴与马交配会生更加强壮的骡子,这在动物界也是少有的现象。
看电视剧《戈壁母亲》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难以忘怀。刚生下来的孩子因为没有奶水饿得哭个不停,这位伟大又善良的母亲挤来一碗驴奶,孩子吃饱以后,安静的睡着了。不仅仅是第一次看到喝驴奶,更为这杯驴奶拯救了幼小的生命所感动。
不管如何,人们的确开始冷落毛驴,甚至做出“卸磨杀驴”的事情。每当想起这些,心里总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凄惨和隐痛。
希望人们善待人类所有的动物朋友,更要善待人类的好伙伴----毛驴。
2008年6月15日叶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