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的三座小山,把公路分成三条,呈“丫”字型向三个不同方向延伸开去,消失在漫漫的山野中。山下的几十户人家,想是图交通的便利,一律将房子建在公路两边。小山下的村寨,全是木头构成的房子,清一色黑色瓦背,在风雨阳光中装点着这寂寞的旷野。行人眼中,那个呈电扇叶片一般的小小村寨,形状上倒也别具风味。
村寨三座小山下是层层的梯田,倘若赶上春季从此处路过,相信所有人都会惊叹此处风景的优美。近人家的田中,全种上油菜,满田满田盛开着金黄的油菜花,安静躺在小山斜坡上的梯田,则被精明的山里人种上各种果树,桃树梨树李树的枝头上缀满各种颜色的花朵,红色、黄色、白色、这儿一团,那儿一簇,相互挤压,喧闹着这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村寨中,油菜花果木花层次又是那么的分明,它们各自占据自己的位置,或高或低,或浓或淡,彼此相互装点,相映成趣,写意一份自然中的热烈。闭上眼,张开鼻翼,那漫步在空气的花香,钻入肺腑之中,着实让人难以自矜。
村寨之中,生活着些朴实得无法再朴实的乡民,只是寨子东头剃头铺里的那个女人有些例外。
店子内的女人,身材丰满美妙,原本生活在大城市中,据说是瞧上这里的一位俊俏小伙,不顾父母反对,不远千里,心甘情愿地跟在小伙子屁股后面赶来。她来了,也把城市的风情带到了这里,烫一头乱蓬蓬的头发,鹅蛋脸上上胭脂,那双卧在葡萄样水灵灵眼睛上方的眉毛,也被她用黑炭笔描成标准的柳叶,她春天穿吊带,冬天穿裙子。她的到来,无疑成了一颗炸弹,小小寨子里一时炸开了锅。自然,她也就成了村民们饭后茶余的话题。他们说这女子,细皮嫩肉,没吃过苦,不具备农村人的劳动习惯,咋养得活,还说她终究是耐不住这种苦的,过阵子还是会跑掉的。男子的父母心里也为此咯噔,为了不耽误儿子前程,让儿子早日脱离苦海,双亲看儿媳时时都不顺眼,择那城里来的儿媳从面前经过时,他们骂鸡骂鸭,骂桑树骂槐树,想把那丢人现眼的儿媳骂走。那儿媳似有不懂,走至面前,满脸可人的笑容,亲亲热热叫爹,亲亲热热叫娘。几天下来,叫得他们再也不好在儿媳面前使脸色,也便只好听之任之,装作眼不见为净的模样。
一年后,城里来的女人没有如乡民所说那样,她不但没有跑掉,相反,还毫无顾忌地生下一个胖嘟嘟的小子。满月,她和丈夫一道走出,在自家的屋子旁边盖了间小小房子,充做门面,挂上镜子,放上发剪、梳子、剃刀,干起了理发的营生。眼中的她,碰到来理发的乡民,站在镜子前面满脸生动笑容,坐下,开剪。一段时间下来,众人发现她擅长剃各种发型,男式大小中圆头、平头、毛式大背头、几十年不变的板寸发型,在她手下三下五除二皆可完成,利索精干。他们乱蓬蓬进去,平整整出来,在人面前精神焕发。女式兰花、碎发、披发、以及时下流行的各种发型,她也能手起剪落,提起电吹风,左边摸摸,右边揉揉,顺利完成。女顾客走出店子,不论何种脸蛋,有了发型的映衬,格外妩媚生动。乡民眼中,那女子理出来的发来有模有样,想可能是她见多识广的缘故,心中便对那女人充满尊重。加上女主人贤惠,大人小孩全都乐意往里面钻。剃头的,刮胡须的,闲谈的,整天满满一铺子,人气很旺。
人言就是最好的喇叭,发理得顺当,不少距离此处不远的山里人闻听消息,也抽空赶过来理头发。一来二去,人便熟悉,那些赶往城里卖桐油卖花生卖蘑菇卖核桃之类的山货的乡民,见女主人贤惠,全毫无顾忌地钻进铺子等车。起身之时,自不会忘记留点蘑菇、核桃之类的山货下来,让女主人闲余品尝。回来,也不忘钻进铺子闲谈一阵,他们在众人的眼光中展开演说,说是过铺子一路,有了女主人理的发,人走在街上便不显得土气,多了些乡里人的自信,步子迈得大些,腰板子挺得硬些。说得聚集在店子里的乡民哈哈大笑。
去探望岳母的路途之中,路过村寨,我走进店子,真实地领教过她的手艺。
剃功算她一绝。镜中的她手持闪亮剃刀,弯下腰肢, 细长手指持刀柔柔落下。她先用刀背在我后颈处长长一刮,夏日里,那让人惬意的凉意直接钻入皮肤,退去身上的燥热,让人十分享受。尔后,她翻过剃刀,俯着身子,睁着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开始她的艺术表演。她的手臂在我肩背上方轻轻摆动,看那模样,似在绣花。手上剃刀的刀口在我后颈皮肤上轻轻移动,恍若一条虫子爬过,麻麻酥酥,那份惬意,难以言说。片刻,由后至前,剃刀移至脸庞,还是那双柔柔的手,持刀在我鼻梁两边轻柔地铲削,在眼皮上轻巧地刨刮,动作柔和而优美。剃过脸庞,她略微蹲下身子,满脸微笑,伸手捏住耳垂,轻轻下拉,不经意间,刀尖往我耳朵里钻。惊秫,待我还没完全清醒过来,她手中的剃刀已经在我的耳窝子里转动,细微声响,似有似无,若即若离,让人痒中透着爽。刀尖离开耳朵,耳内顿时变得清新开阔起来。风钻进耳内,嗖嗖着响,整个人若处二月之春的早晨,浑身清爽,气脉通畅,平日里聚集在五脏六腑内的浊气,瞬间不见踪影。
同女主人交谈,问她为何舍去大城市快乐舒心的生活,甘心跑来乡间。她满脸动人微笑,说是“上了那男人的当”。闻听,我不禁快乐起来,心想,原来,生活的美妙,还可用“上当”一词概括。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