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故乡的老井

时间:2012/10/18 作者: 吕秋雨 热度: 64863


   故乡,一个点缀在豫北平原,黄河北岸的小村庄。
   故乡,有一眼老井,在儿时的记忆里,那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
老井在中间一条大街的路旁。用青砖砌成方形的井台,历经沧桑,布满了青苔;古老粗糙的木挑杆裂痕累累,永久地架在井口上;缠绕在挑杆上的井绳,挂着柳灌静静地垂入井底。
井水清澈纯净,打一桶清水,一眼望到桶底;挑满一缸水,放了许久,也不会有沉淀。
   井水入口甘甜,解渴消暑,开胃养颜。村子里孩子们水灵,青年人俊美,壮年人结实,老年人长寿。
  乡亲们同住一个村,共饮一井水,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形成了清纯质朴的民风和血脉相连的乡情。
   那老井四周整天就如同现在城里的早市夜市一般。挑水的,排队的,打招呼的,闲聊着的,挑着水一起相跟着回家的……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吱悠悠,很自然的形成了和谐的乡村音乐。在村里,别的事都可能间断,但乡亲们挑水的事从未间断过,沐着晨光,伴着残阳,迎着春风,顶着烈日,沾着秋霜,踩着冬雪。乡亲们一年四季挑水,从未间断过。而老井,也一年四季始终无私奉献着。
夏天有时候下点雨,挑水的人相对就比较少些,那些稍有点上了岁数或平日里有病在身的人就不出来了。村里的路一下点儿雨,比地里都泥,走在路上,感觉就跟脚底抹油似的,除了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敢出来挑水,其余的人就是空走有时候也摔跤。
   冬天下雪对挑水没太大的影响,顶多是多冻一会儿,吐着白气,呵呵手,然后再里外做团的搓搓手,继续等着。不过数九寒天时,老井旁的那些冻冰不容忽视。有一回一挑水的中年人不小心就被滑着掉进井里了,要不是挑水的人多,也许真的出人命了。
   从那以后,每年的数九寒天,那中年人都会去井旁刨冰,有乡亲开玩笑问那中年人,说这到底是该感谢他这人呢还是该感谢滑他掉下井的那块冰呢!
有次,我把家里的收音机拆开了,弄了大半天,没修好不说,最后连零件都安不上去了。我妈气着说:“你怎么拆下来的就怎么给我弄上去!”我突然间想到了那中年人落井的事。我随即还击了我妈一句:“那怎么掉下井的还能怎么掉上来?”没想到这一句还真管用,问的我妈哑口无言在那儿站了好长时间。我心里暗想,这还得感谢老井啊!第二天放学,我带着几个伙伴来到老井旁给老井鞠躬,不料被远处一大人看见了,他硬说我们几个男孩给尿到井里了,追着我们满大街的跑,夜里睡觉还被吓醒了。
  后来干旱较重,老井的水位下降了许多,而且有人说老井的水有点儿变味儿了,以前吃着很甘甜,现在感觉有点儿咸了,而且做饭时在锅底常会出现一层白白的碱。有人担心,说再有十几年或几十年,老井也许会成为枯井。村里的一些老人们建议说把老井再往深挖一挖,但年轻人大都后撤了,说这年头谁能干得了那活儿。老人们听后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叹息。也许他们有心,但他们却已无力!
  新农村建设,上面给村里拨了款,在村边建了一座水塔,家家户户全都吃上了自来水,老井昔日的繁华被水塔覆盖。那次我回村路过看来了看,老井的井盖已经不在了,井里面掉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秋风吹动,大片大片的树叶落了进去……
有人建议,说村里人都吃上自来水了,老井没啥用处了,而且位于当村,井盖也没有了,碰上孩子上街或村里人走夜路,万一不小心掉下去咋办?不如把老井填埋了吧!但也有人反对,说怎么说老井也哺育了我们村的几代人,毕竟是一大功臣,留着也碍不着啥事儿,顶多是大人们看好孩子,走夜路时小心点儿,老井不能填埋。
去年回家过年时,我看见老井沿边的水泥有的地方脱落了,长出了杂草,没掉的地方爬满了青苔。老井显得沧桑而老迈,像世纪的老人,静静的站在村口,慈爱的看着村里人进进出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