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于丹老师说过“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是啊,我曾经与一个朋友交往过甚,她把所有的痛苦,所有的隐私,以及所有的过去都大公无私的向我敞开,我成了她精神的支柱,在她郁闷时给她安慰,失意时给她鼓励,忧伤时给她温暖。可后来当她想彻底忘却过去时,我却成了她过去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着她的伤疤。因为她可以忘却从前,却无法把我从她身边抹去。于是,我们便一天天疏远,直至不再往来。
类似的故事我曾不止一次听到过,见到过,可这却是我亲身经历的。可见,距离确实是人们交往时不可避免要注意的一条。
人们总是用“亲密无间”来形容友谊的深厚。殊不知,友谊的蚱蜢舟怎禁得动亲密无间的厚重呢。
曾经,老公对我百般依恋,攥于手心。可我却倍感束缚,毫无自由,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他被生意缠身,再也无法顾忌我时,我才知道他的怀抱才是我温暖的巢穴。“距离有时,牵挂有时,守候有时”,原来,距离也是感情的调味品。
曾经对孩子紧紧抓住,不敢放手,却促使了他的叛逆,总想千方百计逃离我的魔掌。
暑假,儿子自己回老家,据说又乖又听话,还学会了不少自食其力的本领。回来后,与我格外亲密。距离并未拉远爱的间距,反而增进了爱的浓度。
还曾经有位知己,我把他看做是前世的自己,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他说出的每一句话就好像是从我的心里钻出来的一样。后来我却慢慢发现,那种纯洁的友谊逐渐承受不起相知的负荷,一些不该有的杂质渐渐产生,比如焦躁的等待,比如莫名的失落,比如无尽的期盼,比如深深的哀怨......
终于,感性的情感被理性的距离而战胜。如今,偶尔联系,却也温馨而美好。
所以,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掌握一个空间,保有一点余地,留有一定距离。不可太密,不能太疏,适度为最好。
不要试图走入某个人的心里,不要企图想要无间的亲密,不要动不动对别人表示同情,更不要流露怜悯的目光。要知道“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人生境界。
给我一个转身的距离,让我可以随意出入,自由来去,淡然从容,收放有度。开心的来,潇洒的去,默默注视,寂静欢喜。不会因为相距太近而窒息,也不会因为相离太远而疏离;不会因为投入太多而沉迷,也不会因为没有回报而失落。
没有感情的牵绊,没有爱恨的纠缠,没有恩怨的约束,没有背叛的别离。与我相处,我只要一个转身的距离。
于2011年10月20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