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朋友说,厦门是个好地方,确切地说是个浪漫的地方,是个适合情侣们栖息的圣地。不知道是哪个人传了一句话说:爱她就带她去鼓浪屿。然后人们便开始争相去验证爱情这道谜题。我的朋友新交的男朋友也是通过这种途径确认关系的。
因为只有星期六星期天两天时间,我们不得不日夜兼程。在客车里颠簸了近10个小时。不知道打了多少盹。屈着胳膊腿歪着脖子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但我就是喜欢那种行走在路上的感觉,让我充满好奇充满憧憬,乐此不疲,有时候能不能到目的地,有没有目的地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心情,各种各样的心情。
传说中的浪漫之旅由南普陀寺拉开序幕~进入厦门境内可以看到排列有序的绿化。朝气盎然的花坛,绿树成荫的街道。这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以前在渐江也见到过类似的景物。让人有种茫然的穿越的错觉。
一路驱车到了南普陀寺前,小小的寺庙依山傍海。虽然离海还隔了若干条马路和一群不识好歹的建筑物。寺前却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那密度甚至让春运时的火车站前广场都有些汗颜。看来庙不在大,信徒多就灵啊~我沿着朱漆走廊被人群挤到院里。寺里的有各式建筑顺着山势错落排列。但大都比较玲珑小巧,都是比较正统的琉璃瓦楞。在阳光下跳跃的光泽直逼双眼~穿过南普陀寺爬上后山,后山上尽是些未成年的小松树,还有些草木藤蔓肆意攀爬。后山有许多怪石,有的倚在树边,有的从路边拱起,像春笋一样扬起倔强的头颅,有的直接悬在半空,让人看着心惊。路边上下两块石头叠合,中间张开了一道口子,缝隙里放满了各种瓷器佛像。大部分都披满香灰,只有一尊观间像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地置于前方引领众神。显得别样优雅从容,清丽出尘~
按照之前约定的路线,我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非常淡定地混进了厦大。说是混,其实只要不过分招摇,厦大大门洞开。保安只当是路人就行了。在厦大的绿荫丛中兜转着,闻到了我曾经的熟悉的气息。不过感受却并不相同。我们像赶场的演员在各样人的人生里跑着龙套早已没有原来的淡定从容,没有主角的悠闲雅兴。早闻厦大是全国最美的大学。我只置身于老校区。绿树庇荫,路上有遛宠物的,有骑着单车的,还有推着婴儿车的。鸳鸯湖边宁静休闲,乍一看去像个公园,仔细看去倒还真像个公园。如果不是如梭的旅客,我会有种去到度假胜地休闲山庄的感觉。听说厦大还有一个新校区要从老校区这边坐轮渡过去。所以厦大的学生们格外希望厦门能成为第二个伦敦。唉,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们哪,怎么能像我们年经时一样不懂事呢。逃得了课能逃得了考试吗?逃得了考试能逃得了学分吗?逃过了学分还想不想毕业了?因厦门本身是个富有朝气的旅游城市,厦大因为校区美丽而闻名,又加上景点集中,背靠普陀山,面朝大海。中间隔着风光秀丽的环岛路。一般来说沿着厦大门前的环岛路走不论晴天下雨,只要不是太猛烈,应该都不会被日晒雨淋。对于树,成群的树和抱团长的竹子我都不觉得新鲜。在我童年的路上一树充满了这些。不过对于宿舍楼。这么特别的宿舍楼我倒是印象深刻。砖红外观,拱形窗户,拱形房顶,宽敞开放式阳台。晾满了各种型号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衣服,却并不显得拥挤凌乱,不知道童鞋们上哪晒的被子。我们沿着校园里四通八达的马路一路问一路遛到了他们的芙蓉餐厅,现金消费的得上二楼。明显歧视现金嘛。一进食堂,那是人声鼎沸,不过他们尽管拥挤却还算不错。菜式多样,心想厦大的童鞋真幸福。想我们当初在学校,一般同一食堂都不会超过十个菜的。每个窗口都会看到土豆的身影。素菜如果有土豆丝,花荤会有土豆布小炒肉,然后荤菜窗会看到土豆炖排骨或牛腩或土豆烧肉鸭~我们亲切地称土豆为多功能土豆。尽管这样,大家看厌了却没吃厌。它仍然力压群菜,成为畅销品种,我敢说没有哪个菜像有土豆这么高的出镜率还这么受欢迎的。这次我伙同一干人很有打劫食堂的冲动。那些菜一小碟一小碟地排成一行行,光是汤就有十几种,鱼也有很多种,有些是我们只看到过图片和标本的。我先是沿着开放式的窗口直条台面遛了一趟回来时也顺便观摩了下别人的菜谱。发现菜价还真的算是平价的,样式精巧价格在3元以内居多。我们来回转悠很是为难,看见没见过的想尝尝什么味道,看见见过的又想看看厦大做的是什么味道。纠结中我们4个人居然点了十几个菜。还点了一大盘饺子。结账才40多块钱。然后我们没出息的像捡了个大便宜一般。这儿的饺子白白嫩嫩的看起来比我们学校的标致多了。吃起来也还算对得起它的外表。吃饱了从芙蓉餐厅出来,路上也看到了摆摊的童鞋,可能是毕业班的。不过太不兴旺了,可能晚上才能看到盛市景象吧。厦大正门门口有个像书又像鸟的雕像引起了我们的争执。也许它仅仅是一对翅膀。一个正在飞翔的姿态……
从厦大出来正是午休时分,烈日当空,灼热地灸烤着我们干燥的躯体,迎面扑来柔柔的风,把骄阳阻在半空。风里夹带着咸腥,附在脸上有些黏黏的感觉。到底是海边。充满海的味道。按照约定,当天下午是骑自行车游环岛路,这半下午让我真正不虚此游。我们租了单车先是三三两两驾着自行宝马出游,刚出发一会儿,因眼睛忽然涩涩的低着头眨巴眼睛时居然冲到了一对拍婚纱的新婚夫妇中间把人家用来打光的隔板地撞拆了~我很不光彩地成了别人二人世界中的入侵者。我迅速抽身,道歉,获得原谅后以更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冲了出去。
行至中段,我忽然发现自己因贪恋路边海景掉队了。于是一路猛蹬。时而别过脸感受轻柔海风的侧面冲击。温柔地撩起耳边长发,发梢摩梭着在风里肆意张扬。我就这么扬着脸,迎着阳光明媚地笑。潮水起落伴着细腻柔和的风声在耳边汇成一声声轻叹,青灰色的路面,间隔着绿色,黄色,白色的灌木和花草柔柔地在风里招摇。高大的棕榈树(或者说是椰子树。我总是分不清,乍一看长得实在太像了)挺直的腰竿如海边卫士一般忠诚地站岗。海风过时,簌簌作响,清脆婉转与潮汐和海风汇成气势磅薄的合唱。偶尔能听见单车清脆的铃声像从童年里穿越过来的梵音。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这种时空交相辉映的情景总是容易让人流连忘返。游人的身影像浮云掠过晴空。其实或者于我,也是别人晴空里飘过的浮云。坠在大片云海里。
那些匍伏在地的绿叶黄花,柔柔地流淌着,衬着黄澄澄的沙滩,金灿灿的阳光。没有缤纷的色彩一样铺开绚丽的画卷。一直以来,这都是梦想中惟美的景象:侧面朝大海,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眯缝着眼睛,柔和的阳光漏到瞳孔里是丝丝缕缕的温暖,金黄的沙滩,和煦的海风,撩起的发丝在风里徜徉,海风扬起的细沙摩梭着穿过柔柔的发尾……自行车道行人寥落,只有阵阵铃声把人从梦境中惊醒。告诉你一直走吧,你还要路上。回来时乘的是双人自行车。去时一路追赶耗尽元气,加上我们节奏不太统一,大部分时候都是朋友在前面踩车,我在后面坐着哼着歌,伸出胳膊拥抱海风,破落的歌声被海风撕扯着甩到身后。尽管唱得支离破碎,总是找不着调,风里翻飞的裙裾让路过的人偶尔侧目。但是我们一点也不在乎,彼此都是路人。献丑了也不会记得谁是谁~本着这种原则就可以尽情地献丑--这不是罪过。上坡时也跟着蹬几下助力。在过一段桥时我看见下面礁石林立,人们三五成堆地扎在下面拍照玩水,我们把单车靠在一边,沿着木板铺就的路面奔跑,旋转。对焦,定格。若干年后有人眉飞色舞地说起这里时我们可以云淡风清表示:那里我也曾去过。不在乎留下些什么,只管带走属于你的记忆~
镜头里留下了旋转的裙裾,飘扬的长发,和挥舞的四肢,还有和着风映着灰蓝底布的往下弯的眉眼和向上拉拔的嘴角。那一刻,光彩在脸上激荡。我坚信。
这样的底色持续到晚上终于演变成了淅淅沥沥继而气势宏大的雨幕:走在去找海鲜饭馆的路上。当我看到那些活灵灵的水生物时在玻璃缸里游来游去,它们是否已意识到末日将临。还是天真烂漫地在憧憬未来或回首过往?心里不尽有些恻然~我只是想见见它们,其实不想屠杀它们。那些或可爱或丑陋的生灵。可是不管我想与不想,总会有一些生灵在我们晚饭时成为盘中餐。油炸银鱼,蛤蜊煎蛋,鲜嫩嫩地仿佛在盘子中流动起来。铁板鲈鱼,清蒸口味,有些原汁原味,都说这样的做法比较健康营养,可是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那活生生挥发着的鱼的体味,还有那分得清黑白眼睛还保留着水族生物的清澈。我提着筷子惴惴地戳了戳它的脊梁~
晚上回到酒店,发现整体还是比较酒意的,听说是按四星还是三星的标准建造但是尚未挂星的酒店。两人标准间很大,两个床铺,衣柜和大大的镜子,还有一台数字电视。一个玻璃冲凉房。电视下面沿着墙有一排桌子电视机左右有一排开放式悬空储物柜,看起来干净舒适。对于从来没住过酒店的我来说,期望已经到了~
按照行程安排,第二天从酒店出来直奔鼓浪屿,第一回乘船,确切地说这只是一趟轮渡。尽管霪雨霏霏,满目混沌,但还是抑制不止新奇和欣喜的心情,话说这应该是像我这样的串场子的旅者所必备的心情吧。同我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并且他们已经抢占先机,于是我们的导游排在了长长的队伍后面购买门票。一上船就看到了鼓浪屿远远地像蓬莱仙山一样静卧在海里,在云雾间。轮船开动乘风破浪,晃晃荡荡地开向对面的鼓浪屿。登上岛屿后导游带领大家穿街走巷。这岛上地势还挺复杂,高低起伏,曲径通得不知去向。树木葱笼,间或有些奇异建筑座落其间,英国使馆啦,葡萄牙使馆啦,英国使馆啦,尖顶的圆顶的,教堂啦,体育场啦还真不少,还真像导游说的是个万国博物馆,一岛罗万象。真是难为那些建筑师了能在这么个小岛上找这么多块平地,最难为的是那个建体育场的。我们跟着导游举着的那面绿色的旗子,由于下雨,旗子顠不起来,只看见一根竹竿子。我们趁着导游讲解的时候猛拍照,其实我发现星期天出现在这个岛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很为难。想拍个照吧,前前后后晃动的都是人影,雨伞,无数的路人甲乙丙丁蜂拥而过,你能框到的或许是你的脸和别人的胳膊或另一些人在雨中的背影,你发现你没法找到一块只有你的地方。后面我想到贴着长长石头墙,这下背景是不会有其它的人了,突然一辆车过,于是清晰的画面显出了彗星扫过的诡异,在彗星过境的尾巴里一张模糊的像被风化了的面孔依稀可辩~
一愣神或者煞费苦心地找个角度勉为其难地拍张照片一扭头,导游杆已不见踪影,不过不用着急,因为身边到处都有揭杆行进的队伍,随便找支队伍跟着都能回到来时的渡口。锋火迷津,蓦然回首,处处标杆指渡口~这里有好多茂盛的的古树,遮天避雨,旁逸斜出,像拱形门一样横跨过狭长的小巷。其实我特别喜欢那种幽深狭长的巷子喜欢两边是石楼,地上铺着青石板,被无数的脚丫或鞋子蹭得清新发亮,走过那样幽深的小巷子,那种感觉很像在翻阅一本历史书,承载着厚重而悠远的历史感。不过眼前的小巷却是一部喧嚣的历史。有时会看到成批的小贩一字排列在墙根,有时会在某个建筑的门边或拐角处出现一个小桌子或小箩框,卖些珠链贝壳之类。
在这有些灰暗的天空下,有着同样灰暗的水泥板铺就的路,还有一点也不逊色的灰暗的墙面或者栅栏,有的铁栅栏上攀满了绿绿的藤蔓,藤蔓以自由的姿态在扩张。看得见的是那份张扬的姿势,看不见的是那一节一节辛苦的攀附。就像人也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每种生存方式都有着不同的面相。由于一个劲地观望队伍的行程进度,都没顾得上看那些大大小的店铺,也难怪,谁让我只揣了千把块钱,在这方面,千万得矜持。本来前一天晚上特别在酒店了解了下这边的特产及价位。准备去蹭些试吃的产品都没来得及。跟团就这点出息,定好的路线,被人牵鼻子跟着走。想起来确实有些没劲~你有兴致的地方可能导游及队友们没兴致。导游估计对所有景点都麻木了,那感觉就好像我们看到一台普通的办公电脑一样。所以别期待能跟着导游逛出什么好兴致来~
不过逛到中途导游可能是倦了,就给我们来了个Free style,让我们可以沿着某几条路随便逛,反正到时都能回到原点。因为每条道都是环形的,问题是我肯定我不会沿着一条道走到尽头。但心情还是轻松了些,终于可以不用像行军一样的旅游了。我三五一群拐上了一条小道,穿过一条街道。到什么日光岩,前面就像晚饭后街心公园的广场是一样一样的,人群在有限的空间里蠕动着。我也蠕到人群中。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扎堆。越热闹越多人去,越多人去就会变得更热闹,所以你不可想象人们争先恐后地扑上那个小岛会是什么状况,但是你又会被人们争先恐后的急迫所牵引而成为争先恐后中的一分子~ 一个游人较少的地方和一个游人较多的地方,你会想去哪里?
拐过无数忿道,经过几数次抉择,我也不知道上了哪条道,但这条道地势起伏很大,有较陡的坡。我们顺坡而上或顺坡而下,两边不再有商铺和房子,有高大的热带乔木,笔直坚挺。直指苍穹,当然一路绿荫密布,偶尔抬头可望见被枝叶割碎的天空,灰着脸俯视着地面,偶尔会有一两滴水滴集聚了很多雨丝从层层叠叠的树叶上滚落掉在脸上或发丝里,一种凉丝丝的感觉在皮肤上蔓延,看着右上缀满密密叶子的陡坡或垂直或阶梯式地延伸至路边。叶子经雨水洗涮过后,在灰暗的光影里绿得层次分明,绿得朝气篷勃,绿得摇曳生姿~左边是植物园,用黑色铁栅栏圈着。里面有躺着的趴着的爬行的直立的各色花草树木,还有淡雅清纯的浓艳奔放的花。蓝紫光,浅紫,艳红或一簇簇或一串串或一朵朵就那么错落有致地缀在绿叶枝茎间。几只或纤细或茁壮的手腕伸进栅栏,贪恋着园内美艳芳菲~走到植物园尽头是海岸,几米高的海堤,砌着水泥台阶,水泥台阶延伸到沙滩,沙滩上有足迹有人留下的电话号码,我顺台阶而下脱了鞋子踩在软软的沙滩上,叉开脚趾让沙从脚趾缝里挤进来,绵柔舒适。那个感觉让我想起了跎鸟,它们行走在沙漠里应该也是这种感觉,兴起时直接提起脚趾当画笔,在沙滩上留下了清晰的眉目和嘴角,让海风或海浪来模糊这个微笑的轮廓吧。在海滩边远远地看见泊在岸边的旧船,和峥嵘碉堡。像一个老渔民的背影,佝偻的身躯,空洞远眺的目光~深深的青灰色,在古旧尘封的岁月里抛锚。看见被海水打湿的礁石,棱角鲜明,向海的一面光滑如镜。我有种想站在礁石最顶端去眺海的想法,我知道石面会很滑,但就是想爬上去试试。我踩着像礁石一样平滑的鞋,涉水而上,爬到礁石顶,很光鲜地留了几张发丝飞扬的照片在涉水而返时我偏又不信那份邪,果然,很唯美地从礁石上仰面直接滑到海水里,半边背一阵湿凉,雪纺裙子非常“体贴”地粘在身上,背上缀满青绿青绿的苔鲜和其它附在礁石上的生物~人们有时候很奇怪,总会有种天然的侥幸,知道前面有危险却仍然会不管不顾一脚踏上去,仿佛在测试自己的幸运指数。
沿着海边的马路走可以看到有很多小吃摊和卖贝壳等装饰品的小摊小店,海岸边有着成片的礁石,像浮出水面的海龟背。兴致勃勃的游人们踩在沙摊上或倚在礁石上或泡在海水里。吵闹声同海浪汇成声浪一波一波冲击着耳鼓。这一带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礁石,或光滑如镜,或棱角坑洼或长条如扁担或如方桌,或悬空崛起,或稳扣水底,或如椎或如钻,海浪拍打沙滩,掠过礁石,盛开形态各异的水花,远处的岛礁娉婷地静卧在海面,云萦雾罩,顠顠欲仙,充满诱惑。
路边装饰品琳琅满目,尽管走马观花地赶场,遇到有特色的小吃我还是没落下,比如之前了解过的土笋冻,金包银。土笋冻有点类似于果冻,中间夹了些黄花菜和笋丝,沾上酱油,吃起来凉丝丝的,口感也比较细腻爽滑。价格好像是5块钱3个,金包银应该是用的蘑芋粉做的皮,包着干香菇。吃起来皮比较实比较沙,馅比较香比较韧,2012年5月26日的价格大概是10块钱3个。走着走着我就掉队了,后来我好不容易又找到了另一个掉队的,我们一起走走到一个拐弯处下起雨来,我们顺势溜进一个深胡同,雨停时钻了出来,看见一小吃摊上的虾仁鸡蛋肠粉图片有些馋。但摊位前生意很爆徘徊了两趟也没见着实物。然后我们果敢地走了,一会我勇敢地承认我迷路了,问过N个路人,其实是问错了,游人并不比我们熟。离我们约定集合的时间越来越近,后来我们逮住一个扛旗子的导游就问,每过一个岔道我就就找过往的导游或者商铺老板问路,经过无数次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才走到码头一路上我就紧跟着同伴,多亏了那条豹纹裤子,愣是没跟丢~
回程之前我们空着肚子决定去中山路转转,去找寻传说中的大中沙茶面。这也是厦门特色小吃之一吧。据说那家比较地道。我们拐进中山路满目望去都是茶叶铺。走到中段左侧一个小胡同里看见了一个大中沙茶面的招牌。我们一行鱼贯而入,门面不在街的正面,不太明显,但实际上有三个店面都是一家的。我按之前当地友人的推荐,点了标配加鸡蛋加熏肠,熏肠里面是猪肉和洋葱等,有点甜甜的。其它同伴吃的都是海鲜浓汤版的。有虾和五角星鱼等4-5种海鲜在里面。当时价格在RMB12-15元间,整个汤面浓香沙甜。很有点沙县的感觉,汤里有海鲜汤肯定也有花生酱我觉得。口味偏甜偏鲜。多吃会腻,不过吃完以后确实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都有些精疲力尽了,连日步行和舟车劳顿。眼睛,四肢和心都有些累了,爬上车都懒得动弹。就等着夜幕降临,好安然沉睡。但好像窗外动静却越来越大,雨点敲打车窗,在车窗上绽开水花顺流而下,时不时还渗进一些细雨丝,雨中的霓虹,发生纤弱而绰约的光。客车载着旅人在雨幕中行进,窗外越来越朦朦的景物恍惚间已是逝去的掠影。想起这两天迎面过往的面孔,走过的路途,掠过的笑声交错而过的脚步如同向后飞掠的景物在雨雾中已是层层叠叠模糊的印象~
所以啊,每个人都是时空的过客,我们曾以游人身份或高或低地掠过别人的领地掠过他人的人生。一直向往这样的旅行这样的经历。以一种看客的身份会体会不同情境感受不同的情怀,然后一声不响从一个世界里淡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