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走马观花逛狮城

时间:2012/6/26 作者: 流浪者1954 热度: 74360

  不久前,笔者借探视儿子的机会,赴被美誉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呆了十余天,虽然只是短暂停留,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应该说,新加坡确实是花园似的国度,无论是城市整体规划,还是城市的管理,都无可挑剔。特别是人们遵章守法的自觉性,更是让人钦佩,这些恐怕是国民教育与国民素质养成的结果、是坚持法制化管理的结果,也是我们应该学习之处。在此,我把实地看到的和切身感受讲述给读者,也许会对您有所启发。

                 入境义工解难题
  对于不懂英文的我来说,到达新加坡樟宜机场下了飞机就傻了眼,入境需要填写的《入境卡》内容全部是英文标示,我不知道如何填写,只能是干着急。眼见周围旅客一个个边检后离去,自己还真束手无策了。幸好,一位胸前挂有胸卡的年轻人朝我走过来,用略带南方口音的华语向我说明愿意帮助我填写《入境卡》,这才解决了我出境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走出机场我向来接我的儿子询问得知,在机场为乘客服务的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做义工为乘客服务,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同时得知,新加坡做义工有很多种、也很普遍。有的学生做义工是为了修学分,有的人是尽公民义务,还有的人做义工是被惩戒强制性的。

                乘公交感受管理的人性化
  走出飞机场乘公交车(巴士)前,儿子递给我一张乘车卡,他告诉我在新加坡使用乘车卡比使用零钱乘车既方便还省钱。他还叮嘱我在公交车上不要大声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打电话,否则是会被罚款200新币的。还有就是尽可能坐到车厢的后半段,车厢前端主要是照顾特殊对象的。如下站下车可提前按动座位旁的提示按钮,这样司机就知道下站有人下车、就会为你停车;如果停靠站没有人招手示意、车上又没有人按动下车提示按钮,司机会认为车上没有人下车、站台上没有人上车,会不停车通过下一个站台的。哎,原来在新加坡乘公交车还有这么多说头。来车后,公交车司机下车来到中门拉下车内一块踏板,将站台上坐在轮椅上的一位老者连同车辆一同推上公交车,然后和上踏板回到驾驶位置。这期间,由前门上车的乘客都自觉刷卡,偶尔也有投零钱买票的,投币后取回自动售票机打出的车票。当我坐在车箱后端时发现,车厢中部有专门为停放两辆轮椅设计的隔断,车厢前部座位上方表明“老孕幼残者座席”。当车上残疾人下车时,司机再次下车放下踏板将轮椅推下车,将轮椅推入候车亭内停好后才回到车上,这一细节让人感到十分的温馨。
  亲戚家位于东海岸不远处的“马林百列”,室内分为上下两层,各房间内都有空调,厨房有直饮水,住在那里十分舒适。院区有50米标准游泳池,晚上总会看到几户邻居家人在池内游泳。那里的交通也十分方便,通往市内各方向的车辆都有。
  在新加坡十余天的出行全部要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含轻轨),每次乘车都能感受到为乘客服务措施是务实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一是每个候车亭内的《行车线路图》上只标示下行方向站名,不标上行方向站名。这种标示的好处是明确乘车方向,防止反方向乘车;二是车厢内利用动漫形式的宣传画来达到宣传效果。动漫形式提示注意事项具有亲和力、易于乘客接受,四种文字提示内容显示了对多民族人们的尊重。另外,我发现无论是公交车上还是地铁车厢内没有人打手机(可能是改用短信联系)、没有人大声说话、没有人喝水吃零食,车厢内地面上也十分干净,每次乘车使你都有这是新清洗过新车的感觉;三是车内下车提示按钮距离适当,无论坐在哪个位置或站在哪个位置都可以够到,非常方便;四是给老人、残疾人、孕妇、抱孩子者让座非常普遍,没有人刻意提示,完全是公民自觉行为;五是所有公交车况都非常好,车厢内都开有适度空调,行车间隔大约四、五分钟。
  不懂英文在新加坡乘车会有一定困难。如果依靠记站数到达想去的站点是行不通的,车辆有的站点不停,最好的办法是上车时用乘车线路图告诉公交车驾驶员你下车的站名,因为公交车驾驶员一般都会华文,到站时他会提示你。下车时还一定想着刷卡,如下车没刷卡那会自动扣掉你全程资费;乘地铁则要记住站名,上车前计算车辆停靠次数,上车后计算停靠次数按照英文报站下车。
在新加坡打计程车(德士)较贵。车型不同,起价费不同。一般车型起价是三新元,每加一公里就收半新元,有别与国内三公里起价。新加坡只有97号、95号汽油供应,价格也高于国内许多。在新加坡,车辆行驶中驾驶员必须要系安全带,据所乘德士司机介绍,如被电子眼发现一次(包括副驾驶位置)要罚200新币。

               步行感受行车管理的制度化
  新加坡行驶在路面的车辆很多,却非常守规矩。各个路口虽然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疏导,也没有看到有车辆强行通过信号或者随意超车的。新加坡车辆实行左侧行驶,各路口均有行人通过按钮,行人穿越马路前只要按动行人通过按钮,时隔不久自动指挥系统信号就会变为绿色,让行人快速通过。即使指挥系统信号变换行人还没有通过,车辆也会耐心等待。在新加坡的那些日子里,我充分感受到了交通管理制度化、人性化。没有交通警察路面指挥,行驶的车辆照样遵章有序行驶,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与纠纷;没有交通警察路面管理,也没有发生严重堵车现象,车辆随意停放现象也很少见。
  行人在人行道上大多靠左侧行走,让出位置让有急事的人通过,即使是闲逛也是如此。这种习惯的养成恐怕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


                领略地域美食的多样化
  新加坡的饮食文化深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虽然也有日餐、韩餐、印餐、泰餐餐馆,但新加坡餐饮的主流仍是中国的粤菜,菜的口味普遍偏甜偏咸。我曾品尝了当地久负盛名牛车水街的肉骨茶,味道确实不错;我也品尝了当地有名的鸡饭、椰饭,味道也很好;记忆中最为深刻的还是儿子用打工挣来的钱请我吃的两种不同产地国的螃蟹。两种螃蟹味道各异,确实可称为是美食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儿子知道了挣钱的艰辛,知道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新加坡的餐饮业布局很有特点。分布在社区的大排档被称为“小贩中心”,可以为居民提供各种主副食,也可以为居民提供各种饮食;在各大商场内都设有饮食专区,被称为“食阁”,这与我国各城市商场内餐饮区相仿;各具特色的小吃一条街更受外国游客的欢迎,在那里可以品尝到各种名小吃;再就是规模大小不一、经营各种特色的酒店了。总之,当地人基本不在家做饭,都在外面吃早茶、吃晚饭。
  据说,新加坡对饮食业管理十分严格,主要管理手段是惩罚。因此,在新加坡吃饭不必担心吃坏肚子、不必担心地沟油、不必担心商家弄虚作假,无论在哪里吃饭都会让你吃的放心。

               在“圣淘沙”感受快乐
  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城市,游客到新加坡不仅是参观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领略新加坡的热带自然风光。那里的旅游景点很多,有国家动物园、夜间野生国家动物园,飞禽公园,国家鳄鱼馆,国家植物园,摩天观景轮,海滨湾高尔夫球场,海底世界,圣淘沙游乐场等,而我还是喜欢“圣淘沙”。在那里人们可以忘掉年龄、可以忘掉工作去尽情的玩耍。无论是缆车观光还是步行于各个景点,都会让你大饱眼福。鱼尾狮塔塑像前会让你浮想联翩,西乐索海滩有椰林的陪衬更加显现出南国特有风情,观光塔上远眺可以看到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到访新加坡就不能不提到赌城。位于市中心附近的赌城占地面积很大,在三十层的楼顶有一艘船型模型,建筑下方有波浪型设计,寓意为赌船在风浪中穿行。在船头处还有一只手圈起,其寓意把钱圈起来。在室内外还有一个巨大水漩涡设计,每两小时便会开动一次,只见巨大漩涡将水搅动然后落入室内水池里,人们说这是“吸金”。据德士司机说,自从安装了波浪装饰后,就没有人再赢过大钱。在重要节日,赌城会更加耀眼。色灯与烟火相映,让整个新加坡城都会看到。
  赌城确实很大,仅一层的商铺我们就走了一个半小时,考虑到影响还是没有敢踏入赌城半步。据说,外国人可以自由出入,国内公民或永久居民只要交一百新币也可以进去。听德士司机说:经常有人因赌博破产而跳楼跳海。当地人基本上是没有人去赌城赌钱的。

                 切身体验百姓的真实生活
  为更加深入了解新加坡百姓生活,我曾多次到超市购物、询价,也曾到菜市场询价。应该说,新加坡的物价还是比较高的。一新元兑换人民币五元左右,按国内笔者所在哈尔滨市物价比较,物价大约高1∕3_1∕4左右,这可能与所有商品都需要进口有关。同样,当地人的收入比国内高,他们感觉不到物价高。比如:当地大蒜是十五元左右一市斤、国内大约是五元钱左右一市斤;猪肉是二十八元左右一市斤,国内大约是十五元左右一市斤;水果也比国内贵很多。我在超市花10新元买了两个普通芒果,算下来比国内要贵1/3。不过,在新加坡无论是买水果还是买蔬菜都可以最少买100克。
  如果说新加坡城市干净你可以不信,当你到水果、蔬菜批发市场走走你会认同我的看法。在那里所有的蔬菜都是净菜交易,地上没有满地烂菜叶的情况,交易场所更没有喧闹的场面,交易后用水冲净地面,让你感觉不到那里是蔬菜水果批发交易场所。
  在新加坡有钱人住别墅,没钱人住高层“祖屋”,区分得较为明显。不过,据说工作压力不是很大,各阶层人都生活的满舒心的。
  听外甥女讲在新加坡当属教师最辛苦。在那里,不管是大学、中学或小学教师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而且要真正承担起学生授业责任。国内中小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教师要责问学生家长为什么不督促学生的学习,会批评家长管教不力;而在新加坡是家长责问教师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抓上去,家长是可以因此投诉教师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可见该国教师教学压力有多大,难怪有人说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师压力最大,患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几率也非常高。
  作为北方人赤道附近炎热的气候确实有些难以适应,那里每天气温都在32°以上,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让人感觉只有夏季。炎热的天气让人难以忍受,如果夜里房间内没有空调还真无法入睡。出行游玩时最好戴上防护镜,饮用水可以不带、因为每个旅游景点都有直饮水免费供应。原来我不理解为什么“新马泰”旅游线路在新加坡逗留时间短、甚至都不过夜,现在明白是因为新加坡酒店少、价格高,每日最低要70新元。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有几个分馆,主馆的参观受益匪浅。那幅1895年的新加坡地图、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历史书籍让我对新加坡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各种文字的报刊书籍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我就是在那里通过《联合早报》华文版看到张丽莉老师勇于救助学生消息的,该报还通过采访市民对张老师救助学生的行为给予褒奖。图书馆的硬件条件非常好,不仅室内读书座位非常舒适,而且布局合理,空调温度适度。
  新加坡十分尊重民族宗教信仰。“小印度”是印度民族集中居住地,那里有印度商品出售,也有印度宗教庙宇供信徒祭拜;观音菩萨在新加坡很受崇拜,庙宇香火很旺,平时就有许多人光顾,重大节日祭祀活动更是隆重。
  新加坡十分尊重妇女,就这点而言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家庭中都能明显感觉到。当你走步行梯时,你会发现人们都是站在左侧,让出右侧让有急事的人通过。而当女士与你同行上步行梯时,男士会退让半步让女士先上;当你乘坐地铁时,你也会发现所有男士会礼让女士先上。事情虽小,却让我感受到文明素质的差异。
  新加坡注重向公民灌注国家利益至上思想,公民的法律意识很强。在植物园参观时,我看到地上有树上掉下来的芒果,我便向儿子询问为什么会没有人捡起来,儿子告诉我:“这是政府的财产,是不能随便动用的”。显然,新加坡这个国家把国民法制教育抓到了实处,在法律框架内坚持实行鞭刑制实际上成为了告戒为主、惩罚为辅的措施。同时,不同名目的罚款,规矩了公民的举止言行。
  新加坡十分注重“打假”。听儿子讲,他的一位同学家原来很有钱,房产就有五六处。后来因商标侵权(仿冒品牌)被罚得一无所有,父亲只得去开出租车养家。可见这个国家对打假的重视程度。
  静下来时我在想:狮城之所以吸引人、它的魅力又是什么呢,是花园式的城市建设,是舒适的居家生活,还是各种娱乐场所?也许这个答案难以得出,但是新加坡的法制建设是值得学习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附刑中的鞭刑、罚款虽然让人感觉残忍且不人性,但是却成为规范新加坡公民的重要措施,并收到良好效果,这也许就是这个国家公民守规矩的主要原因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