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是玫瑰
彭承祚
玫瑰是玫瑰是玫瑰还是玫瑰。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这是长期旅居巴黎的美国先锋派女作家特露德.斯泰因的名言。仅仅是出于对比赛的准备,无意中看到了这一奇特的句子,淡然一笑,除了心中添了些许对英文博大精深的感叹,多少在想,玫瑰自然是玫瑰,何劳多言。
斯泰因只是诗人,但她的这句话却俨然已成哲学。
经常地在学校看到一个男孩子捧着一束玫瑰,样子很情深的在某一个比较浪漫的角落对一个女孩子说些什么。不用多想,这自然与爱情有关。也经常地在路边看到被丢弃的玫瑰,也许花儿鲜泽依然,只是被行人践踏得面目全非而随风飘逝,就连我这样一个不愔情事铁石心肠的男儿也不禁为这好好的花儿叹息。不用多想,这自然还是与爱情有关。
斯泰因还真是对了,玫瑰是玫瑰是玫瑰还是玫瑰,它从来恒久的生生不息,从来多情的只是我们,嬗变的还是我们。
想那情人间海誓山盟之时,玫瑰不仅仅单独是爱的象征,而且特定的数目据说还代表着特定的含义,这是的玫瑰作为一种信物一种承诺尽情的享受了万般的宠爱与呵护。而一旦感情破裂,爱意不再玫瑰又作为发泄和仇恨的对象又受尽了糟蹋。
玫瑰何幸之有又和罪之有?把它作为爱的象征的是我们,把它作为发泄对象的有还是我们。如果玫瑰会说话,真不知道这可怜可爱的花儿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其实玫瑰又能有多少的象征,多少的意义呢?它终究只不过是自然的不能再自然的一种花儿,不论你爱或者你不爱,花儿的心愿也许不过是宁静的生长,尽情的绽放,这就像鸽子的愿望也许只不过是自由的飞翔,根本不愿也根本无力去承担连人类自己都头疼不已的和平这样一个艰巨的使命。人类强加给玫瑰诸多象征意义的那一刻,也就是从此注定玫瑰要受苦受难的那一刻。
蒲松龄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去为鬼狐伸冤,以为鬼狐无罪,罪责在人,却又不经意间自己也给鬼狐强加了许多定义。其实鬼狐也好,玫瑰,鸽子也好,客观真实的永远是客观真实的,简单得不得了,复杂的只是人。明明是自己心动,却要说成是风动和帆动;明明是自己伤情,却还要说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明明是自己不能了解自己,自己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却还要硬生生地拉扯上万事万物同自己一起受罪。
无论中西,无论古今,绕了一个由一个又一个的圈子,偏偏就是自己不敢直接代表自己,偏偏就是自己不愿跟自己对话,偏偏就是自己无法面对自己。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是一个妇女死后升入天堂,上帝问她:“你是谁啊?”答曰:“我是某某某。”上帝说:“我问的是你是谁,不是在问你的名字。”又答曰:“我是某某某市长的夫人,某某的母亲。”上帝又说:“我问的是你是谁,不是在问你的丈夫和儿女。”又答曰:“我是一名工程师,某大学教授,死于车祸。”上帝说:“我问的是你是谁,不是在问你的职业,工作单位和死因。”……一连问到最后,妇女自己也被问得糊涂了,自己问自己道:“是啊,我是谁呢?”。
是啊,我是谁呢?
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哲学本原,孔子,荀子给过无数次人的描述和关于人性的最早争论,苏格拉底的演说,柏拉图那“人,无毛直立行走的两足动物。”的著名定义,康德,黑格尔关于人的道德,本质不停的阐述,研究……
既然说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那么人究竟是什么呢?你是谁?我又是谁呢?
突然间想起成龙早期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一部电影《我是谁》,一名特种队员经历生死之劫后彻底失忆,历尽万难后摧毁了黑暗势力,赢得了事业与爱情,只是到了最后也没能弄清自己的身份,反复而又无奈的大声呐喊:“我是谁?”,韵味极深。窃以为,如此完美的影片可遇而不可求,只是电影何尝不是人生与文化的反映与幻象呢?银幕中的英雄尚且弄不清自己究竟是谁,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然无惑于自己呢?
于玫瑰无爱亦无恨,于鸽子任其遨游,于鬼狐信亦不信,无相心生,大本大原返于自然,便是万物皆空而非空的境界了。
我不在意我是谁(是为无我),我从来只执着于梦想,自信于自己,从容简单于人生。我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如果非要我回答上帝的问题,我会一如既往地执着自信而又从容简单的直接告诉他:
“我就是我!”
是的,玫瑰是玫瑰是玫瑰还是玫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