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抵笠

时间:2025/4/9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1757
  我没有戴帽子的习惯。尽管太阳猛烈,或是天有落雨的预兆,出门时也没戴帽,一是怕麻烦,二是装面皮,一个飘亮的头,干嘛头上要包上一种东西?小时候看到人家戴帽子,总是怀疑那人不是长了癞疮就是头上有了毛病。

  只有两次戴过帽子,一是闹文革红卫兵串联时,看见那些红卫兵男男女女都穿着军装戴上军帽,挺威风的。我没有军装,就搞了一顶假军帽北上串联,招摇过市,几个月后,串联结束,帽子也就丟掉了。另一次是上山下乡搞水利,有一次遇到天打冰雹,炸得头皮发麻,我赶紧买了一顶竹笠,没几天,天不打冰雹了,我也就没带它上工了。

  戴帽,我们这地方叫抵笠,极形象的。抵笠,支撑也,是用头支撑着苙。戴,有扣上的意思,是笠扣在脑袋之上。戴和抵完全是两码事。苙是帽的始祖,先是有了苙,才有了帽,本地人就认这个“种”,管它是什么做的,也不论式样如何,一律统称为苙,不叫做帽。

  笠是竹编的,夹一层葵叶,既遮住太阳,又挡住风雨,出门必备之物。竹笠有两种,一种叫尖苙,也叫大苙,笠裙很陡,苙面也大,象座金字塔,尖苙制作精致,坚实耐用,一顶尖苙可用好多年。尖苙是女人的专用品,多为出嫁女人出行【回娘家、走亲戚和赶集】时用,我从来没见过男人抵过这种笠。

  还有一种苙叫作锅拱苙,因形状象锅拱而得名,它较扁平,上极突出一个圆顶,这种苙男女都用,渔民最多。我搞水利时就抵过它。

  抵笠有两种好处,一是能遮阳挡雨,二是小形物体撞击头顶时,它能保护头部减少损伤。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人类战争。在古代,在战场上的双方士兵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都戴盔披甲冲锋陷阵。盔是头盔,大都用铜铁制成,把它扣在头上,可以减少对方的武器如石头和弓箭对头部的伤害。在现代战争中,人类发明了枪炮,同时也发明了钢盔,交战双方的士兵都戴着钢盔,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头部。可以说,头盔和钢盔是笠的继续。

  被称做笠的帽,有草笠、布笠、毡笠。毡笠正名叫礼帽,解放前很多人都戴这种帽,我们在电影上看到很多人都戴礼帽。现在这种帽少见了,只有少数老人戴。草笠是用草编成的,很轻便,很多人在野外活动时都戴上它,既能遮住太阳,又能挡住风雨,方便得很。布笠是用布制成的,它没有帽裙,唯有一块遮阳的“舌”,我们叫制帽,因解放军戴它,又叫“解放帽”。

  文革兴起,在全国大学解放军的高潮中,戴“解放帽”也成了潮流,从城市到乡村,从青年人,到中年人、老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都戴起解放帽来。我在北上串联时,也自己制做了一顶解放帽来,从不离身,每日必戴。三个月后,我结束了串联,那顶帽子也就丟掉了。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人类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人类也不断地适应和驾驽自然。如果说,人类是先发明了火药,然后才发明了枪和炮,那么,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先是制做了苙,才想到制做雨伞。雨伞和苙虽然是两码事,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都能遮阳挡雨。

  2019.6.16

  

  
赞(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