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墓不分糒,生子没尻皴【指庇股】,祭墓不分粑,生子会吃歪【指生病】”。
抗战时期,我琼崖纵队和国民党顽军在琼山大水村展开激战,战斗的规模很大,敌我双方都出动了很大的兵力,战斗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差不多打了一个星期。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顽军被击溃,我军取得了大水战斗的重大胜利。在这场战斗,我党动员发动后方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前线,琼山、文昌群众家家户户制作糒升,送往战场。战士们一边吃着糒升,一边坚持战斗,整个大战期间,我们没有一个战士饿过肚子。
何谓糒升?糒升就是饭团。
本地人的饭食有干稀之分,农忙时吃干的,农闲时吃稀的。我们这里缺粮,既使农忙时节也吃不了干饭。我记事时,我们只能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干饭。
本地人把稀的叫粥,干的叫糒。糒的后面加个升,把饭团形象化。升是量米的器具,我们使用的升是椰果的壳,椰壳是圆形的,说明饭团是圆形的糒捏成的了。
糒升的制做非常简单,但在煮饭时必须注意,饭不能煮得太硬,那样就捏不成团了。因此做糒升的糒要煮软一些,使它有粘性,这样才能粘成团,还要趁热捏。方法是左手抓把糒,投入右掌中,两掌相对加力,又作反向运转,三压两捏,左转右旋,一个糒升就做成了。
糒升有大有小,大的糒升一斤米做两三个,小的糒什一斤米做五六个,看需要。如果在糒里加点椰丝,做的糒升就很香甜。有钱的人家,在糒里加上肉丝虾仁什么的,糒升吃起来就更可口了。
糒升跟其他饭菜不同,一是携带方便,二是就餐快捷,一个糒升,一手抓来,三口两嘴就可以搞定,既不需要碗筷,更不需要送饭的菜,只要喝几口开水就可以了。我考上县中时,上学校就坐“11路车”【指走路】,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早早起来,母亲就为我准备好了两三个糒升,让我在路上吃。中午时,我就开始吃糒升,吃完了,学校也差不多到了。中学毕业时,我回家务农,那时候,生产队经常搞大会战,“日干三刻,晚加一班”,饭都是在田间吃。中午,生产队送来糒升,每个人几个糒升,外加几条灯光鱼,那个饭多香呀!
糒升,也叫糒供,很多文化,大抵始于祭祀。我们的祖先来自中原,那儿的升,是方形的,定居琼岛后,才有椰壳做圆形的升。我想糒供的原义原来就是做为供品的糒食,至于糒升,可能是本地人的特产吧。
2017.5.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