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村里男孩子很多

时间:2025/4/9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10849
  解放军开拔后,村子里冷冷清清。我心里好一阵失落:我再也看不到那些解放军叔叔了,再也看不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了,再也看不到电影了【五十年代很少有电影看】。我整天闷闷不乐,不知道干什么好。

  不久,这种情绪很快就結束了。有一天,我们去看解放军修建的“堡垒”,只见几十个隆起来的沙包,上面已经长满了青草,一字儿排列在海岸线上,孤零零的显得格外的寂寞。我们想看“堡垒”里面是个什么样子,可是一个大锁头却把门锁住了,我们感到无可奈何,只能坐在“堡垒”旁边唉声叹气。忽然一个小伙伴眼睛一亮:“我们也学习解放军,打仗好不好?”

  “同意!”小伙伴们一齐欢呼起来。

  于是,我们的游戏项目又多了一个内容:“打仗”。

  蔚蓝色的大海,庄严地呈现在你的眼前:犹如蓝天一般大小的大理石镜面,如此平滑,如此舒展,极目远望,它消失在海天一色的远方,消失在如此淡蓝、如此轻柔的烟云之中。太阳熔化成千千万万颗金珠,散落在海面上,迸发着动荡着的、火焰般的的金色光芒。远处的海岸,透过晨雾,忽现忽隐。大海的赤子----左波右浪缓缓慢慢地掩过了脚面,反复不停地亲吻着海岸上金色的沙滩。

  我的家乡——邦塘村就在海岸边上。

  邦塘村是清澜港沿海一带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有一百多户人家,七八百口人。一条长方形的洼地把村子分成两片,靠海的那片叫西头,洼地的东面叫东头。这洼地水涝的时候就变成池塘,旱天人们就在里面种高梁、玉米什么的。听老人们说,邦塘在这一带村庄中名开得最好,一个“塘”字,突出了邦塘村的地理特征。老人们还说,村里原先无塘,但村庄地势低洼,一下大雨,雨水来不及排到大海里,房屋就会被淹,连路也被毁掉。后来人们在村里头挖个大池塘,有几亩地之大,天下大雨,水很快就会排在塘里,房子就不会被淹了。这池塘虽不能排除洪涝灾害,但小水灾还是可以暂时应付的。我们的祖先很聪明。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你想生多少个孩子都可以。我们村里男孩子很多,许多人家都是两兄弟和三兄弟的,甚至一家四兄弟的也有。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在东头就有十多个。我们的村里非常热闹,到处人声鼎沸,鸡鸣狗叫。那个年代农村比较艰苦,大人们整天忙着生计,根本没有时间去管孩子,我们自由自在得很。

  带领我们去“打仗”是跟我同一个祖宗的叔叔,人家叫他“裂嘴海”,因为他的嘴巴上多了一条伤痕,据说有一次他捧着碗在外面吃饭,被父亲追着打,他摔倒了,碗也破了,嘴巴被碗片划伤。他比我长几岁,上唇已经长上了一小撮漆黑的胡子,长象很凶。他上了两年小学,还是一年级,我上了学,他还跟我在同一班里面,后来我升上二年级,他还在一年级。他无心好学,一连留了几年班。我们都叫他“爹海”。

  由于他年纪大,好动敢斗,点子又多,我们就推他做头,叫“孩子王”。他领着我们在村里村外到处惹事,今天捅了人家一个木瓜,明天又打伤了别人的一只鸡,搞得村里鸡犬不宁。村里的父兄们非常讨厌他,经常向他父母告状,但他的父母也管束不住他,放任自流。
赞(4)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