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们这里有堡垒了

时间:2025/4/9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20917
  刚来几天,我们还不知道解放军来我们这里要干什么,只见汽车天天跑,拉着泥土和石子,他们忙着修路,从烟墩到公室的道路也加大加宽了。稍后,很多汽车开过来了,运来了很多木料、水泥和碎石。解放军还在应公学校修建了一个土台子,修得非常坚固,我们还在上面练正步走呢。从此,应公学校也有了戏台。

  又过了几天,从烟墩通往海边的道路也修好了,解放军在松软的沙滩上铺上了红泥和碎石,还用拖拉机在上面碾压了几遍,很结实。解放军还在邦塘沟修建了一个木制的桥梁,这样,汽车从海边一直开到了南坡村。一切都准备好以后,很多军车开到了海边,卸下了大量的水泥、钢筋、碎石和木板。这时,我们还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一天,伙伴们告诉我,解放军要开大会,我们一起赶去观看。当我们赶到应公学校时,操场里已经站满了解放军战士,他们按连排班的位置排列着,站立得整整齐齐,手里都扛着枪,在队伍的前面还有一长列的轻机枪和重机枪。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会场四周插满了红旗,会场里歌声嘹亮,气氛热烈激昂,台上坐着一排军官,台前还挂着一幅红色的横额,上面写着好几个大字,好象是什么“誓师大会”之类。一首“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军歌唱完以后,大会就开始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解放军召开的施工誓师大会。这场大会开得热烈,很多人在台上讲话,各连队在台上表决心后才结束。

  晚上,解放军在应公学校放电影,放映的是国产战斗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好几个村的人都赶来这里看电影,把戏场挤得满满的。这是解放军第一次在我们村里放电影,电影是打日本的,非常刺激。

  第二天,部队开始施工了,我们都赶去观看,这时我才知道解放军要在我们这一带海岸线修建国防工事【当时我们叫堡垒】。在这一带的海岸线上,有上千名解放军指战员在紧张地劳动,有几十个施工点,也就是说,我们的解放军要在这里建造几十个战斗堡垒,来保卫我们的海防,保卫我们的家乡。

  部队的施工条件非常落后,根本没有什么机械设备,从挖方到浇灌水泥,一切都靠肩挑和手工操作, 体力消耗很大,劳动条件相当艰苦。我看见很多战士在烈日暴嗮下汗流夹背,连衣服都湿透了,也不停下休息一下。有些战士在浇灌水泥时,手脱皮了,鲜血直流,还是坚持干下去。我们的战士不怕苦,不叫累,整天劳动在工地上,中午也不休息,刮风下雨也不停工。我们每天都来看解放军战士修建工事,但我们不太敢靠近工地,怕影响他们施工,只能远远地看,我们的情绪很高,心情非常激动。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天天跑到工地去,时间长了,就和他们混熟了,有时也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搬运木板之类。战士们看到我们来了都很高兴,他们也用生硬的海南话对我们说:“你们热爱解放军,都是好孩子,将来都会有出息的。”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国家的经济建设还刚刚开始,部队的生活也很艰苦,伙食条件很差,我看到他们顿顿都吃瓜啊菜之类,鱼肉很少见。但战士们的意志很坚强,天天劳动在工地上,吃在工地上,一个星期才有半天假【主要是搞内务】,文娱生活也很贫乏,但每个星期天晚上都放一场电影。他们放的电影都是战斗故事片和反特故事片,很合我们的口胃,每当这一天来临,就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刻。

  有一天夜里,我被一阵紧急军号声惊醒,发生了什么事?我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只听雷声震耳,电光闪闪,风雨交加。在手电筒的闪光中,我看见一群群战士手里拿着铁铲和木棍,正在紧急集合,不知道要执行什么任务。到了第二天,我才知道他们赶去抢救被雨淋的水泥和刚修建的国防工事。

  几年后我才知道,解放军根据上级指示,派来一个工兵团,在我们这一带海岸上修建国防工事,听说对面的海岸也有解放军在修建国防工事。当时的国防部长是彭德怀。五九年彭德怀下台后,许多小规模的工事被挖掉,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八十年代大量的珊瑚礁被破坏,海水向上推进了几百米,许多工事被毁坏,地下工事变成了“水底工事”,我们现在再也看不到这些“堡垒”了。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解放军战士终于把所有的国防工事都修建好了。在临开拔的那一天,我们也来给他们送行,解放军战士们向我们摇手告别,我们高声喊道:“解放军叔叔,再见!”

  

  
赞(8)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