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榨油坊的故事

时间:2024/10/9 作者: 宁星 热度: 33619
  我村有两座水碓坊,村口一座,村头一座。水碓很出名,既便利了本村村民,也方便了四邻八乡的村民挑粮食来加工,或挑茶籽来粉碎榨油。大概六十年代,或之前,粮食用水碓加工,七十年代就用机械动力碾米机加工。而用水碓粉碎茶籽和用传统方式榨油,一直延续着。村头水碓坊离我家近,时常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皆在此玩耍,因此水碓坊(榨油坊)便成了我童年的乐园。

  一

  石坝引小山溪的水,沿一条水渠涌向水碓坊。进口有一个闸门,像一名指挥员,能使下方的水轮机转动或停止、快转或慢转。我和小伙伴常来这里玩闸门的开与关,挺有意思的。大概水轮机的直径四五米长,周边宽一二米。当中一格格藏水槽,沿一周均匀分布,流水一次次藏进去,又一次次倒掉,如此循环,水轮机就这样反复旋转着。响着哗,哗声和轰隆,轰隆声。我常常伫立跟前,看得入神,仿佛在看一册故事情节曲折的小人书,也像打陀螺一样过瘾。前方有两个仰天的石臼,以前用于舂米,自从有了动力碾米机后就成了摆设。现在有些公园等地也有这样的水轮机摆设,但比它简单得多,用于观赏。

  离这里三四米处就是圆圈碾磨了。约十米周长的碾槽外表被一层厚铁皮包着。碾架是由木条连接支撑的八个高一米、底部嵌入铁饼轮子的木墩组成,由水轮机的一根粗树木中轴带动。

  碾磨和水轮机,除铁饼轮子和碾槽包铁之外,其它部位,包括齿轮、榫卯、榫销、楔子,几乎全部用木头制作。不得不感叹钦佩我们祖辈手工技艺的精湛和智慧!

  刚把茶籽倒入碾槽,碾架旋转粉碎茶籽时,会响起唦啦唦啦声;没茶籽空转时会响起哐当哐当声。那时,常常我和童年伙伴会抓住旋转的碾架木墩,躬着小屁股,一圈一圈跟着跑。有时攀爬上去,坐在碾架中,或木墩上旋转,感觉像骑马,像坐车,像骑牛背……因此,衣服揩了不少油污——理发师可以用我们的衣服磨理发刀了。榨油师傅,也就是轮流榨油的村民,见我们坐在飞快旋转的木墩上面时,就会过来,凶巴巴地责骂驱赶我们,甚至还动用扫帚。可是我们的皮也真厚!等他们离开时,又像一群苍蝇飞到那上面去,就这样反反复复。现在想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天真幼稚,坐在飞快旋转的碾架上,若不慎跌入下面,那肯定会有伤亡。想想,当时他们的“凶巴巴”都是为了我们的安全,而这些前辈大部分已经离世了,顿时,我心生敬畏感恩之情!

  二

  碾好茶籽粉末后,接下去是蒸、包、装、打的四个榨油步骤。

  蒸:要把茶籽粉末蒸熟,跟用饭甑蒸饭一样,只不过这饭甑特大,有人把高。

  包:把蒸熟的粉末盛在小木桶里,然后将它倒扣在地上指定位置的蔑圈稻草托里。专门有一个人做草托。在热气腾腾中,师傅迅速用草托上的稻草把茶籽粉末包裹好,用脚踩平,踩实,活像一个大饼子,一个个茶籽饼就这样被包好,叠放在一边。

  装:将这些茶籽饼装入油箍里面去。它是由两爿粗大树木上下合成,中间镂空的。把包好的一车茶籽饼,从左到右紧贴着置于镂空的位置里,再插进木楔、垫木、头部包铁的撞木。这些要随着不断挤压榨油,再不断添加。

  打:把上百斤重的石锤用粗绳凌空吊挂在横梁上,它由四根木柱架子支撑着。石锤上有两根短木手柄,后面绑着两根拉绳。打时需要三个人和谐配合,一人掌控石锤,两人拉绳。随着喊开始,两人齐心用力拉绳,掌控人往后退几步,把石锤往后举过头顶,又向前猛冲过去,把石锤不偏不斜地撞击在撞木上。同时,响着嘿——嗨——嘿——嗨——的号子声,和叽呴——嘭哒,叽呴——嘭哒的撞击声。此时,这边油箍出口,已经汩汩地流淌出清香而明亮的茶油,流到接油的木桶里。

  打油(榨油),常常吸引着我靠在木柱上观看,仿佛看一场露天电影。并且,与伙伴们跃跃欲试,常常模仿大人,去掌控石锤,拉绳,撞击。

  老家的山山岭岭遍长油茶树,曾被誉为浙南油库。冬季里,加上四邻八乡的村民挑来加工,所以榨油的工作量特别大,榨油坊便昼夜不停地加工了。那叽呴——嘭哒,叽呴——嘭哒的打击声,生更半夜还在回响。我很小的时候,夜里,睡在家里的床上也能听到这声音,听惯了,仿佛是一声声摇篮曲。

  三

  三餐,榨油师傅们自己动手做。在用大木桶蒸甑蒸熟茶籽粉的锅灶旁,用几块石头搭建一个小炉灶,焖饭,烹饪菜肴。在白米饭快焖好时,往往要从接油桶里,舀半竹筒山茶油,浇到米饭里去。时常烧猪肉萝卜吃,本来油味已经挺多了,但也舀半竹筒或一竹筒茶油放锅里一起烹饪。那时,好像只要不把山茶油带回家去,在榨油坊里随便你怎样吃,没有人管。

  这样大量用油,幸好当时人们肚子里油水不多,也幸好食用的是含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的天然山茶油,才对人体损害较少。本来老家是一个油茶之乡,不该有这样极度缺乏茶油吃的现象。原因是当时贫穷,还有一个原因是支援国家,作出奉献——大部分茶油交统购任务。而农户分到的山茶油又要卖掉一部分添补家用,剩下的山茶油就要节省食用了。一个家庭,在毛芋收获时节,为了节省食用油就多吃毛芋,因为毛芋溜滑,烧毛芋时就无须放油也能吃。

  记得有一天,公社粮站(粮管所)站长亲临我村调查。他戴着一副眼镜,腋下夹着算盘,到各个油茶果晒场等场所仔细转了一圈后,便向我父亲伸着手指,说:“老朱(当时是村党支部书记),你们大队今年油茶大丰收了,统购任务起码要交这个数!”父亲却笑着爽朗地说:“所长,你整天算盘不离手,谁算得过你?!那你说了算吧。”

  那时,我时常看到生产队仓库里置放着盛装交公油的油桶,铁皮制作的,像“品”字形,下方大,上方少,竹篾罩上有提纽、担绳,一担油桶大概能盛五六十公斤。也见到过,村民们挑着一担担公油(公粮),气昂昂地,向通往公社粮站的道路前行!一位村民说:“当时我国空军的食用油,都是使用山茶油的!”茶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含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是多种利于健康元素的天然绿色高级食用油。

  大概九十年代,改用了电动机械机器粉碎、榨油。很可惜,传统榨油工具,包括水碓,并没有保存下来,成为焚烧的柴火!Ade,叽呴——嘭哒的榨油撞击声!Ade,熟悉的水轮机!Ade,我坐在上面旋转的碾架!

  (对原作做了打磨修改)
赞(26)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