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那年投稿经历

时间:2024/5/13 作者: 宁星 热度: 39796
  前几天,我在整理文件柜中看到一本通讯录小册子,便翻了翻,上面记录着一些投稿报刊的邮箱号,触景生情,当年投稿的情景,便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八十年代初,我在小镇邮电支局当乡邮员,当时区镇府一位县广播站专职通讯员,时常来营业厅用电话报送新闻稿,因此与我们有了频繁的接触,从而渐渐熟悉。他鼓励我多写新闻稿,并传授了一些写稿、投稿的基本常识。受他的影响,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向县人民广播站投稿。当时我热情高涨,投稿非常积极,可以说这是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了吧。

  新闻要讲究时效,特别是消息,即本报讯。那时通讯还落后,没有手机网络等,我不在支局里而在乡村邮路工作的时候,常常发一篇消息新闻稿,要骑自行车至五里路外的乡政府电话转接处,通过电话报送新闻稿。因为若用信件邮寄,几天时间才到达广播站,那就失去了时效性。

  虽然在高中时读过课本里的消息《百万雄师过大江》和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等,但这些只是头脑里的一点概念而已,离真正采写新闻稿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时常到新华书店购买了有关采写新闻报道的书籍,边学边写。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渐渐懂得了不少新闻报道采写的知识,比如知道了消息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什么;消息是以“倒金字塔”写法为结构,有导语、背景、主体、结尾,有的没有背景;有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新闻故事等新闻报道体裁,采写时内容要讲求真实性,不能虚构,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若事件是近日发生而漏写的,过了时段再采写时,就要找新闻由头,否则成了旧闻;在阅读与耳听中,一些文字、标点符号运用是有区别的,或者说广播稿和报纸稿件的写法有区别,如广播稿中就不能用省略号,要用“等”,“闻之声音”,就要用“听到声音”,这样听众才容易接受……

  一九八八年,我已调入城里工作,依然利用业余时间投稿,也被县人民广播站发展为通讯员。有一次,我采写了一篇关于追查不法分子盗窃通讯电缆的稿子,采用了平叙方法,即“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同一时间里,各单位部门进行追查,包括不法分子在逃跑,销赃。稿子投到广播站,结果很快被播送出来了,编辑是我高中班主任——新闻节目播完后,也会播报编辑的名字。我猜想,老师肯定会欣赏我这篇稿子,因为老师对一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通讯,讲得很透彻,重点讲了这篇通讯的平叙方法用得很好,在同一时间里,各地方单位部门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安危,努力奔波,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像一条条支流汇聚成一条的洪流,彰显了“一方受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我参加过广播站召开的年度通讯员工作会议。有一次,广播站发给我一本《新闻写作百例谈》书籍。现在,我从书柜抽出这本书,翻开,扉页上写着我的一行已经有点发散的笔迹:市广播电视局奖,1990年3月24日。虽然仅仅是一本书,面对微微发黄的它,我觉得还是有珍藏价值的。

  期间,我也向当地日报投过新闻稿。并向日报、电视报副刊等投过文学作品,也有多篇文章发表过,现在还记得一些发表在日报副刊的文章,如散文《童心》,小说《邻居》。当然,也有不少投出去的稿件,石沉大海。

  有一段时间,我频繁向晚报投稿,体裁都是散文随笔。稿件有时通过邮寄,有时我将稿件直接送到报社门卫传达室,让值班人转交。有一次,我写的一篇关于采油茶内容的文章在晚报上发表了,但出现一个错别字。电话中,编辑跟我说:“油茶子的子,应该是这个籽。领导说我没有把好关,被领导批评了。”这应该是我的罪过。如今在网络文学网站上发表文章,可以进去修改错别字,而报纸一旦印刷投送出去,就没有办法更改了,污点永远存在。

  有时,她在编辑我的稿件中若有什么事情,就会呼我的BB机。九十年代通讯还落后,在办公室,那好办,随时可拿起话筒联系,有时在家里,腰间骤然响起嘟嘟声,我便急急忙忙跑到大街公话亭,打电话联系。

  之后,有时她直接向我约稿。有一次她在电话中说:“希望你给这个版面写一篇文章,两千左右的字数,我等着你,版面的一个位置就给你留着。”

  岁月无情,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向传统媒体投稿被录用后,一般都有稿费,以前稿费通过汇款单邮寄,而现在直接汇款到作者银行账号上。二〇二一年九月,我把散文《晒场记忆》投至晚报副刊,刊登后编辑在邮箱里叫我提供银行卡账号,届时报社好汇稿费。

  九十年代,银行、邮政储蓄通过电报汇款。当时我是电报投递员,在投送的电报里,此类汇款电报占据较大数量。邮政储蓄业务部,每天都会收到汇款电报,有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专门要对这些电报进行拆分登记处理。有一天,我给这个办公室投送电报时,同事开玩笑说:“小朱,你又有汇款单了,你稿费真多哦!请客,请客!”其实,张数有不少,但数目不大。

  我走上大街,跨上自行车蹬得特别有劲!或许还会吹起口哨。

  二〇〇八年期间,我触及到网络投稿,曾向当时的某某文学网站投稿。一次,我无意间在百度里搜索到,我一篇发表在该网站的散文,也出现在宁波一家报纸上。这是没有跟作者联系而擅自转载或盗用的行为,我立即电话报社,一位编辑向我解释:“这篇文章是一位作者投给我们报社的。”他问:“文章原先发表在哪里?”我说:“在某某文学网站。”他说:“这个网站很有名气的!”不管他所说的话是真还是假,四十元稿费算是邮寄给了我。该网站按质量给文章分为A、B、C、D等级,我这篇文章被编辑定为B级。

  后来,我不知道这个网站是否被其它网站收购,还是改制或倒闭,但他把我的一百余篇短篇文章全部弄没有了,这是事实。

  那几年,我也向省邮电报副刊投稿。此时稿件无须通过信封邮寄,只要鼠标一点就从网络邮箱里发过去。也有稿件被该报录用,稿酬还是比较可观的,两千余字的文章有一百多元。

  单位领导看我会写写,二〇一八年,把做营销工作的我调到办公室,让我负责文秘和资产管理等工作。

  那些年投稿的经历有美好也有苦涩,但还是美好居多。投稿的回报虽然都是一些小收获,从经济效益来说,更是微不足道,但投稿所收获的精神意义,却是无价的!

  (写于2023年5月)
赞(9)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