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印象(之一)
刘盛源
天坑、地缝是武隆申报国家五A景区的主要根据。在这个持续高温的夏天,我进了天坑,钻了地缝。
地缝的入口很一般,在一个平地上,下了一个二三十米的山洞,再乘电梯垂直往下,至少下了二十层楼吧?电梯把我一人扔在半山腰里。抬头望天,天空很高,对面的山巍巍耸立,难测距离;俯首看地,地缝无底,脚下的水哗哗奔流。不知浅深。现在是中午吃饭时间,游人极少,我大声吆吼了一声,对面山谷也回应一声,音调与我一样。
我在山壁开凿的小路上小心地走着,往右独路一条。行了几分钟后水声加大,眼前两山之间突然开裂,但山的上部分又连在一起,下面形成一个几十米高的大洞,一条咆哮的小溪在大洞的左侧流着,可怕的是不能见天日的洞中小溪十分陡峭,许多掉下来的巨石无规则地躺在溪谷中,,越往里走越阴森可怕,里面光线渐暗,溪谷很窄,溪水离地面也不高了,一些泉水从两壁岩上流出而不是渗出。这些水怎么形成的,只有地质学家才会诠释得清楚。里面没路了,没灯了,只看见一潭凉澈骨髓的阴河水,即使有路,恐怕也无人敢继续往里走。我见有两三个游客开始往回返。我已经感到寒意,也往来时的路往洞外走。我默默地猜,难道地缝就是这样得名的吗?这分明是个山洞呀!只是比其它山洞大一点,奇一点罢了。正在猜想,外面又从山上来了几个游人,他们往洞外另一条小路沿着小溪沟往下走,也许下面才是地缝吧?出了这个大洞口,能见到一丝珍贵的蓝天了,峭壁上的树木不大,但很绿,有他们陪伴,孤独感,恐惧感显得小了许多。
在路边,我突然看见一家人带着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在拍照,我敬佩他们的脚力和体力,我突然想起,人,亲近山水,拥抱自然。就是幸福。这家人在地缝里寻找幸福,好样的!
我一人继续往前走,跨过了小溪,这里全是栈道,抬头已经望不到天了,我恍然大悟:这才是真正到了地缝。全国命名为“一线天”的地方多如牛毛,但看了这里的一线天,你就会觉得其它地方的一线天徒有虚名,乃小巫矣!
这里的栈道不知花了多少工夫才修造而成,全是在九十度甚至大于九十度的岩壁上打水泥横梁,然后铺上木板,让你联想到秦岭的栈道,想到李白的《蜀道难》。不过,李白讲的栈道是古代的交通要道,有交通价值,而这地缝里的栈道只有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在拐弯处,我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尖叫,是一个女人的叫声,我吓了一跳,是看到了爬行动物,比如社之类,还是有人不小心掉到沟谷里去了?掉下去必然是凶多吉少。上前一看,什么事也没发生,只见一个男的小心地亲密地用手护着一位美女——至少从背影上看得出是美女。地上很湿,也许是她刚才差点滑了跤。这里完全看不见天空,因为两山的岩石你凹我凸,道路越走越往下,完全以为自己到了地狱了。奇怪的是前面拐弯处还有一道门,好像是鬼门关。到此地冷清、空寂,前后无人,有种下地狱的感觉,不过,咱自己反省自己,几十年来没做过大的亏心事,鬼不会靠近我的。
人,怕的不是鬼,而往往怕的都是人!
我突发奇想,如果上面山顶上有人往下面抛扔石块下来,将是什么结果呢?但我立即自我否定了坏结果,就算有人素质这么低,扔下石头也无济于事,因为两山很高,上宽下窄,扔下来早被半山上的树木挡住了,根本扔不了这么远。恐怕飞机在天山扔炸弹,这里也是十分安全的,从天上看,这里只是一条绿色的缝而已。我出了那道铁门,外面有亮光了,溪水流到这里已经平缓多了,这里是出口,有民警在石墩上悠闲地坐着。看来晚上那铁门一关锁,整个地缝就完全封闭了。我再往两山望,我处在层层大山的包围中,人在最低洼处,隐约可见盘山公路直通山顶。
这么一个地方过去有无土匪呢?我问了一个当地农民,他说这么险的地方,路都没有,土匪从哪里进去?是呀,如果不是现代化手段,我们又怎么到得了这土匪都不敢来光顾的地方呢!
闲话天坑
——武隆印象(之二)
武隆宣传力度最大的,参观人数最多的莫过于天生三桥,也就是当地人说的“天坑”。我也是听游览过武隆的人对天生三桥讲得最起劲,才激发了我要去一游的兴趣。
其实我们川南的兴文县袁家洞(现在叫天泉洞)后面也有一个天坑,他们称为“漏斗”,除形状像外,还因为它下面无河沟,无积水,应该说比武隆的“天坑”还要奇怪。可是现在看了武隆的天坑,我不得不消减我心中的漏斗印象。
所谓“天生三桥”,其实就是四个大坑之间有三个洞而已,并不太像桥,山顶上也就是山林、土地,在上面绝对没有走桥的感觉。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下面的游人只见洞,未见桥。我想,命名者为啥不说“天生三坑”、“天生三洞”,而要说“天生三桥”呢?我在天坑里猜想,也许洞和坑本身就是天生的,而桥却是人建的,这样会更有魅力和吸引力吧;而且桥似乎更诗意化,更有艺术想象空间,故而按艺术家的思维命名。看来坑也好,洞也罢,都是俗物,难登大雅之堂。不过也有许多文字提到“天坑”,尤其让它与距离不远的“地缝”相配,简直是绝配!读起来音韵和谐,掷地有声。所以我更喜欢“天坑”的提法。
下天坑,须坐电梯,电梯之高,绝对有二三十层楼,游人多时,电梯太拥挤,山上也劈了路下去,其实要从头到尾都亲近大自然,还是沿着石梯子路缓缓而下好,即好拍照,又能观景,还能练脚力,吸氧气。有些游客没坐到电梯,有些沮丧,我一点也不遗憾。
游玩几个洞后,听到人们在休息时讨论,哪个洞最好?各抒己见,很难统一。多数人说天龙洞最棒,开阔、规则,像一个大酒杯,还有潺潺流水、青青草地——其实洞里根本没有这些东西,而是坑里面才有,把坑的功劳记在洞的账上。这也不奇怪,世间上把A的功劳、成绩记在B上的事还少吗?人们喜欢绿色,喜欢草地与流水,这是太正常不过了,但要游草地,这里简直是小巫;要看流水,可以去其它任何山沟,要看绿树,还不如走公园。但在这比平地低200多米的深坑里,三项综合素质相加,其它地方的景区就难以比拟了。就像体育比赛,你单项比别人强,但人家参加的是跑跳投三项全能,人骑车游泳加长跑,是铁人运动,单项者就别在别人面前逞强了。要品这第一个天坑,不能不谈坑里的古驿站,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可将思绪带入数百年前,“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在这地心里建一个驿站,亏创意者想得出来,难怪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唯一的外景选择也在这天下第一坑里。
第二个桥叫青龙洞 ,里面的洞壁上有被水渗出后,形成了许多千姿百态的条纹、花纹,洞不宽,一眼能望穿,出洞后是一个天然大水池,水清透骨,浅滩上有阳光照射,但不觉得炎热,游人带着小孩在这里玩水,旁边的山崖上有栈道,但很安全,完全是为景点设计的,反而少了许多真实性和刺激味。这里的溪水很清凉,从洞里穿过,也许青龙洞就是这样得名的吧。
出了洞,见一坑,叫神鹰天坑,抬头望,山崖上中间凸起,两边陡峭光滑,如一只老鹰展开的双翅。
再前面就是黑龙洞,有石刻,人们都喜欢在有名字的石刻前照相,表示到此一游。但石头必须高大,造型奇特,书法大气,地形开阔,这样才会招揽游人留念。其它景区的石刻标志往往无人驻足,恐怕问题就出在这上面。黑龙洞名不虚传,有好几十米长,而且是弯曲的,像龙的身子,要走到尽头才能见到洞口,里面自然又是清清的流水相伴,许多流水是从“龙”身上流下来的。出了洞,外面又是一个坑,只是没有里面的雄伟壮观了,留下的是满目青山……
上苍赐予了武隆这样奇特美丽的地方,让人遐思,让人留恋。为什么这么好的地方,最近这两年外面才知道呢?我带着这样幼稚的问题离开了天坑……当天在车上听说武隆要在仙女镇建飞机场,要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武隆风景,这一大手笔,让人振奋,但我担心,人满为患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世间总是振奋与担心相伴,利与弊相连,喜与忧结合,自然与人类总是这样若即若离地对抗着……
盆地东南的大草原
——武隆印象(之三)
南方人向往大草原,就像北方人向往江南水乡。内蒙、西藏受人青睐,恐怕主要在于草原上,离川渝人最近的是阿坝、甘孜的草原。但川西的草原并不十分开阔,也不够平坦;内蒙古的草原虽然一望无垠,但旅游地方的水草并不丰茂,而且除了蒙古包外显得单调;西藏的草原有雪山相伴,水草也不错,但没有树木,那些山瘦得皮包骨头;而武隆的仙女山却弥补了这些不足,让你做梦也不会想到在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会有这么一个大草原!
这个草原的名字就叫仙女山草原,前些年是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闺女,她的特色与她的名字相似,仙女一般都在天上,这仙女山海拔一千六百多米,草原就在山顶上,不像西藏的草原,山比草原高得多。仙女要秀气貌美,这个草原完全具备这个品质,她很具线条美,平坦但有起伏,该凸出来的地方凸出来了,该凹下去的地方凹了下去。她不是一望无涯,而是有边际,有层次。在她周围是高大茂密的绿色森林,就像仙女的外套,与森林相连的是蓝天白云,这好像仙女的披风,青青原上草是仙女的胸怀,当游人一头栽倒她的怀抱里,便醉了。
我看见一群少男少女们把鞋脱了,在草原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年轻的他们显得更加年轻;我看见一些儿童在草原上放风筝,幼稚的脚步和小手将童心放飞,不必担心摔跤,地上平坦松软;我看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在灌木丛旁席地而坐,屈膝谈心;更多的是在漫步,在拍照。
在一笼灌木树下,躺着一个戴白帽子的人,他拍了无数张草原景色照片后,将相机的焦距调好,退到树丛旁躺在草地上做了个优美的动作——他在自拍,我走近他一看,是个头发斑白的老顽童。
仙女山大草原可以让人忘掉年龄,忘掉烦忧,忘掉得失与纷争,难怪几分钟又来一辆满载乘客的观光小火车。由于草原大,一批一批地来,一批一批地去,丝毫没有人多嘈杂的感觉。
人们爱草原的原因之一是爱她的牛马羊,如果没有这些草原上的“主人”,就显得单调、失落和不合情理。
仙女山草原的马牛羊像珍珠般地点缀在青绿色的草原上,不多,不拥挤,它们身体清洁,对游人十分友好,见惯不惊,一些资深的和不资深的帅哥靓妹大胆地走到马前与之拍照,哪怕你把手放在它们的背上,只要放得得体,它绝不发怒,看来动物一样喜欢温柔与协调。它们没有看管的主人,它们不会乱跑,更不会随便离家出走,它们喜欢造物主赐予它们的这遍江南牧场。
到了仙女山,我和大家一样,没有见到那两块像人一样的石头而命名的仙女石,据说来回要步行几小时,但游人都满足了眼福,这大草原就是仙女! 2011 8•1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