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四十年我又一次踏上了回乡之路。我的家乡在甘肃陇中靠西北的山区里,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山高沟深,少雨缺水,人称“山是和尚头,地上无水流,走路不小心,掉到沟里头”正是我的家乡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
一
四十年前我随父母回家乡参加奶奶的九周年忌日祭典。因交通不便我们只能从省城坐火车到定西下车,然后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直向着西北方向徙步三天,先到马家堡我大舅家落脚。记得那天到马家堡时已是满天繁星。当看到大舅家几口窑洞的门缝中透出微弱的灯光和闻到香烹烹的羊肉味时,我大声喊:大舅、大舅......。大舅听到我们的喊声赶快出来让我们进入专为我们住的窑洞,炕上铺着崭新的毛毡和两床新里新面的被子。我到其它窑洞转了一圈、炕上还是铺放着草席和破旧不堪的被子。大舅用妈妈先前汇去的钱置办了新铺盖、羊肉和蔬菜等,这对于每天仅靠几分钱过日子的大舅来说算是天大的奢侈了(后才得知那次置办的新铺盖给我大表弟娶媳妇用了)。在大舅家小住后,天刚蒙蒙亮我们又带着大舅准备的干粮上山,到生我养我的榆树梁庄上去。听父亲讲动身太晚怕天黑前赶不到家,再说天太黑山上常有狼和野狗出现,为了安全还是早点赶路吧。那天我们翻了两座大山走了六、七个小时才到家。
我们家乡的村和庄大多数以地形特征命名。如山岔口的村就叫岔口村或庄,山梁上的村就叫上梁村或庄,我们村的山梁上因有几棵榆树、所以就叫榆树梁庄。当时我们家的条件更差,舅舅家的窑洞那时已有电灯,我们家的窑洞还点的是油灯,舅舅家可以到关川河里拉水吃,而我们家只能靠天下雨存水吃。那时我的家乡周边也都很贫穷,家家户户基本上年年都是靠国家下拨的救济粮维持生活。听妈妈讲、当年她嫁给我父亲时进门的头两天感到很庆幸,尽管住的也是窑洞、但家里最起码的锅盆碗筷都很齐全。当三天回门返回时,走进厨窑一看只剩下了两个带豁口的碗,一口断了一个锅耳的铁锅,筷子一根都没了,只见一把削直的树枝子堆在案板上,原来那些碗筷等都是借的。妈妈说、一天她出去泼洗锅水,左手抓着锅耳,右手捏着断去锅耳的锅边,当洗锅水泼出去的时候,左手习惯的就松开了,随之锅就飞了出去,缺了锅耳的锅被摔成了两半,妈妈吓坏了,父亲也愣住了,不一会父亲拿着一根绳子出来,妈妈以为是要捆着打她,可是父亲带着绳子不声不响地下山了,天麻麻黑的时候父亲背着一口新锅进门了。
父亲是入伍参军离开家乡的,他所在的部队当年集体转业到甘肃河西走廊的八一农场,他也改职成了农场的普通干部。妈妈、我和弟弟也随父到了农场,成了农场家属。那次奶奶的忌日祭典去的亲友、邻友很多,尽管父亲工资不高,算下来五圆钱左右一桌的简易酒席也办了好几桌,但当时在榆树梁已经是很风光了。
二
最近我和大妹随年近八旬的父亲回乡参加舅舅的三年忌日。母亲因患病没有去。我和大妹成家后因家务、工作繁忙已有四十年没有回乡了,这次随父亲回乡是想看看家乡是不是象父母说的哪样变化很大。我们从省城乘长途班车不到三个小时就到马家堡了。一下车就见几个表弟在村口接我们。村子里一座座的庄院和一砖到顶的瓦房进入我的视线。我问:这是哪、窑洞呢?父亲说:这就是马家堡。表弟们也说,看来大姐真是几十年没回来了,窑洞早就没有了,哪已经成历史了。我们随表弟们进了一座红砖围墙、贴着彩色瓷砖门楼的庄院。院内地面全被水泥硬化。上房、厢房、厨房全为一砖到顶的瓦房,蛋青色瓷砖贴面的前墙和镶装的铝合金门窗,显的庄院生气勃勃。表弟们说:这座庄院大舅在世时就已经有了。我情不自禁的言道,变化真大啊。来参加大舅祭典的亲友、邻友很多,为招待来客,杀了一头猪、宰了六只羊,请了一个厨师。还专门从定西购置了两车碳等。待客的酒席很丰盛,其色、香、味不亚于城市里一般酒店水平。酒席办了三十多桌,加烟、酒等一共花了近万圆。
这次给大舅祭典完后,我们专门上榆树梁山上叔叔家住了几天。叔叔家的房子盖的也不错,尽管后墙、端墙不完全是砖的,但后墙与端墙、山墙间都加有承重的木立柱,它们与每堵墙上部的横梁牢牢扣在一起,从外观上没有大舅家砖房的感觉好,但从质量上讲它是最棒的。因为汶川大地震时我的家乡及周边有很多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叔叔家的房子只裂了几条小缝。现在村里都通了公路和电,家家都有电视、冰箱、洗衣机、拖拉机,有的院内还停有双排座的农用车。另外手动剥粒机,粉碎机等家家都有,真是叫人感叹不已。
三
日月流逝,星斗转移。家乡的变化全是党的惠民政策好。尤其是“121”工程(“一户”人家补助“两千元”修建“一口”水窖用于下雨天蓄水)让家家都能喝上干净充足的水。家电下乡、种地补贴、盖房补贴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首先是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的农民不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农闲时全部出外打工挣钱、寄钱回家。家里只剩老人、孩子和离不开家的媳妇,她们侍奉老人、教育孩子、管理农田,喂养牲畜,无怨无悔。其次是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沼气炉,电饭锅,储水窖及小电动水泵家家都有,样样不比城里差;最后就是热爱家乡、不离故土、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山村的精神,据我所知家乡很多有志青年外出读书或打工最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定居,他们接父母前去养老,但没过多长时间都回来了,他们说“还是山窝窝里住着舒服自在”.
据查会宁现有近六十万人口,有四十多万人住在山里,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不受外界各种诱惑安心在家务农种地,正因为有了他们,会宁已成为甘肃省出产多种农副土特产品的农业大县;会宁也是西北的教育大县。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举人115人,贡生396人,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数万人,培养出多位甘肃省高考状元,被誉为甘肃的“状元县”;会宁在中国现代革命中有过光辉的历史。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写下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篇章,现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之一。我现在虽然居住在北京,但作为会宁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的家乡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和祖国的中东部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党中央西部发展战略部署的指引下,家乡的将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家乡梯田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旧房子
叔叔家的院子
大舅舅家的新房子
房内一角
表弟的汽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