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仲芳老师

时间:2010/10/25 作者: 无色不爱 热度: 81917
  仲芳老师是我原单位的领导,一个不算文人的文人,书画文章都来事,听说前段时间(当然很久以前了)还当了萧山书画界的领袖,因为时时不联系,所以忘了他现在的近况。说他不能全算文人,是因为他好像不是科班出身,他的文章书画也只是在萧山的圈子里扎扎闹忙,估计也没有什么大成就。所以,这样说他,大概他也不会太生气的。
  
  认识仲芳老师,该是02年的时候了。那时我进新单位,仲芳老师在那里做个副职,具体做些什么事,大概就是对外联络,更详细些应该就是联系些萧山的书画界了,组织这些萧山的墨宝来单位搞搞活动写写生,当然公司搞的几次大型演出,应该也有他的功劳。他没有直接管我,领导的工作又不是我安排,所以我实在说不出,他除了这些,还在做些什么。
  
  早听单位的同事说,仲芳老师是个文人,我了解他,大概要在看到他的书的时候了。那时不经意看到他的《听雨楼看画》,真是爱不释手。书上虽然记他学画,读画,写画的过程和故事,但被他的好学,他的经历,他的奇遇,他的学识和他的文风,深深吸引和感动,真的没想到,我的身边,还是我的领导,竟有如此藏龙卧虎之人。好自豪,好感动。我清楚记得书中有一句话是讥讽名家滥写书的“(在偏远的山区)…车子忽出山口,抬头看到某大家**的题字,有些多了”哈哈,真的拍案叫绝!
  
  仲芳老师的书画,我见过一些,因为不懂,所以我只能用喜欢来表示,总觉得他很了不起。《听雨楼看画》里描述了他小时学画的过程,写他拿着竹枝,在地上学书,写好了,摸平,再写。这个情景真的很生动。我仿佛看到了课本书上的故事,仿佛看到了幼时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的形象和生动。而单看书名,就充满了诗意,在滴答的雨声中,一个少年在老旧的阁楼中孜孜看画,这种惬意的生活,于我讲,是种童话,若是我,但愿能看到老,也无悔。而最要命的,“听雨楼”竟是仲芳老师的书斋名,哎,一切好事都被他占去了。
  
  虽跟仲芳老师没有直接关系,但同在一单位,总还是有些联系。
  
  一次,单位评审一溪沟的景观方案。仲芳老师作为领导也参加了。他从人文,环境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不得不佩服他的知识。心想,做个领导也真不容易。
  
  还有一次是我跟他一起晚上值班,他竟然告诉我,晚饭后,拿着手电一起去巡视。真是晕死,偌大一个山坳,人不被偷走已经万幸了,竟然还要去巡视!——谁值班不是呼呼睡到天亮的呢。
  
  我跟仲芳老师直接的工作接触,大概就这么两次。不过听同事讲,这个人倒不大喜欢管闲事的,所以他跟我们的来往就显得更少,同事或者说上下级的关系倒也相安无事,融洽的很。
  
  一年多后,公司进行大改组,仲芳老师作为领导首当其冲,比我们先下岗。
  
  不在一个单位了,说话少了许多拘谨,可以放松多了。分开后,我大概给他打过两次电话,都是由衷地向他表达敬佩——我当然指的是他的那本书和他的学识。第一次,他好像回答说“能得到你的赞赏,我感到很荣幸”。这句话,我到现在还百思不得其解——是肯定呢还是一句客套话?应该是句客套话,但这客套话也太过了。他还说会送些书给我,但我终于没有收到。第二次的电话,他就好像显得很忙了,所以我就不再打扰他了。
  
  这样一别,就5年多了。起先还能听到仲芳老师的一些消息,慢慢地,连他的消息也打听不到了——主要的是本来我们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他或许还在研究他的书画,或许已走上了仕途,而我们还在最基层挣扎。
  
  《北干听风》里文人很多,我想他是不会错过这块田地的。有时候去《北干听风》里走走,会突然想到,这里会不会有他,这个人会不会是他的想法。但我终于没有能碰到他。
  
  如此,我只能把他的《听雨楼看画》珍藏了。有时候,跟女儿说,“你多看看《听雨楼看画》,他可是我们领导写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