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上来下来YU高处低处——边缘行走之七

时间:2005/8/12 作者: 九米斋主 热度: 372604
 
    在近几年的漂泊生涯中,有缘拜谒了几处知名的佛寺古老刹。如岭南名刹“南华寺”,厦门的“开元寺”……拜谒、参禅“庄严宝相”时,都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以于当时膜拜“佛祖”受到的一些心灵震颤,给人思想上的一些启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弥久弥新,总在回味中不觉流溢出一些新鲜的意味来。
    在我羁居的这个城市南山脚下,也有一个佛教名山,山上有座著名的“宝刹”——崇庆寺。俗称浚源寺,它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此外还有千佛阁、地藏寺、卧佛殿、嘛尼寺等。这里每年都要举行水陆大法会等盛大的佛事活动,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这个佛教名山上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对于五泉山,我曾在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去过一次,那时由于年轻,对事物还是处在一种感性的认识中;再加上从兰山公园下来后只是惊鸿一瞥,故感受不深。
    可是在我到这个城市羁居几近四年的时间中,由于一直忙于生活,竟然没有再去过五泉山,为此心中一直有所牵挂、心向往之。
 
    佛历二五四九年(农历乙酉年)春,新疆的一位朋友到兰州后提出要去浚源寺进香。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再次走进了五泉山、走进了“浚源寺”。
    一大早,我与另两位朋友,驱车陪同这位来自新疆的朋友来到五泉山广场,一下车,就被从多家香烛鲜花礼品店铺传出来的“吟诵”清音吸引了。到了这里,简直就是到了佛国。
早春的天气,还有一些寒意。但是,这里已有许多香客信众挤挤挨挨地从公园大门鱼贯而入,我被眼前的场景感动了。
    我们一行四人到了浚源寺,发现门口挂着两块牌子,其中一块是省佛教协会的,可见浚源寺正是这个区域佛教文化的中心。
    进入浚源寺正门,迎面就是金刚殿。殿里供奉的是一尊铜接引佛,传说他能引导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这尊接引佛铸造于明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朱元璋刚做皇帝那一年,比金刚殿的建造还要早。它重达1万多公斤,高1丈6尺,就是5米多,是取佛经“佛陀丈六金身”的意思。
    这尊佛像的造型和艺术价值之高,国内堪称一绝,为铜像之精品。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这里举办庙会,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纷至杏来,人山人海。
 
    在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塑像。
    朋友读过许多佛学典籍,他对佛教文学痴迷很深。拜瞻后,朋友开始对我们讲述。他说:“大雄”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道德法力的尊称,意思是说,佛像勇士一样无所畏惧,具有无边的法力,能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四魔。所以人就把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殿堂称作大雄宝殿。而大雄宝殿所供佛像一般有一尊、三尊、五尊、七尊四种不同的设计。这里供奉的是三尊佛像,称“三世佛”。
    关于三世佛,有横、竖两种说法。竖三世佛是从时间概念上说的,是指过去佛迦叶或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横三世佛是从空间概念上说的,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中间婆婆世界即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横三世佛又称“三方佛”,这里供奉的就是三方佛。
    我们对面左边的是药师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钵中盛甘露,右手执药丸。佛经中说,他曾发过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祓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中间的是释迦牟尼。右边的是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
 
    朋友分别在大殿前向着佛祖行膜礼之礼,那虞诚的资势与心态,使我觉得朋友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也许是经“佛光”的洗濯,其后他的言谈更显谦和、淡然;举止更从容、随意。让人浑然间忘了他是一个在商场中冲冲杀杀的人。
    如果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这些众多的香客信士,在行为上、衣着上、年龄上、职业上,都有着千差万别——也许,人们到这里来的祈求是不一样的。这种祈求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是灵魂的……然而,人们向着“佛像”顶礼膜拜的“礼仪”,却如同出一辙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是什么样的力量,牵引着人们的脚步、牵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善美”的力量。那就是我们内心向善的“导引”。
    如此来看,只要一个人到了这里,都会被“佛像”的庄严与“平和”打动。灵魂由此而得到洗濯、升华。让恶的向善,让善的更趋善美。
 
    拾级而上,不一会便到了“卧佛殿”。
    五泉山的卧佛殿初建于明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殿内供奉着一尊“卧佛”:佛涅槃像。涅槃是一种境界,是经过修行,消灭贪欲之后的自然结果。佛已修行到了最高境界,到达了快乐寂静的境地。
这尊卧佛侧身而卧,右手垫在头下,左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一侧,他双目微闭,恬然若睡,面部表情似喜似悲,一副登极乐天的模样。据说释迦牟尼升天时就是这个样子呢?
    这个形象在佛教中称作“涅槃”,是梵语的音译,后来翻译成“圆寂”。
    佛涅槃像俗称卧佛,记得在许多去过的佛教寺院里都建有卧佛殿,供奉卧佛。
    在这座寺院里,新铸的铜浮雕《五百罗汉》,气势宏伟,具有现代艺术风格,供人礼拜和观赏。
    卧佛寺,至今还是五泉山上香火最盛的寺院,每到初一、十五,小小院落里挤满了进香的人。
 
    登上坡度极陡的“青云梯”,返过身来回望时,见前后两道门楣上方各镌刻着一个句子,署名为“五泉山人”。
    语云:上来容易下来难
    又云:高处何如低处好
    据说这是清朝末年,一名叫刘尔炘的人所题。
    刘尔炘何许人也?
    据史料记载: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五泉山人,祖籍山西,生于兰州,是甘肃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书法家。公元1889年(光绪十五年),刘尔炘考中进士,先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公元1897年辞官回到兰州,受聘担任五泉书院讲席,就住在五泉山下,自号“五泉山人”。他在二十世纪初创立乐善书局,修建五泉书院,为兰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刘尔炘多方筹集资金,募银4800多两,在1919-1924年间对五泉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修建了牌楼、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等景致,修复了倾圮的庙楼阁,并在园内题园内题写了130多副对联。
    这些对联咏物寄情、恢谐幽默、寓意深远,不光有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蕴涵着对人生的体味,对游人的指点,活泼隽永,耐人回味,许多都是语含双关、文蕴两意的佳作。
    这里是整座公园高低两部分的分界线,站在这幅通俗易懂的对联前,回望刚刚爬上来的“青云梯”,让人感到其中包含着多么深厚的生活哲理、多么睿智的生存智慧!
 
    小憩之后,一行人继续朝上攀登。
    千佛阁是背贴山体的三层楼阁,一层长廊内有《五泉山千佛阁重修碑记》、《重修千佛阁记》和《新建先登桥记》三方明代石碑,年代久远,字迹已经不清楚。长廊墙壁上还镶嵌着大理石板,刻着当代书法家的手迹。二楼是丝绸之路历史故事蜡像馆,玻璃橱里有霍去病、张骞、忽必烈与马可波罗、兰州水车的始造者段续、左宗棠等和真人等身的蜡像……这,是一些对于历史的记忆。
    回望人类在文明的起跑线上留下的足迹,真是与“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许多无法诠释的“渊源”。
    五泉山背靠着皋兰山,面对市区,海拔约1600多米。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1000多间,规模宏大。
    下山的脚步很快,因为朋友还要赶趁中午由兰州飞往乌鲁木齐的班机。
    出了公园大门,我还在回放着游览时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庙宇楼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长廊阁道上下连通,婉蜒曲折。丘堑起伏山间,林木苍翠回环,五眼清泉长流不息,汇成潺潺流水曲回而下……
    在这个氛围里,我领略到了许多平时无法领悟的东西。
    在这西北一个都会城市的边上,有这么一个去处,对于红尘中的众生,真是一个福祉。
    这一日,是我的“福缘”!
 
 
 
 
 
2005-03-19  金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