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历史仰或是平民的生活是很少浪漫色彩的,所以传奇人物往往是津津乐道的,似乎是平静水面突然吹过的清风,使人遐想,胡雪岩也是如此。胡雪岩的时代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整合期,仁人志士的奋斗在政治上失败了,在文化流于东林党式的空谈,在科技上完全折服于西方坚船利炮了,环顾四周,只有实业方可救国,只有从商方能改变自身命运。在这种背景之下,无锡先贤状元张謇毅然弃官从商,民族英雄薛福成告诫子孙以工商为业,不仕不官,有上千年重农抑商历史的中国在那时开始复苏了一点先秦吕不韦式的商业霸气。与当今缺乏文化内涵的商业圈不同,胡雪岩们是恪守儒家思想和传统伦理的儒商,这一点从早期胡余庆堂的创业历程可以看出其对诚信和人性服务的重视,更有树百年品牌的决心,也是儒家忠恕之道的体现。现代社会商业也许我们认为如同战场一般,从业人员也是在激烈地竞争中求生存,儒家式的伦理细想和做法已渐渐离我们远去。其实不然,商业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否则毫无安全可言,而法治的基础在西方则是契约精神和私产神圣,这两点即使在当今中国也是很缺乏的,但是儒家由家庭而团体而国家而天下的推己及人的伦理约束力在中国人潜意识中是存在的,和契约精神有共通点,有多了一些公益的责任感,儒家的“礼制”是内化的法治和外化的诚信,在现代的商业从业规则中可以运用,也是延续商业获利行为的途径,在胡雪岩的行为准则中儒家的“内省”功夫也处处可见,中华文化即使是重实际社会功用的儒家也是重视心灵的修炼的,只有心灵的净化和宁静才能在实际的商业工作中有条有理,有的放矢,“内省”就是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和评估,并不断地完善自我,是自我事业动力的所在,一个人在事业的奋斗中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对心灵的构建,那么他也只是工作的工具罢了,没有了意义。商是重利得,儒是重义的,两者的结合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充实,内外的平衡。
胡雪岩是清末众多成功商人中的一个,他的事业不是最成功,他的金钱不是最多,但是却是最有名的近代商人,连无锡荣氏家族也远远不如,因为胡雪岩是“商圣”,其地位简直可以和陶朱公(范蠡)相比了,之所以“圣”,因为他从商的目的不在于小我,而在于大我,平时热心于公益自不必说,后期破产支持国家对外战事和建设就令人感动了,其实每个从商之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从商挣钱为了那般,发财?挥霍?炫耀?其实商业的目的在于反馈,在于你周边人的共同幸福,家人,朋友,社会,国家的回报使得对金钱的冲动变为对大众的谋利,一个低头吃草的羊羔永远没有翱翔的雄鹰幸福,因为前者只看到眼前的草地,后者却是拥有一片广阔美丽的天空。我们可能不会拥有太多的财富,但是我们以一颗回报的心灵来从商,就是把幸福送给大家,也把美的花朵种植在灵魂的窗口边上,我们的事业不及胡雪岩,但是我们的人生会像他的一样美丽,幸福不需要你去窃取,正需要你去给予。
《胡雪岩》的文字给了我传奇人生的欣赏,又更多的给了我生活得方向,也许这又是胡雪岩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吧!
周鼎明 写于09年5月末慵懒的午后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