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慈王丽·内容提要宣鼎生父宣锟尝流寓兴化,嗣父宣铭曾任凤阳府训导,其挚友“风萍漫士”即大兴刘芝龄;淮上友人傅介清,名卓,著有《梦岩诗钞》,传本今存,记录了傅、宣二人交往的详细过程。傅卓《哭宣瘦梅》…
·任明华·内容提要刊于明崇祯年间的明代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宜春香质》,被公认为文人独创的话本小说。然而《宜春香质》有许多素材来源于白话小说《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封神演义》《八仙出处东游记》《钱塘梦》…
·冯妮王大可·内容提要儒家传统中的“情”话语具有两重性特征:一方面,“情”是“性”的自然呈现,“行其情”具备一定的正当性,如果“人伦大道”过于僵化以至背离了这个根基,儒者们便会启用“情”话语,对僵化的…
·张弛·内容提要《七剑十三侠》作为清末剑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古代武侠叙事传统的同时,对后世武侠小说创作亦有较大影响。本文将从小说诗学化、浪漫化的“正义”书写方式,以及对剑侠形象群体的聚焦和个体英雄…
·乔孝冬·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小说谐隐性动作隐语作为非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可分为三类:一是迷人耳目,以式通情的微妙型动作隐语;二是以势示禅,禅机妙悟的禅语型动作隐语;三是以形作比,偏重心智的谜语型动作隐语…
·公维军阳玉平·内容提要意图叙事理论是对西方叙事理论的一次突破与创新,其研究视角从纯粹的行为转向人物及其心理动态,符合中国叙事作品的客观实际。基于此,文章拟围绕作品叙事者的叙事意图与接受者的接受意图之…
·王征·内容提要南朝以至初唐宫体诗对《红楼梦》的诗词、情节与主题都有渗透及影响。《红楼梦》的诗词创作对宫体诗的意象、语言等皆有不同程度的借鉴;宫体诗的纪实性特点对《红楼梦》具体情节的设定当有启发意义;…
·吴琳·内容提要自嘉靖至明出现的众多女性总集中,皆收录了大量源自小说、传奇、话本的女性诗词与相关故事。这一现象,既反映出晚明女性总集编者的商业嗅觉和编辑策略,也可从中观察到古代女性诗词与小说故事共生混…
·岳立松·内容提要晚清青楼笔记以风雅之笔描绘妓女风情,书写士妓交往,叙写青楼盛衰。这些作品承《板桥杂记》遗绪,融史笔于文心,在风月情怀中牵系家国兴亡,是青楼笔记风月寓兴亡谱系中的重要一环。晚清青楼笔记…
·蔚然·内容提要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清乾隆以后,由于和田玉数量减少以及皇室审美风尚变化,尤其是慈禧太后对翡翠的推崇,翡翠逐渐取代和田玉的地位,成为清代玉文化的主要载体,这种现象在清代小说中有着深刻的体…
·刘相雨·内容提要《醒世姻缘传》详细地描写了薛素姐跟随香会到泰山进香的过程,这对于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妇女香会组织及其朝山进香的过程提供了丰富详尽的资料。薛素姐参加的这次泰山进香活动,虽然有一系列的宗教…
·伏涛·内容提要久居京城的满族女史顾太清平生友朋中多江南才女,尤其是浙江女史。其文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她们的影响。在其诗词中多提杭州、苏州,偶尔也说到扬州和镇江。在其小说《红楼梦影》中写梅公子进京赴试途…
·王珏·内容提要从“白蛇传”故事里涉及到的地名可以看出江南大运河两岸的市镇为了商业、生活和交通的便利选择了依水而建,商业中心通常设在城市内河与运河的交汇处。许宣从杭州到苏州航线夜间通行与明清环太湖地区…
·林海清·内容提要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发掘出曹雪芹及其家世的大量珍贵资料,充分肯定《红楼梦》的价值,初步构建了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的红学体系,提出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新观点,是一部具有“里程碑”…
·冯保善·内容提要《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其对于明清时期特殊的山人群体,以及弥漫于当时社会、渗透进社会“毛细血管”的“山人气”,同样有形象具体、入木三分的刻画,这是…
·刘晓军·内容提要小说虚构论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小说理论作用下的结果,但促使这种小说观念确立并颠覆传统小说观念的是《中国小说史略》提出的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鲁迅将这个论断的理论根源上…
·陈艺璇王燕·内容提要梵蒂冈宗座图书馆(BibliothecaApostolicaVaticana)发现的《玉娇梨》手写本,大约完成于1700年初。这一手写本汉字、罗马字注音、意大利译文三种文字合璧,…
·叶楚炎·内容提要平步青《霞外攟屑》卷九中所提及的荀玫“似指卢雅雨”之说存在着诸多疑问,通过卢见曾和荀玫的对比可知,两人姓名字号之间全无联系,在家世、家境、年岁、科名等诸多方面,卢见曾也都与荀玫有显见…
·曹祥金·内容提要“小说界革命”中,西方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新的小说类型被翻译并引进中国,时人称为“科学小说”,引起了晚清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和创作热情,出现了早期科幻小说创作的繁荣。严格来说,由于不具备基…
·梁冬丽·内容提要在访查大量国内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考述王斧在辛亥革命以前,作为职业报人及其从事小说创作以宣传政治主张的功绩;辛亥革命以后,以国民革命见证者身份从事监察员的政绩,及作为收藏家、革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