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得 · 列表页

新手上路 写作心得 作家故事 新书推荐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

写作心得

  • 他戳中了我心里那个触点
    11-09

    钟宇我相信,读了布衣这个组诗,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有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这是一个匍匐于尘世的诗人,几乎贴着地面的高度观察、思考后所发出的沉吟。与其说诗人善诗,毋宁说诗人善虑、善感,对普通的事物具有超乎常人…

  • 诗歌如镜
    11-09

    王世虎最初认识庄凌是在微信上,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她的诗,便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感到惊喜。当下90后这一代里写诗的人很多,网络平台上到处可见,但真正的好作品却很少见,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词语的胡乱堆砌…

  • 兰采勇诗歌的乡土情结
    11-09

    洋滔在重庆,有好大一批生活、工作在主城外的区县诗人作家,创作十分勤奋,成就也很巨大,他们深入群众,倾听心声,扎根基层,关注现实,回望过去,担当未来,呼应时代,关注众生的哀痛与赞美,观照社会的复杂与进步…

  • 退隐与遗忘
    11-09

    夏澍结识杨方,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前。而认识杨方,则是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后。在《像白云一样生活》这部诗集里,我记住了那颗塔尔寺前的树,它和我们一样“在佛前赤身裸体,空无一物”[1]。…

  • 面向大地的深情歌吟
    11-09

    张德明诗歌的审美可能性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深邃玄奥的复杂意象修辞,也可以是舒放开阔的叙事化表达,张合的《乌蒙壮歌》明显属于后者。在大多数人选择开凿幽深的意象世界来营构诗意空间时,张合却选择了以简练的事项…

  • 到灯塔去——高鹏程“海洋”系列诗歌阅读笔记
    11-09

    马晓雁除却关于故乡地理风物的书写与“把一生的辛凉还给薄暮下的清水河”的祈愿,单看高鹏程笔下常见的鱼、渔民、海岛、波浪等意象以及其诗歌更内在的诗体色彩、语言风貌和话语特征等,很难相信高鹏程是一位从祖国的…

  • “新归来诗人”精神源流论
    11-09

    姜超如前度刘郎今又来,只不过“新归来”诗人得算隔世的二度“刘郎”,因为此前的“刘郎”更为诗人所熟悉,也早已列为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前度刘郎名谓“归来者”诗歌,即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诗坛涌现…

  • 大河流经山岗——西川诗歌的历史意识
    11-09

    贾天卜西川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的,作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被广泛关注,如今西川作为国内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人物,仍在汉语写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经历的历史时段,同样映射在其作品之中。历…

  • 西川的诗——知识分子写作与后现代之光
    11-09

    何光顺知识分子写作,意味着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在面对厚重的历史传统和残酷的现实处境之时,作为提倡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又当采取何种艺术形式,持有何种艺术精神?1987年,…

  • 主持人语
    11-09

    西川是第三代诗潮中涌现出的重要诗人,一直活跃在当代新诗的现场。与他诗歌创作、诗學追求相联系的关键词不少,比如“象征”“古典”“宗教性”“知识分子精神”“后现代主义”等等。西川八十年代的写作精致、纯粹,…

  • 长在体外的肺
    11-09

    胡亮台湾诗是新诗的重要篇章,正如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本文选择十位台湾诗人——周梦蝶、余光中、洛夫、罗门、管管、商禽、痖弦、碧果、郑愁予和夏宇——略加论析,是想要证明:古典与现代可以实现多么迷人的交错…

  • 网络时代的诗歌制度或潜规则
    11-09

    赵卫峰一、诗歌制度保障着诗歌建设在一个日益制度化的时代环境里,网络也是一种制度。在新诗行进百年之后,在世纪之交以来的网络传播交流时空,无论诗歌或与诗相关的物事如何轰轰烈烈地传播,诗意普及,诗作和诗作者…

  • 诗,该如何面对生存的本真
    11-09

    宋宝伟诗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介入现实,诗人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关怀,把对自己的关怀扩大至对社会的关怀,勇敢地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

  • 接受雪的抚慰和它制造的白日梦
    11-09

    纳兰真有“通往彩虹的梯子”吗?梯子指涉现实,是实存之物,诗人用一首又一首诗来不断地抬高梯子的高度,彩虹象征着美好和一种救赎的约定。我们拥有梯子,也总有彩虹,词语就是诗人的梯子,彩虹就是理想国;词语就是…

  • 成都情绪中的意象空间
    11-09

    李戬先秦时期开明王朝统一巴蜀地区,从此“蜀”就成了四川地区的称谓;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则开始了中原传统文化同巴蜀文化的融合。从自然因素上分析,四川周边群山环绕,这一独特的地理特点使得西蜀地区农业文明的发…

  • 遇到一位时间的“同情”兄
    11-09

    赵林云画家丰子恺说:人有三种生活,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对应这三种生活的,分别是物质、艺术与宗教。文学无疑属于第二个范畴,而诗歌的魅力又是独到而无穷的。在这个世界上,诗歌迷住了很多…

  • 精神家园的倾情守护者
    11-09

    刘晓琳张德明著名诗人马培松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极为出色的成就,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文学积淀和创作经验。其诗歌作品涵盖广泛,包罗万象,其作品多次在《星星》、《…

  • 海上夜航船的诗与思
    11-09

    杨碧薇一穿越千年,去翻检中国古人关于海的言说。对没有见过海的中国古人来说,海就是彼岸,是有别于悲欢人间的完美世界。《诗经·小雅·沔水》中对海的描述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其中既包含对百川归海的认识,…

  •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慈与悲
    11-09

    洪君植尼采在19世纪后期曾呐喊“上帝已死”。当时被许多人认为那不过是精神病患者的绝句,可在今天看来确是如此——上帝确实已经死了。随着华丽的文艺复兴复活的古典价值观,在工业革命的资本支配和帝国主义的进程…

  • 海子和他的诗歌
    11-09

    雨田2009年3月26日是诗人海子逝世20周年的纪念日。我在西南科技大学主持“诗意的春天——纪念诗人海子逝世20周年诗歌朗诵会”时,开始就朗诵这首《亚洲铜》,在这里我同样将《亚洲铜》作为开场白:亚洲铜…

  •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