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得 · 列表页

新手上路 写作心得 作家故事 新书推荐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

写作心得

  • 让生命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摆渡
    11-09

    王菲梦境与真实,虚妄与迷离,诚如落入人间的幻彩星辰,缥缈寂寥、稍纵即逝,演绎伪与真或叛离或血乳相融的相扶相依。诗人王钻清是如何在他尝试创作的“诗体游记”和“大时空诗”中让生命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摆渡,在世…

  • 构筑“伊甸园”的精神贵族
    11-09

    觅程《活在纸上》是诗人白琳的第四部诗集。作为老朋友,我对这部诗集的问世表示隆重的祝贺!这部诗集是对白琳诗歌创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和集中展示,也是献给中国新诗百年的一份厚礼,更是伫立在延川文学艺术殿堂的一座…

  • 解读杨角《头顶国徽行走》
    11-09

    陈海龙有人问我,杨角是诗人还是散文作家?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很难,他写过诗集《最初的河流》、《三年中的两只眼睛》,也写过散文集《与我同行》,要准确地给他定位,我只能说,杨角是一名警察!“就是有事被人找,无…

  • 巧合的真实与误读的假象
    11-09

    包晰莹毫无预兆的巧合是一种妙不可挡的缘分,就像孤零零面对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时无意撞见街角预设的一把伞,就像眼巴巴想珍藏枝头最后一枚枯叶的旅人幸遇小巷刮过的一阵穿堂风,像想亲近诗歌的人碰巧拾到一把万能的…

  • 生命漫游者的水世界
    11-09

    聂茂作为丁玲的故乡,沈从文和周立波的近邻,常德文脉兴旺,能人辈出。新世纪以来,这里激情洋溢,诗情盛开,一批女诗人脱颖而出,谈雅丽、杨亚杰、邓朝晖、唐益红等人都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诗歌,形成了中国诗坛特有…

  • 镜与诗:让智性敏锐的审美触觉深入诗意与生活
    11-09

    徐肖楠一、时代生活中的诗性突击如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风格,那么诗人能做的,就是在生命领域内展开对时代的敏锐捕捉,以及对生活的诗性突击。黄礼孩的诗歌主题倾向于自由与生命的关系,诗中的一切都自然流溢…

  • 清风般的语调讲述的
    11-09

    王可田“寻找自己的语言或句子”,前行者有过这样善意的提醒、提示。说到语言,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个形式问题,它以血肉组织的形态,寄存和养育着我们那些所谓思想或观念的内容。对写作者而言,说到底,语言就是一切,…

  • 诗性“口语”与人性“档案”
    11-09

    宋宁刚一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以网络平台为主要载体的所谓“口语诗”渐入滥觞。与此同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事口語诗写作、并创造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场域”的诗人,开始重新反思:何为…

  • 诗歌与哲学是近邻
    11-09

    王颖《诗歌与哲学是近邻》是郑敏老师早年的一本著作,用这个题目,希望能够接近陈超老师的诗学思想。陈超的诗学思想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20世纪的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与语言哲学,浓厚的哲学思考,形而上的探…

  • 祝福东亚诗歌
    11-09

    吕进韩国诗友确定的中日韩诗人大会的中心话题是很智慧的。“和平,环境,治愈”的确就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当然也就是东亚诗人的最为重大的关切。我们这个星球面临东西南北四个字。和平,主要是东西问题;发展,主要是…

  • 新诗的当代困境与选择
    11-09

    李熙睿熟知新诗百年历史的人都知道,新诗诞生在对传统文化彻底的反思甚至全然拒绝的背景之下。从诗歌外部环境来讲,清末以后的国力衰败,使中国人自尊心受到极大挫伤,由对传统文化自豪感变为了耻辱感。之后就是工业…

  • 略论诗歌写作的审美向度
    11-09

    李永才诗歌写作的审美从本质上说,是诗人在诗学层面上对世间万物的感知、认识、体验和美学价值上的评判。是诗人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不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更是诗歌超越时空维度的生命力的体现。将有限的、…

  • 诗歌如何介入现实的沉重?
    11-09

    崔筱诗歌应该成为捕风的旗帜。漫步当下诗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心系苍生的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芸芸众生的凡俗生活,他们深切凝视那些在阴影中渴望光明、竭力挣扎的底层生活者人,体味那些在艰难生活窘境中抗争…

  • 源自地心黑暗的诗意
    11-09

    张慧敏如果你太久置身于都市后现代缤纷绚丽的奇幻迷宫中,猛然间读到老井的《采煤者说》组诗,似乎便会瞬间降落到扎实的地面,甚而被他诗中那地下深处黑暗的力量紧紧攫住,惊异于在我们的脚下和背后,还有如此这般的…

  • 返乡的白花
    11-09

    蒋德均半个世纪后,摇晃在异乡枝头的四朵白花,从峻峭的岩石中怯懦地探出头来,用诗歌掩藏他乡的痛苦。他们在纸上歪歪斜斜地走路,在空旷中寻找原乡;他们在辽阔中怀揣梦想,沿着一朵白花的经脉返乡。——摘自《白花…

  • “新感性”诗歌在崛起
    11-09

    远洋新的美学特征初现端倪近些年来,诗歌借助于网络泥沙俱下。大浪淘沙中,一些优秀诗歌浮出水面,闪耀着金子般的光泽,让人眼睛一亮。它们呈现出一种共同的新的美学特征,借马尔库塞的概念以名之,即“新感性”。它…

  • 根须深扎的诗树
    11-09

    蒋涌李自国是当代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在卓有成就的编务及“树人”之余,李自国勤于创作,才气纵横。已有海量作品登载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诗刊》等数十家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报刊;已出…

  • 翟永明的诗语特征论
    11-09

    宫白云“无法之法”的诗语创新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月派等,再到“今天派”的“朦胧诗”,又再到“三个崛起”的出现(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以及第三…

  • 翟永明的女性诗学
    11-09

    游翠萍既是“女性诗歌”的代表人物,又是女性诗学的积极倡导者,在当代女诗人中,翟永明是最突出的一位。从八十年代发表女性主义诗歌宣言《黑夜的意识》和组诗《女人》以来,翟永明在她的诗学论述、诗歌评论和诗歌写…

  • 主持人语
    11-09

    翟永明代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姿态加入了1980年代先锋诗歌的潮流,成为第三代诗潮中一个重要的存在。人们常拿“黑夜意识”“自白语调”“普拉斯”等关键词来描述她的诗。进入1990年代,她在写作中增强了反…

  •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