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 专题页

初秋情人节母校校园七夕十月情书九月秋天我爱你六月爱情

有关母亲的文章

  • 有母亲的春节,真好
    01-22

    小时候,盼望春节,因为春节,有着平日里,不曾能够吃得的饱饭,和那稀有的腊肉与汤圆!天天的期盼,觉得那日子,每一天都徘徊在,长长的时间面前。长大以后,盼望春节,因为春节,有了万家团圆。所以,有了全家快乐…

  • 忆母亲(8)
    01-20

    1982年,哥哥潘文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家里买了代打了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潘文未来两年的工资全都押在里面,一共四百块钱。无奈,穷人只能靠这种办法来置办大件。潘文没有了零花钱,每天都伸手跟母亲要,少则…

  • 忆母亲(7)
    01-19

    我小时候,家住在离大连市内很远的郊区,当时叫金县。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由于兄弟姊妹多,家里经济很拮据,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姐姐夏天穿的连衣裙,当时叫“普垃圾”,如果找裁缝做,要3块钱。母亲要…

  • 忆母亲(6)
    01-19

    1974年春节过后,三弟弟张文礼回到老家探亲,身边还带着九岁的儿子晓晖,晓晖念小学3年级了,他长得又瘦又小,看见生人怯生生的。张文礼来到了三姐家里。三姐张秀清家里有五个孩子,大外甥女潘丽已经16岁了,…

  • 忆母亲(5)
    01-17

    1960年父亲去世,依照当时的风俗,母亲的赡养问题由儿子承担。家里哥们四个,老三在南方已经成家立业,老四在念中学。开始的时候,大哥和二哥商量一家一个月,轮到谁家,老人就上谁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等…

  • 忆母亲(4)
    01-13

    二姐张秀英,在逛公园的时候,看上了一位转业军人。这位军人是四川寿县人,20年的行伍生涯,参加了很多战役,在解放战争中荣立3三等功,升为排长。转业后安排在国营农村做财务工作。后来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

  • 忆母亲(3)
    01-11

    三妞的少年时代是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度过的,她的肩上过早地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父亲是个京剧迷,闲暇的时候经常哼哼着京剧的唱腔,给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京剧曲目,如《武家坡》、《四郎探母》等等。三妞对戏曲里…

  • 忆母亲(2)
    01-09

    这年秋天,姊妹三个来到一家日本人开办的工厂北门岗,门前贴着招工告示,上面写着:招收操作工,9周岁以上,女工,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工资每日一角五分,每个月扣除百分之五储蓄金,需至工作满十年方始归还,半…

  • 母亲的纺车
    01-09

    那些年的冬天里,吃过晚饭,屋子里还弥漫着灶火的柴香,母亲就在堂屋里燃起一盏煤油灯,然后将纺车搬到堂屋中央,占据一个大大的位置。她试摇几下,觉得稳妥了,便开始一个晚上的作业。二姐、三姐在母亲身边搓棉花捻…

  • 忆母亲(1)
    01-08

    母亲上个月九号离开了我,享年89岁。自从那一天开始,我的心里空荡荡的,我再也找寻不到令我时常牵挂的至亲,只能从那断断续续地回忆之中勾勒出生我养我的母亲。1935年,我的母亲出生在山东省莱州市,在娘家女…

  •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