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说
主页
诗词歌赋
海天散文
文学小说
情感家园
校园文学
杂文评论
心灵鸡汤
百味人生
文学交流
涉世宝典
节日征文
网络文摘
文化娱乐
个人文集
心情日记
男生频道
女生频道
期刊杂志
最近更新
江淮论坛2019年全部期数
(共0章)
作品分类:期刊杂志/文学小说/江淮论坛
创建时间:2023/10/16 9:39:41
更新时间:2023/10/16 9:39:41
作品简介:
江淮论坛2019年全部期数:《江淮论坛》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江淮论坛》发表的文章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近几年文章的学科范围进一步拓宽。文章形式以论文为主,也发表调研报告、综述、书评等。文章内容以研究现当代问题为主,兼及学术史问题研究,也发表少量虽属冷僻但确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包括资料性的研究文章)。江淮论坛2019年6期、江淮论坛2019年5期、江淮论坛2019年4期、江淮论坛2019年3期、江淮论坛2019年2期、江淮论坛2019年1期。
章节标题
倒序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典型模式、适用条件及潜在风险
社会组织制度何以变迁?
论民生的结构与功能
大病保险创新发展研究:实践总结与理论思考
我国乡镇政府执法权配置研究
财产保全责任险的担保功能批判及重构
论早期儒家的共同体思想
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工具变迁研究
政治风险影响我国直接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实证分析
没有“事实”概念的新符合论下
元气与天地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建构
我国典型煤炭城市人口、土地及煤炭资源的“增长尾效”研究
5G背景下的地区服务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
产业集群内生机理与成长期政府策略选择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走向高效市场化的路径研究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治理研究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释放土地红利
以林长制构建林业生态发展长效机制
周扬文艺思想的一个转变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三种表述形式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阶段与内在脉络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研究
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
转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
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
现代文学视野中的皖人旧体诗词探微
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中医”叙述及其文化政治
惩戒与娱乐:明清时期的宗族罚戏
论李白安陆诗歌的成就与特色
中医语言研究的百年回顾与思考
系统公正信念的积极社会意义
儿童虐待的中国情境与治理方略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三重意蕴
再论传播学的学科特性
设区的市政府规章立法事项解释路径之探析
论后工业时代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
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效用的提升路向
论《文子》法的生成及其意蕴
国际视域下数字经济国际税收竞争挑战的应对
安徽加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区域分工差异化研究
南北分化视角下的北方区域经济失速问题探因
互联网使用、民间借贷与农村居民贫困
中国开放式基金选股能力与择时行为分析
公司价值与系统性风险双重驱动下企业杠杆率的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矛盾剖析及破解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空心村”治理对策研究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中西文化观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蕴涵与实践价值
新中国70年新型政党制度的演化逻辑与前景展望
没有“事实”概念的新符合论(上)
从全网嵌入到再造门户:政务新媒体传播的关系建构
徽文化的符号化表现与符号系统构建
主体张扬与权力自限:论吴趼人小说的“叙事干预”
“恨”得化不开
王羲之的北伐态度及其人物评价
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保障:共性、差别与启示
教育追捧、健康诉求与更高社会阶层的跨越
4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市场价值导向下著作权法定赔偿司法适用研究
羁押权、批捕权与执行权的话语争端与消解
中国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法律思考
以罪刑相适应检视选择性罪名的范围及适用
简本《文子》的文本思想特征
先秦方位色彩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谢良佐对二程思想的继承与开新
朱熹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诠释及其意蕴
传统文化现代化:何谓、为何与何为
容错机制发挥激励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协商民主的实践优势、困境及其化解
主权养老基金的治理难题与突破路径
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研究
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经济学分析
南岭走廊产业扶贫的行动逻辑及运行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探讨
“十三五规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农业规模化经营:现状、问题和政策选择
中国未来30年绿色发展制度创新方向研究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句法能力研究
上海大学的三副面孔
古代文学研究大数据分析
周进原型人物考论
论《儒林外史》的“自传性”
论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职务犯罪舆情的现状、特征与反腐传播对策研究
我国区域居民美好生活水平评价研究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变迁逻辑
我国职务犯罪调查模式之法治化进路
我国商事留置权的制度实践与完善进
诋毁商誉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研究
“三个公平”视野中城市新移民权利体系建设研究
福柯后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
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
从历时性角度再论孟子的人性论
道家、道教的休闲观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
我国省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比较及对策
传统与现代融合:农村养老社区化模式研究
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机构投资偏好的关系研究
中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空间就业聚集的诱导效应研究
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循环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替代吗?
新时代经济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逻辑
开展乡村发展伦理研究的价值评述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融入乡村振兴的机遇与对策
三种主粮生产中化肥、农药的经济用量探析
提升老年人生命终期的生存质量
徽州彩绘壁画保护与传承构想
论地海系列小说对欧洲奇幻文学传统的继承与颠覆
张恨水的跨界乐评人身份和乐评
论《儒林外史》的公案书写及文化价值
《儒林外史》原貌再探
因体设文,因文敷辞
去商品化与去家庭化:老年照护服务体制的国际比较
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探析
实质性证据规则研究
行政法总则行政保障篇起草的基本遵循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突出公众对环境公益之维护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新要求
“图像”即“模型”:对维特根斯坦图像论的解释
“继善成性”和“尽性至命”
早期唯物史观大众化的重要著作
共享发展对劳动异化的现实超越
何以建构超越现代性文化危机的文化自信
绿色发展时代内涵、评价体系与推进策略研究
新安江流域安徽段践行“两山论”的模式探索
基于财务数据的我国商业银行在险值研究
精准扶贫方法的成效分析
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逻辑演绎与实证检验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认同度:现状、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四十年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脉络与发展
文化资本视野下环巢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化肥农药减量与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变迁的现实逻辑
“儒家人文主义”的知识检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刘师培中西文化观的历史考察*
丝路精神与中国海洋文化理念的契合性论析*
穿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印象及后印象画派的跨界关联*
碧山词在词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的微博舆论传播机制研究*
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对谣言鉴别力的影响研究*
我国民间融资利率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
现代科技融入刑事辩护的机遇、挑战与风险防范*
Science2.0背景下的游戏化科研发展与挑战
论韩非法治学说的目标体系*
中国学术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与陈寅恪的文化保守主义史观及史学*
走向后本体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方向
近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变革的两个基本向度及其反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现代建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理论渊源
新型城镇化、市民化与逆城镇化*
社会情绪、公平效率与社会失信治理分析*
低碳示范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以富氧燃烧碳捕集项目为例
税收管制壁垒是否引致产业结构服务化弱化*——基于中国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历程、特点与启示*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联盟组合伙伴多样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混业经营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控
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迁谪经历与黄庭坚晚年的诗学实践
王荆公诗在清末的接受与阐释*——以新见梁启超评点《王荆文公诗》为中心
家国想象与苏轼的快乐诗学建构*
苏轼诗歌的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