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个放晴天。上午急忙处理些事物后,吃完中饭,就骑车上路了。也就是说我读书去了,是在读春天的书,书名是《追寻春色》,下面是四个章节。
一:春阳
忽忽地骑过闹市区,我来到南津港大堤,没想到这里的风势比冬天的还要大。我只得放低车速,逆风缓慢而行。难道要变天了?我不由得抬起头。可万里无云,太阳明晃晃地挂在上空。
此时的太阳,有点特别。它仿佛是细白的瓷盘,分外白亮。但周围的光晕泛漫,又如一滩奶脂厚薄不匀地洒泼在天空。而那细雨般的银光滴到草叶上,又觉得它是一个巨型的银筛,在不停地筛落着银色的光雨。书上描写的春阳,总是红彤彤,黄灿灿。而此时却是白色,而且是这样耀眼的银白。
在我浅显的光学知识里,白光是七种光色的揉合体,没有云尘,折射分离,一齐地、径直地朝大地奔来。天文学也告知我,太阳的本色是白色。白色是它的原生态。
望着没有云雾拥簇的,默默显着本色的,寂寞地悬在高空的太阳。我想它是孤独的,虽然九大行星在围绕,可五十亿年默默地悬浮着,最近的行星也离它五亿八千公里之遥。这种时空的距离,是何等的孤独。然而,就是在这孤独中,它将自己的光耀洒遍整个星系,尤其是我们的地球。
今天,这初春的时节,更是毫无保留地将它所有的光色一齐向我们投来。世间万物才得以苏醒,才有生命的积蕴和待发。孤独的太阳呵,你是奥林匹斯的赫里厄斯,是人类的上帝。我——你孤独的臣民,仿佛在你,包容醇厚的光华中;在你,纯粹园润的白色里。读懂了一颗高贵而单纯,静穆而伟大的心。在浩瀚的时空天书里,我读懂了什么是本色太阳,什么才是真正的春阳。
二:春山
骑过麻塘镇不久,就拐进麻塘大堤,风也渐渐地小了。再回望隔着湖田的远山近丘,别有一番风景。
远山绵延起伏,在爱丽丝蓝的云空里飘浮流荡。那山显现的,不是人们常见的那种黛绿,却呈现着,透出紫光的波斯蓝。这是很为奇特的现象。更为惊奇,它不时地隐闪着神秘的午夜蓝,或是青玉般的光泽在闪烁。
这种宁静的蓝,确让我十分兴奋。就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说“蓝色既令人振奋,又使人宁静”。我不由得想到,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海洋。波长这么短的色彩,竟舒展天地中,最旷阔、高远的彻清和明丽。不由得我想起,冬野皑皑白雪,泛着妙曼幽蓝的光雾,给人童话般的温柔和宁静。更使我想起,圣母玛丽亚蓝色的长袍,那肃穆圣洁,慈爱高贵的蓝。据说在太空看地球,整个球体都是通透的蓝色,这蓝是地球生命之蓝。
再看近处的山丘,一蓬一蓬的小树丛,宛若一队队骆驼行进在沙漠中。不过这些骆驼不是褐色,也不是春天里所显露的鲜绿,而是那种带蓝色底蕴的孔雀绿,有时又似乎还渗着黄色的常春藤绿。为什么不象书上所说,是那种初春的嫩绿?我久久地想寻个明白。
突然,吸喳一声,打断了我的思索。一只黑亮的乌鸦从枯枝惊过,又歇在一片枯黄的草丛上。哦!我似乎明白了,这种绿是带着冬天印记的绿。是万物苏醒时的绿,是初春特有的绿。这种混合性的色彩,颤动着生命的韵律,唤取了生命愉悦的最初情感。是心灵永恒的生命力,最直接的表露。
此时,我忽然想到法国画家马蒂斯曾经说过“线条表达理智,色彩表示情感”那铺阵在大地的远山近丘,不正也是用它别样的蓝另样的绿,表达初春生命的情感吗!在这初春的书山上,从透着幽紫的蓝中,从略带沉闷的绿中,感到浓浓春情的缠绵,领略勃勃春意的豪气!
三:春鸥
骑行已有三个钟头了,我坐在堤坝上歇息,对着空旷的洞庭。近景,裸露的土地,透着茸茸的绿光。中景,那极不规则的绿色线条将平畴分割,闪着磷片光斑的大小洼池。远景,一线红褐色的湖堤与地平线并列守护着那浩渺的湖水。不时传来几只湖鸥的呜叫,马上又消散在空浩的平野。只有那珍珠般的点影,留置在我的眼眸。
我喝水,吃包谷,剥桔皮,忙个不停。没想到一阵狂风暴雨似的声浪响彻湖空。
啊!太壮观了!足有几百只白色的湖鸥,霍地腾空而起,螺旋式一齐向上,俨如抛向半空的巨大渔网。随即,又盘旋向下,宛如巨型的夙尾翅在湖空中扇动。它们时上时下,忽左忽右,不断地变幻着队形,展示着各种图案。优美的起伏,华丽的飞旋。刚才还是一片耀白。旋即又是紫褐一片。还有两只慢来的湖鸥,用它们平展的双翅,从湖面弧形向上地插入队伍。
看着它们,宛若白衣天使,飘飞湖水,传送春讯。看着它们,整齐划一,仿佛一只褐色的巨鹏,飞向太阳,震摇云空。我的心中奏响了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燃烧着梵高《孤鸟翔空麦田》的色彩火焰,高吟起雪莱《西风颂》的激扬诗章。这一切一切激情地汇合和狂飙,这春天的呐喊,春色的奔跑!才是初春蕴含已久的激情书章!
四:春人
暮色已临近了,太阳开始在云层里透着一团酒红。我也该起程回家了。这时,堤坝下,爬上来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上来后,对着那暮阳看了好一会,就忙着架开了三角架。然后,将大炮筒的相机安在架上。女的则拿出个小本本,忽忙地翻着。
我断断续续也拍摄近三十年的风光照,从没见过这等器材和架式。想问又不便打扰,只好在旁边佯端。那男的,典型的国字脸,红里透白的肤色,加上那具有特色卷曲络腮胡须,和头上稀疏向上卷曲的头发,更显艺术家气质。他足有一米八的个子,上身着黑色的运动服,下身着蓝色的牛仔裤。脚下套着渔民下塘捞的深筒鞋裤,那上面还沾着不少湖泥。他眼晴一刻也没有离开镜头,口里不断地报念着“160,180,230”那语气神态和不断握紧松开秒表的手掌动作里,都坦率明朗地闪烁着他热烈的心灵。那身材妙曼,又带着一付时尚蓝色眼架的女人,则飞快地在小本上记着。不是地还瞟起丹青夙眼看那飞过头顶的白鸥。呆了半天,我也没弄清这种摄影的专业性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是想拍摄落日景象。是想记录下初春洞庭的每一个瞬间。
留住美好的一切,留住今天夕阳的辉煌,期待明日初升的太阳。在这初春的时节,不管是落日还是晨光都是生命的成长,是生命的又一起点。
这使我想到,在马路旁的田地里,与放牛的老人的一段对话。
“这小牛好多岁了?”
“才一岁多点。”
“那是母牛吧,它有多大?”
“去年才买回来,有六岁吧。”
“真漂亮,还是花色的。”
“这是洋种牛,都好壮实,小的架子还大些。”
老人停了停,满怀欣喜地望着吃得欢快的牛,说着这牛买来时,如何如何的瘦,现在开春后放它到田里吃新草,精心照看后,现在又是如何身扳子结实肥壮。小牛是如何如何长得快。指望它,快点长,卖个好价钱。希望母牛每年多生仔。
后来我才知道,他今年已经是八十三岁。古铜色的满是老年斑的脸,让我想起八十年代著名油画《父亲》,虽然没有那样苍桑感地震憾,但深深的皱纹里,也写着满是故事的人生经历。在这新春的时节,他没有半点暮年的颓伤,只有对生活质扑的向往。在这新春时节,人们追随着充满生机的春色,迸发出生命的全部能量!
五:后记
这几天,我重温一些哲学书。籍此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作重新审定和认识。在一本有关中国秘色瓷的描述中,说秘色瓷的色彩,是一种皇家专用的神秘色彩。西方人多少年都在寻找神秘色。这正如人们千百年都一直在寻找生存的意义样,而始终没有定论。生命有意义吗,谁也说不清,它的答案在上帝那里。只有能同上帝谈心的人才能知道。
已近黄昏了,我骑到圣安寺时,忽然见到那山上的圣塔上灯火辉煌。顿感心中豁然明亮。侧头而视,南湖水面也泛着灰青色的神秘色光。哦那不是就是秘色瓷的光泽吗?原来它如此之简单,如此之天然,又如此之富有和谐的质感。
这不就是生命的色彩,在冥冥中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就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中。生存就是它的全部意义和价值。
生命科学也在揭示:生命的诞生是数以亿计分之一才发生。它所有的过程都是上帝精妙的排布。而这个上帝不是别人,正是自然。只有灵魂与自然相通的人,才会深得生命的真谛,才会真正领会生命,就是时空的存在。
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每片小草,每颗树,每个江河,每个大海,每条山脉里,就在时序地变化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的春色里!
草作于2010。2。24晚23。30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