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荆轲刺秦

时间:2010/1/31 作者: 惊鸟之弓 热度: 92953
  荆轲刺秦的故事经过影视的传播不说是家喻户晓,至少也是让很多人耳熟能详。写荆轲刺秦这一事件的作品很多,可是我还是想凑个热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另辟蹊径地说说自己的一孔之见,即使胡言乱语大煞风景,也至少是一家之言。
  
  做任何事都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何况是杀人这样的大事,而且是要在保护森严的秦宫杀秦王这样的泼天大事。在刺秦之前,荆轲需要做四种准备,结果只做好了三种,一是需要献秦王垂涎已久的督亢地图,二是秦王最恨的叛将樊於期的人头,三是淬了毒的能够见血封喉的徐夫人匕首,最难做到的当然是樊的脑袋,但是却经过三言两语就得到了,前两种是接近秦王的必备,后一种是达到最终目的的必需。还有一个准备是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荆轲一直等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没有等到的时候,燕太子丹却等不及了,可能是因为秦国灭掉赵国后兵临燕国,也可能是太子丹怕久而生变,于是替他找了一个十三岁就开始杀人也非常悍勇激烈的名叫秦舞阳的人来凑合,荆轲当然不满意,但是时不我待,也就只好这样出发了。
  
  出发时当然也有告别,告别地就选在易水,易水这条不怎么宽的河因此却千古留名。不过到底还是有人站出来怀疑这样大张旗鼓的告别有些纯属司马迁的虚构,我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刺杀是一项很秘密的事情,哪能这样兴师动众,近百人白衣白冠地送行,而且又是击筑又是慷慨悲歌?但是这样的悲壮场景,无疑又是非常壮美的,这样的壮美甚至有些盖过了刺秦这一行动本身,很有些本末倒置。我想,“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忠于历史是一点毫无可疑的,但是他同时也有诗人一样的情怀,有时候为了像我们现在说的增加一些可读性,就难免来点浪漫色彩,在他的脑中浮现这样一幅美丽的告别的画面也在情理之中,否则“无韵之离骚”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得到。易水告别的确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场面,要离开的人有去无回,这是一次真正的生离死别。和着高渐离的筑声,想到自践死地,荆轲这个好读书的剑客不由得豪情满怀也悲从中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堪称千古绝唱。
  
  所有的步骤都按部就班,荆轲也顺利地抵达到秦王的身边,秦王完全可以为了万无一失而让手下的亲信代为传递人头与地图的,可是也许因为高兴便也大意了。这本来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荆轲却功败垂成。也许正如他自己说的是想挟持秦王,但是我总是有些疑惑,以荆轲之能,是能够不辱使命的,可历史偏偏就是这样出人意料之外。是不是他没有尽力呢?我们从司马迁的描写中找不到这样的蛛丝马迹,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也从来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猜想,可是我读着读着就觉得这种可能也不应排除,很多事情都往往在人的想象之外。
  
  荆轲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而且正是因为他心思缜密,所以才能够接近几乎不能接近的秦王。他把秦舞阳不当回事,不仅说明他的武功与胆略之高,而且还说明他有识人之明。我想他之所以没有刺杀成功,是因为他动了不杀之念,这样的念头是电光石火一般的,潜意识的,也许是自己都弄不明白的。当然,这样的意识也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些踪迹可循的。现在我不妨理一理头绪,这样也许可以把到一些脉络。
  
  我们先得明白,他对太子丹是没有什么好感而且有些厌烦恼怒的。这样的感觉当然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接触多了日积月累的缘故。燕丹的目的性太强,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虽然情有可原,买凶的行为不光明正大也能够理解,可是好友田光的死不能不给他的心上留下阴影,虽然是自尽,却也一定让他心里不痛快,后来燕丹不断的催促,进而怀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这就是对他的一种侮辱,我们有一句话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燕丹的怀疑一定伤害了他。而且丹这个人还有些赖皮,自己开始原本是不答应的,可是他不断的磕头,再三请求,才看在好友推荐他并为此事死了的份上而勉强答应下来。燕丹为了坚定其刺秦之心,也煞费苦心,什么都愿意满足他的,可是那所有的好处分明都是居心叵测的,所以不能像伍子胥对专诸那样构成恩情,反而因此造成一定的压力与负担,这容易造成逆反心理。而且,在送别的时候,还让那么多人穿着白衣戴着白帽,这有可能也刺激他敏感的神经。这种种迹象,都使得刺秦前的荆轲的心里是很不痛快的,他发的易水悲歌就夹杂着这样的情绪。
  
  到了秦宫,秦王的仪表非凡一定让荆轲明显地感到太子丹的平庸与俗气。这当然也会给他心上带来微妙的变化,而且,这个使得秦舞阳在秦庭吓得尿裤子的一代雄主的霸气,也不由自主地让作为侠士的他由衷敬慕,他对秦王的英雄气概也不由地惺惺相惜。为一个自己有些厌恶的人而去杀一个自己敬慕的对象,这一定有些让自己感到滑稽,我们当然不明白他是否有过心里上这样的百转千回,但是他后来的刺杀有些变得力不从心则是肯定的。为了一种使命,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去刺秦王了,可我想他在图穷匕见的那一刻即使还没有改变初衷,但是力道与身法会不由地大打折扣,最后使得秦王在眼皮底下逃之夭夭,他把匕首投了过去,完成自己作为士这个角色应该具有的程序,而作为人的荆轲可能心里为自己的表演精彩而暗自喝彩。
  
  我们一定不能理解那时的古人,怎么会去为一种与自己不怎么相干的事情这样不要命?专诸刺吴王僚,要离刺杀庆忌,聂政刺韩槐那是因为受了大恩。士为知己者死,当然也是一个原因。我想荆轲就是这后一种。但是荆轲甘愿为之死的知己不是太子丹,而是向太子丹推荐的隐士田光,田光是他在燕国结交的三个好友之一,另两个是民间乐手高渐离和杀狗的“狗屠”。荆轲不是燕国人,与燕国也没有亲戚关系,而且来燕国也没有得到统治者怎么样的看重,他完全不必去冒生命危险。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荆轲不得已答应刺秦,为刺秦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顺利地接近了目标,可是在最后的关头思想上开小差,最终没有成功,这是我的臆断。可是,正如后来的项羽不肯过江比过江要好一样,荆轲刺秦的不成功比成功要好。这是我的也许荒唐的见解。因为正是他的不成功,给人留下千古遗憾,也给人留下千古之谜,才这样让后人铭记在心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