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赵高的“高明”

时间:2009/12/28 作者: 惊鸟之弓 热度: 90860
  说赵高是小人,一定没有一个人会持反对意见,小人有的奸诈凶残阴险毒辣自私贪婪他几乎全部具备,如果要选出一个最佳的最标准的小人,那一定非他莫属。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赵高的小人嘴脸最具有标本意义。­
  
  有人说小人心小,我说小人也心大,有人说小人心贪心毒心邪,我说小人心也奸诈狡猾。小人不一定地位卑微,但是一定不会高贵,小人识见可能浅陋,但是手段不一定就不高明。说赵高高明,一定有人腹诽或者不以为然,那如果我再说赵高是一个很高明的小人,就应该最是恰如其分。他逐步能走上左右朝政,一言九鼎的高位,以致指鹿为马,"小人得志便猖狂",就是他的高明的有力证明。­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说的是赵高的父亲犯了宫刑母亲被处死,他和他的兄弟不知是谁家之后。可见赵高的身世是凄惨的卑贱的,这值得同情。也许正是这样的卑微使得赵高在被损害被侮辱之后化悲痛为力量,奋发图强,这本身并未可厚非。与以后的很多太监一样,由于"食色性也"的人生两大需要被活生生阉割了扼杀了一大需要,再要他有正常人的心理思维那未免太高看了这些已经是非人的异类。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被宣布不能有男人之爱了,也一定难再有正直善良等等美好的观念与情感,而且还会有反社会甚至反人类的思想倾向。赵高在秦宫渐渐长大,他变得精明强干,能力超群,精通刑狱,后来竟然得到秦始皇的垂青,委以中车府令的重任,可以接近皇帝与皇室成员。­
  
  赵高工于心计,其心志甚高,他与吕不韦在沦为赵国人质的赢。身上投资一样,未雨绸缪,在秦始皇最喜爱的儿子胡亥身上下工夫投入情感精力才智,尽心竭力,勤勉侍奉,既博得胡亥的欢心,又得到皇帝的偏爱,以致身犯死罪却被皇帝法外施恩。他后来日渐权倾朝野,野心也同时膨胀。­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沙丘。沙丘政变的主角赵高终于捕捉到了孤注一掷进行政治赌博的机会而"闪亮"登场。­
  
  他手里掌握着两大资源,一是皇帝的临终诏书,二是传国玉玺。而且皇帝驾崩只有几个人知道。他明白一旦让扶苏做了皇帝,他就永远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可能被追究被下狱被处死。谁能保证扶苏集团的蒙氏兄弟会不秋后算帐?他知道自己发动政变有三大障碍也就是三个人:一是胡亥,二是李斯,三是扶苏。得到胡亥的首肯,这一点他觉得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是让他做皇帝,而当皇帝的诱惑是巨大的,即使他不对胡亥进行"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的一番苦口婆心,胡亥也会屁颠屁颠的言听计从。进行李斯的统战却是他最大的战斗。因为这个堡垒最难攻克。李斯作为秦始皇的铁杆干将,是最忠心的,李斯学识之渊博头脑之精明经验之丰富,都是他最难对付的。但是他明白,人都有弱点,而赵高与之共事多年,又是个很有心的人,所以他清楚其弱点与软肋之所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对李斯开展了凌利的攻势。可谓步步为营挈中肯葺。这一番说词,口若悬河滔滔若奔,可以与后来三国时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相媲美。李斯最终被拿下,成为自己的同谋。于是矫诏立胡亥为太子,赐扶苏与蒙恬自杀。­
  
  在这场政变中,赵高惊人的果敢缜密的策划冒险的精神,就是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谋军师也不过如此。另外,他也很有心计,洞悉几个与他很利害关系的人的性格:扶苏是孝子,蒙恬是忠臣,他们即使对诏书感觉意外,却也不敢违抗。扶苏不是马上自杀了吗?蒙恬不是也很快交出兵权了吗?换作两人像他一样小人,手握兵权造反,那历史就不会沿着后来的轨迹发展了。如果不是对扶苏蒙恬的了解,谅他也不会盲目地冒险篡改遗诏。
   
  李斯在沙丘政变中利令智昏暂且是保有了丞相高位,但是不久之后,他就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自胡亥为帝以来,秦二世就被赵高三言两语哄得深居禁宫,连宰相大人也见不到庐山面目。赵高已经一手遮天,玩二世于股掌之上。他不再满足于中书令的职位,他要把李斯赶下去并置之于死地。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就有了赵高计杀李斯的一幕活剧上演。令千年之后的我们既对李斯的悲惨嘘吁不断,也对赵高的残忍痛恨切齿。­
  
  他先是对李斯说关东群盗猖獗,而皇帝又急着征发劳役修建阿房宫,自己想劝谏却职位卑贱,而这却是君侯的份内之事,您为什么不劝谏皇帝呢?李斯当然会说是因为见不到皇帝。于是就又说,我给您找机会,等皇帝一有空闲,我就马上通知你。李斯当然非常高兴的等候通知。而好不容易终于见到了皇帝却都是在二世欢娱之时,三次均然,这当然使得二世大为光火:"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奏事"。明显的说李斯不知好歹,加上赵高借此煽风点火大献谗言,说起沙丘政变李斯并未得到好处,想封王,其子是三川郡守,陈胜造反与其放任有关,有通敌嫌疑。于是顺理成章地叫赵高去查办,赵高当然如获至宝,别人还能拿着鸡毛当令箭,他这是正正当当地奉了皇帝的旨意,那还不是名正言顺。于是将李斯下于狱中。"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后来的秦烩可以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理岳飞,作为精通刑狱的赵高搞点口供岂不易如反掌?后来很多的人进行刑讯逼供,很有可能就是从这里借鉴来的。李斯当然最后被诛连三族。­
  
  孔子在他很短的<论语>里,提到君子与小人是最多的,足见他对小人的重视程度。所以才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大家一定要当心小人的作怪。君子可欺之以方,可小人不可得罪。大到一个国家,小人当道,必然祸国殃民,小到每个个人,勿与小人交,得势的时候是引自己堕落的危险分子,失势的时候这些小人就会对自己落井下石。我们都知道他有句最有名的观点:"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女人难养是他的局限,可小人难养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赵高的高明只是用在自己贪婪的权力欲望上,如果他不心术不正,而是个仁人君子,凭他的才智,是可以扭转乾坤,建立丰功伟绩的。可惜历史给苦难的中国提供这样一个千古小人,让战乱再一次降临人民头上,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血流成河积尸成山啊!切中肯綮­。赵高以阴谋家、乱臣贼子的形象载入史册,其导演的“指鹿为马”一幕,也成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同义语。他的存在,使一个强大的秦王朝在短短15年之内神奇地迅速走向衰亡,也使自己达到权利的顶峰,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高明”。
  
  从赵高的身上我们可以知道,人性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一个人阴暗性格的形成,总是脱离不了他生活的环境。郑庄公如此,赵高亦是如此。作为阉奴,连做人最起码的尊严都被剥夺,身心遭受的践踏是沉重的,以卑贱的身份生活在当时最显贵的达官贵族当中,精神上的压抑更是深重的,所以他才处心积虑,使自己各方面才智达到比其主子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程度。在我们后人看来,他的小人之举都是非正常的,但从他的角度来看,真是太正常不过,他只是为求得生存而已,他只是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之下,把被人曾经施加于他身上的内心的怨毒转化为坚定疯狂的报复而已。虽是可恶,却也可悲,可怜!一个小人物性格的悲剧,本是环境的产物,却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可见,培养一个人健全的人格是多么重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