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说这句话的是春秋末期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谋士范蠡。他在长期的与越王相濡以沫的日子里,知道越王勾践这个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同享乐,便要另一个功臣文种与他一起功成身退。我们知道,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劳动的内在动力是满足需要,获得应有的报偿是人的普遍愿望。文种没同意退隐江湖不能就说他权迷财迷心窍,而愿为国再出力恰恰是人的正常状态。见说不通,范蠡便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然后飘然而去。视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或借用主席的一句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样的洒脱放眼古今放眼世界也难有几人能做到。后来他做了商人,成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而文种则没过多久,便身首异处,追悔莫及。要怪也只能怪他遇到了勾践这样刻薄寡恩忘恩负义的主子。文种还有几种计策没有用出来,竟然就成了被杀害的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只要一想想,就会对勾践这样的统治者感到寒心。
过河拆桥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少,可像勾践这样的君主却并不多。再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过去几百年,这句话要有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再次来说。不过,第一个说这话的人是劝告别人,而再说这话的人却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地埋怨自己,把这话当作了临终遗言。其实当他从齐王降为楚王,后来又降为淮阴侯的时候,他就应该小心谨慎了。他为齐王的时候不坐山观虎斗,结果在自己力量薄弱时却被一步一步逼得走上谋反的不归之路上,真让人有些恨铁不成钢。在被吕后抓获要处死前又还要顺带着把一心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蒯通供出来,虽然是无心之失,却也足见他政治上的天真与幼稚。
再后来恐怕就要数明太祖大杀功臣的时候来印证这句话了。虽然历史没有记载哪个被杀的功臣说这话,但我们知道高压恐怖的有明一朝,他们就算有什么话也没人敢透露出去?就算真没人说,那些曾经与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的人一定都会临死前再想到这句话。
如果说文种死得很冤,我们同情是有道理的。勾践的不地道范军师看得很清楚,文将军的眼睛就看花了点。与一个人生活在一起,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活在一起,对这个人就怎么这样不了解呢?文种的心思全花在建功立业上去了也未可知。文种的悲剧最主要的还在他自己的单纯。他就不想想,你功高震主,而且又锋芒太盛,对越王造成的威胁与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宋太宗有一句“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惜文种并不识势。
韩信被“兔死狗烹”,就有些咎由自取了。刘邦后来本就不怎么信任他了,他还不断地犯忌。在非常时期用非常之人,在被萧何追回的那时,虽然他确实胸有韬略,那也总不会就凭一席话就筑坛拜将的,其实也是人到穷途末路时候的没有办法,是把死马当成活马医。没想到,他不负众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真成了大事。当然也不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但是,在他打下赵国兵强马壮以后,刘一下子突然就把他的兵符夺士兵调走了。在他攻齐的时候,另外又派人用三寸舌拿下齐国,可他仍然用武力据为己有,使郦氏被油烹了,刘能不放在心里?他在人家困难时又要挟着要当假齐王,这让谁也要五火生烟的。后来出于友情把钟离昧收容了,又随即把朋友出卖了,反复无常,看看他干的都是什么事?他还自名清高,不愿与樊哙之流同列,这不是自己孤立自己找敌人吗?
君王为什么要兔死狗烹?朱元璋把一根带刺的棒让儿子拿着并用作比喻,最是形象。不过除了希望能够借此为后世的接班人扫除障碍外,更说明君主的心理的虚弱与不自信。更多聪明的君王就不像他们那样通过血腥,宋太祖就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国家政权再一次更改的危险,如果象李世民,则把功臣们的绣相画在凌烟阁上,让他们享受无上荣光,这样显得更坦荡与大气。
当然,功臣被“兔死狗烹”,也不应该完全把责任让皇帝一个人担。我想多半与功臣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也脱不了干系。他们自以为劳苦功高,有的盘剥百姓,有的目无法纪,有的飞扬跋扈……弄得君王不得不挥泪斩马谡,而且祸国殃民了,尾大不掉了,江山也可能变色。
“兔死狗烹”的悲剧会不会以另一种形式表现?或者,正好相反,“狼狈为奸”的官官相护的腐败会不会泛滥成灾?不管怎么样,我想,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修明政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