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方孝孺之死之我看

时间:2009/9/28 作者: 湛然驿站 热度: 86983
  窗子的对面就是一条马路,斜对面还是三叉路口。如果用模式的风水格调来看,这个地方非常的不能够发财,没有左青龙,右白虎,也没有背面的靠山,或者高一点的建筑,可以像皇帝的宝座一样稳当,螃蟹一般的爬行走就不会翻身了的平稳。一个个皇帝的出现,都需要生命的付出,在士兵死的差不多的时候,紧接着就是文人了,或许他们死的更惨,风水或许起不了太大作用,更或者就是看不见的风水之风水。
  
  这里是一个小区,原来经常荒废了土地的农民自搬入之后,尤其的怀念耕种的季节,怕是一去不复返了的死掉了,着急之后,有极个别还种上了蔬菜。他们不听劝阻,还像样的浇灌,施农家肥。傍晚了,在享受香喷喷的米饭之间,参合这种浓烈的臭味,就自豪的称之为农民,算是不忘本的责任。他们尤其不在乎其他的眼光,一意孤行,但是没有落实在宣纸上。我想到了曾经的副总理陈永贵,把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到处宣传的同时,愚昧的个人崇拜,还学会了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心比天高之后,自然就有了分晓。他的淳朴端厚只是在缺乏懂得的范围里,一旦有了点所谓的懂得,就荡然无存了。
  
  今天我看了方孝孺的故事,是文人刚烈的节气,或者是对于建文帝的忠烈,演绎的完美无缺,成就了他一个忠心耿耿的名声,慷慨就义。我在为他高声赞美的同时,想到了因受他之连累而被凌迟,车裂的八百七十三人,整整的十族人,顺应了他的狠话。如果当时只有他一句话,就可以让这些人不再丢了性命的。那就是在篡位的朱棣皇帝之下俯首称臣,其实本来就是皇家内部的事情,一代大儒参与政治已经存在了问题,呼唤真正的和平才是大爱大儒,想必儒只是为皇帝与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一套模式罢了,或者为一个皇帝,而非是天下百姓苍生。
  
  对于方孝孺的英勇救义我是没有话说的,敬佩之极,但是对于他的家族亲人,我有话可说。我不知道他们在酷刑中死亡的时候,在带着对这个篡位皇帝的无比之恨,在带着对无能的正统建文帝的忠烈之余之后,他们面对着方孝孺的忠烈陪葬是一种哪样的真实态度呢?如果这里的每一个由其而死之人,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那是多么的感动而让人兴奋的震撼呀!
  
  明朝的皇帝里,朱棣是个著名的皇帝,其功过自有历史述说。在当时的文人眼中,方孝孺是一面旗帜,不杀方孝孺就会笼络一批文人,就能安抚民心。在此背景之下,朱棣显示出了极大的忍耐,然而在屡次招安不成之后,借着方孝孺的案子开始屠杀了大量对他不满的文人墨客。怪不得曾有人说,杀文人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社会繁荣的开始。果然在时间的作用下,在这个篡位的皇帝“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之下,明朝开始走向繁华。永乐大典的出现,是朱棣笼络文人的一个平台,对于传承千年文化他是功不可没的,毕竟能够让天下百姓幸福都是做皇帝的初衷,当然如果实现不了了,就光着自己快乐也就小境界了。
  
  我常常喜欢看文人的死亡方式,自杀的,病死的,饿死的,被杀的,被满门抄斩的……其实我们自己的死亡都是不重要的,毕竟都是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是可以说了算的。但是因为自己而让很多人受到牵连,就应该三思而行。因为一人之过,而让家族受累,是封建帝制最残酷的刑法,也是维持它独裁稳定的法宝,更是有做臣子的贡献。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与所谓的犯下滔天之罪之人有血缘关系,没有享受大富贵,就被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可以说是悲惨到了极点。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是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血淋淋的屠刀,活活折磨死亡的酷刑。焚书炕儒,文字狱,中国的文人吃尽了苦头,可还是忠心耿耿的不肯主动回归于自然,直到被贬之后,才出来优秀的篇章,现在才想到了老子,庄子是那么的大智大德,真正的让人崇尚呀!
  
  如果我在这里说了方孝孺的不好,或许会得罪一些敬重他的朋友,但是对于这八百个亡灵,我在愤怒这个残酷的皇帝之时,我也在怨恨方孝孺,毕竟只要你点一个头就可以让这些人活了过来。谋士姚广孝跪在皇帝面前保了你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忽杀之。杀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但是方孝孺还是被杀了,读书人还是生生不息了,永乐大典还是出来了。做了皇帝的朱棣一定也不会忘记作为侩子手的残忍,即使他有很多的理由,但是这八百条人命毕竟不是拿着武器反戈的士兵,他们是文弱的,他们的无辜的,他们中间不乏有一些迂腐酸心之人,把名节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也有道理,但是把名节看得比他人的生命重就缺乏了高度。永乐大典是朱棣留给人们的一个因果,因为他杀文人了,所以他要敬文人了,他背负起了这段因果。我们可以用做婊子与列牌坊来看待这事,然而作为一个皇帝的大有作为,历史还是给予了朱棣一个公正。
  
  政治本就是残酷的东西,因为建文帝的软弱无能,优柔寡断,有强者自然而上,总会有那么一天。如果在攻克南京的时候,方孝孺立刻就追随着或许是自焚的建文帝而去,或许可以挽救那八百个亡灵。方孝孺天天在家里嚎啕痛哭,身穿孝服,咆哮中堂,让人费解,果然在朱棣失去了耐心之后,接着就大开杀戒了,继承了朱元璋的习性。如果这里的八百人都是有着方孝孺一样的气节,那么我确实是都为着他们的忠义而鼓掌,中间确实也有一些忠义者,但是八百人之间的众多其实都是可以有自己的选择的,但是因为方孝孺而没有了选择。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在高深赞美气节的时候,在爱国的同时,或许更应该多一点对生命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活着的权力。方孝孺死了,朱棣死了,就有了我们,历史没有假如。在那个封建帝制的专制时代,活得都是惊心胆颤的,自己的小心翼翼都是不算数的。既然作为一个大学士的方孝孺,你知道君臣之道,如果南京沦陷的时候,你就粉身碎骨的在那把宫火之中灭亡,或者走向自杀的勇气,未尝不是一好事情,毕竟历史还在继续着,是非是过,都是清澈透底的。
  
  纵横千年一个个生命的堆积成就了气节,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气节而自由支配,我们很需要气节,但是让很多不需要气节之人,也断送在为了所谓的个人气节里,真的非常的悲哀了。那是对生命的亵渎,那也是对自由的亵渎,所以某些时候我赞美极其分明的个人主义,自由自在的活着,死亡,艺术上更是如此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