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拾粪——乡村记忆之九

时间:2008/6/19 作者: 竹林老叶 热度: 87253
  拾粪,这在大多数人看来,可以说是一项并不体面的活儿。可是在三十多年前的老家农村,在那个很重视以有机肥料垩田的年月,却是许多人都干过的营生,没有谁以此为耻。早饭前,或下工后,挎上粪筐,场头路边转一圈,拾上一篮半筐人畜粪便,沤到粪缸里,既积了肥,又清洁了环境,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我在少年时,就曾经拾过几次粪。
  
  我有几个年龄差不多大、一起上学、一起到队里“混”工分的小伙伴,他们是学美、永进、吉富、二黑等。我们在一起看玉米、失稻把、挑猪草,我们也在一起拾粪。拾粪一般都是在冬季农闲时节,学校也放了寒假。我们几个人约好,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外出拾粪。经过一夜的冰冻,那些遗留在地上的人畜粪便冻得硬如土块。发现一处,我们即用粪铲铲入粪筐内。谁先发现的,谁铲,不争不抢。那时,乡村里散养的动物多,猪呀、牛呀、羊呀、狗呀、鸡呀,等等,随处拉屎。人粪也不少,农民不太注重文明,不管男女,憋不住了,来不及回家,就近又没有茅房,避到路边沟坎,就地解决,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谁也不奇怪,谁也不会笑话谁。每当我们发现一处人畜粪便,都会一阵欢呼,仿佛发现了金元宝。我们一点都不嫌弃粪便的脏臭,我们也一点不觉得做这样的事丢人现眼。当我们几个十几岁的少年,一个早上,每人都拾了满满一筐的粪,排着队,用粪铲挑着沉甸甸的粪筐,一起走向生产队的晒场时,我们就像得胜回朝的将士。
  
  我们所拾的粪送到生产队的晒场后,要由队长或会计验收,一般是看看堆着,按筐计算工分,然后倒进集体的大粪坑里。我的印象中,大约一筐2分工,折算成钱大约在两、三毛钱。每个早晨,能够拾得一筐粪,挣个2分工,这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不小的收获,也可说帮了父母的大忙了。一个冬天下来,单拾粪,就可以得到上百分工,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弟兄几个上学读书的书钱、学费差不多就解决了。
  
  也有拾不到粪的时候。一早上,挑着粪筐转遍全村只能拾到很少的几块细如土坷垃的狗粪、鸡粪。双耳冻得通红,双手冻得通红,脚虽不冷,却跑得筋疲力尽。为了能回去交差,也为了自己心里平衡,这时,我们就会去偷粪。到哪儿偷?到农户的粪坑里偷,不行。那时每家每户的粪坑,既是自家自留地的肥源,又是给集体垩田、换取工分的财源。要是被人捉住,少不了要挨一顿揍的。唯一的偷处就是学校的厕所。学校的厕所,粪多,又无人看管,特别是早上这段时间,老师、学生都未到校,处于管理的“真空”时段。我们就偷偷钻进学校的厕所里,用粪铲猛铲一气,将粪筐装得满满的,然后快速离开,心中虽然有点慌慌的,但却感到又刺激、又兴奋。平生没有偷过他人的财物,却在少年时偷过粪,今天想来,未免有点好笑。但在那时,却并不以为耻的,也是很正常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拾粪的,没有偷过学校的厕所。
  
  在我年龄稍长、上了高中后,我就再也没有拾过粪了。不管是礼拜天,还是放了假,哪怕在家没事干,也未再摸过粪铲、粪筐。一是我不怕人笑,父母也要顾及孩子的名声,终究拾粪不是一件多么体面的事;二是功课确实逐渐紧张起来,能抽出来参加劳动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同龄的几个伙伴中,学美也上了高中,不久去参了军,而吉富、永进、二黑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回队里干活了。永进的成绩倒不错,可家中太穷,没钱供他继续上学,尽管他是那样的爱学习,还是不得不告别了学校。他们的粪筐仍然背着、粪铲仍然拿着,不仅仅在冬天,也不仅仅在早晨,就是在其他季节,其他时间,只要有了空,就会看见他们在田间地头、路边沟畔拾粪的身影。
  
  令人惊奇的是,永进在国家恢复高考后,却以初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而且考上了一所颇有名气的农学院,这在全村、全乡成为了爆炸性新闻:一个只上了初中的农村拾粪的孩子居然考上了大学,真让人既惊讶,又敬佩。我虽然在恢复高考的当年也考上了大学,但跟他相比,就有点黯然失色,缺少新闻性,不能引人注意了。后来我得知,永进自离开校门后,从没有放弃学习,他的高中课程大部分都是在拾粪的时候自学的,他常常一边肩挑粪担,一边看书,有时放下粪筐,蹲到地上,用树枝在地上演算题目。一位拾粪娃成为了令村人引为自豪的孩子,至今,我都为我曾有过的拾粪经历而感到骄傲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