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东山岭记游

时间:2008/4/21 作者: 周收 热度: 76236
  2003年8月,我与本单位的二十多人赴海南,从博鳌水城一出来,我们便去登东山岭。东山岭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东3公里处,自古被誉为“海南第一山”。说是第一山,其实东山岭的海拔并不高,只有184米。对于我们这些从桂林来的旅行者来说,这并不足以为奇,我心底暗自笑导游阿玉的故弄玄虚,这样一座只有184米的“土山坡”,也要吹捧为“海南第一山”?是不是有点误导旅游?我们同行的每一个人都发出了不以为然的呼叫声。
  
  下得车来,但见游人如炽。而且还要另换游览区的导游。跟随导游上得山来,便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此时正是正午时分,身处海南,可想而知天之炎热,我们身上满是汗水,用汗流浃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偏偏我们登上东山岭入口处,凉风袭来,令人心旷神怡,体中的热顿时减了许多。眼前呈现的是一种奇观,只见山上怪石嶙峋,丹崖翠碧,林木峥荣,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真不枉此行啊!
  
  我们沿着石阶一级一级往前走,边行边感叹。据介绍,东山岭岭上大小胜景有一百多处,处处神奇,处处迷人,其中最迷人的莫过于“八胜景一奇观”了。哪八胜景?哪一奇观?我们饶有兴致地寻根问底。八胜景就是七峡巢云、正笏凌霄、仙舟系缆、蓬莱香窑、海眼流丹、瑶台望海、碧水环龙、冠盖飞霞。一奇观就是“三十六洞奇观”。
  
  据说,“三十六洞奇观”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据说太上老君发现东山岭上生长着灵芝草,便派仙医下凡,在瀛洲(今东山岭)设起丹灶采药练丹。有一次南海龙王的母亲身患重病,危在旦夕,由于服药无效,便派龟神鳖监等四出寻觅灵丹妙药。龟神鳖监来到东山岭,见一老翁正在小山岗炼丹,便急回龙宫报告,三月三日辰时,龙王带文武百官,来到东山岭找仙人。老神仙随即泡上东山茶,两人频频举杯畅饮,共赏山光水色。第七天早晨,他俩来到瑶台望海,忽见海浪排空,波涛滚滚,意识到兆头不好,于是海龙王立即命令同来的文官武将登舟返回。南海潮水急剧倒退,龙舟搁浅了。老神仙见龙王束手无策,急忙给他们每人一粒仙丹含在嘴里,顺着船底敞开的洞口下去,龙王一行急忙中钻下洞去,却顾不及了其他东西,他的玉笏和龙舟变成了山岗巨石,这就是“仙舟系缆”和“正笏凌霄”。三十六洞通海南之说于是也由此而来。明代有人对景赋诗曰:“一叶悠扬水一沤,仙翁何日洵峰头;只余石上藤萝月,龙系山中磐若丹。”
  
  到山门隘口,过“东山耸翠”,在通天门向西了望,我们看见了一块巨石,高十多米,托着一块圆圆的石头,如古时候上朝的臣子持笏,气宇轩昂,耸入霄汉,这就是“正笏凌霄”,形象而逼真,真绝!我在巨石前细细地观赏了很久,久久不愿离去,便有了一种了然的感悟。
  
  山还是那座山,历久经年,却有了一种沧桑的味道。我默视着东山岭,启亮心灵的灯,渐渐消融内心的忧郁与烦恼,把尘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抛于脑后。
  
  上得山来,到最高处,便是一座寺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潮音寺。1962年,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诗人田汉在登完东山岭后,诗兴大发,题了一首《登东山岭》:“琼州多胜地,此岭独岿然。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潮音访古寺,衣冠尊昔贤,危亭堪望海,奇石足擎天。文魁七级塔,粮仓万顷田。紫燕归三岛,红旗忆六连。荒原今乐土,争取大丰年。”此诗后人将其刻在“螯鱼石”东面,书法严然端庄,古朴盎然,别有一番风情。
  
  既来到古寺,心便虔诚了许多。同伴中有一些信佛的,便心痴痴,意切切地去烧香拜佛去了。心中有佛便是佛。我躲在一旁从东山岭往下望海,独自享受无尽的海的景致。远处的海碧蓝碧蓝的,银光点点,扁舟若叶,海风拂面,沁人心脾,如入无人之仙境。
  
  同伴们从寺庙里出来了,有的喜,有的忧,有的愁,有的在一旁冷嘲热讽,真是怪哉。细问缘由,原来他们有的人仅烧香,据说是高香,便花了上百元,有的甚至六百元,心里便不是很痛快了。其实,烧多少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自己认为是否值得,真所谓物有所值,随遇而安。旺旺的爱人小刘即是此类,经不起僧人方丈的三两句“花言巧语”,出手大方,烧去一百多元,气得旺旺的火更旺了,与爱人争了几句,众人皆劝,也只有缘由情升,随缘而已。
  
  佛在我心中,不去拜亦罢。等他们拜完佛出来,我们便要下山了,下去时我们不再走来时的路,又凭添了许多胜景,更有无限风情。
  
  在寺外,有一尊人造的大佛,专供游人拍照留影的。我们每人都来了一张,大部分同伴都双手合十,来了一种真切的拜佛状,留下了对东山岭的顶礼膜拜。我也照了一张,但随意得很,因为佛在我心,是无须拜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