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曾因黄河流经而得名;内黄,解放初期就被毛泽东主席关注过的名字和地方。内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内黄,又因为是黄河故道而黄沙滔滔。内黄人,是在黄沙堆上长大的,要不然不会“插门子,堵窗户,一年也要吃半斤沙土”。这不知多少年的流传,是内黄大地黄沙四季飞扬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内黄却是另一番的景象:枣林、槐林、杨林,桃园、苹果园、杂果园……春季,这里五彩缤纷,成为花的天地;夏天、秋天,又变成了绿与果的世界,整个大地绿树成荫、硕果累累;冬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不同形态的树木虽然脱去了绿装,但却英姿挺拔,使人在寒冷中感受到别有一番的生机。全县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35%,被国家命名为“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国家级生态环境示范县”和“中国经济林红枣之乡”。树木多了,涵养着水分,风沙被锁固,内黄的生态环境有了质的改善,经济得以良性循环,立体种植使有限的土地产生出成倍的效益。原来的一些沙荒薄地上,现在也搞粮、棉、油与经济林的间作,麦棉套“三。一式”、“红枣-小麦-花生(尖椒)”种植模式遍及全县。丰收的季节,踏上内黄大地,简直像走进绿的海洋、红的海洋、白的海洋。内黄这幅独好的风景图画,源于大地主人的百年绘制。
昔日漫天飞扬黄沙的恶劣环境,迫使内黄的祖祖辈辈去寻求抗争对策。十年树木不易,百年树林更难,但他们一代又一代坚持了下来,而随着人们在植树造林上观念的转变,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内黄的森林面积才一天天加宽拉长,享有盛名。
覆盖内黄的森林中,枣林面积最大,达到46万亩。相传,距今4000多年前的颛顼的嫔妃是因为常年吃红枣,才一个个体健肤润的。传说归传说,但枣树在内黄已有相当长的生长历史是不容质疑的。种植枣树的悠长岁月自然拉大了枣树面积。而且,枣树特别耐干旱、宜沙地,极易成活;枣树骨子坚硬,生长速度极慢,但却决定了枣树寿命的长久。一棵棵直径很不起眼的枣树,树龄可能已有上百年。内黄枣树面积如此之大,也就不足为奇了。据记载,明代山西洪洞大移民时在内黄千口村安营扎寨的人们,看到的一片“壮年”枣林,如今还枝繁叶茂,被称为内黄的“枣王园”。1941年日本鬼子对内黄红色沙区“四。一二”大扫荡时,不仅施以烧光、杀光、抢光的暴行,还砍倒了数十万棵枣树,却没有摧倒内黄人种树的精神,空地又陆续生长出新的枣树。内黄人在孩提时,都有被父辈们带到沙荒地里栽植枣树的经历,成年后,看到自己亲手栽的枣树,在“少年”般茁壮生长,心头总会一阵甜蜜。
然而,虽然历经沧桑,一代代内黄人从不间断种植枣树,但由于树种单一,枣树一年又只能披上5个月的绿装,承担锁住黄沙的重任,就显得势单力薄。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立体化、多品种植树造林的好处,不仅年年在扩大枣林面积,更注重多树种植树造林,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几十个树种在内黄安家落户,组成固沙的屏障链带。平坦地带一片片枣林,四周沙岗上站立着一行行槐树,好像不知劳苦耕作的老农时刻被魁梧的战士护围着。全县20万亩槐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成材后的用途,更在于它们生长的全过程。内黄还拥有15万亩的苹果园、16万亩的杂果园。杨林、桐林,榆树、柳树……内黄各种用材林达到了近亿棵。
内黄人种树是潜埋在内心自觉自愿的行为,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更激起他们植树造林的高涨热情。县里无偿提供树苗、给予退耕还林补贴、谁种树谁受益等优惠举措,成为内黄人种树的催化剂。内黄人承包沙荒地植树造林,已成为一种时尚。除按照统一规划大面积植树造林外,农民们还在路旁、坑边、沟沿争先恐后种树。村边、庭院植树也成为内黄人的良习,一个村庄便是一片树林。大田里搞粮林间作是内黄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豆公乡几乎家家户户在自己的田埂、地边种起了速生杨树,不少农民还全力发展桃园、苹果园。虽然全乡木材加工业方兴未艾,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他们成梯次先种后伐,全乡始终保持着200多万棵成材杨树、一万亩桃园和一万亩苹果园的纪录,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内黄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是快活的,他们长时间与森林和谐相处。内黄文化惯以“黄、红、绿”著称,百年树林使内黄文化有了新的内涵。“黄”,不单单寓意着黄河文化、黄沙历史,历史长河中还流淌着一串串把“黄”变绿染红的动人故事。“红”,既包含着革命沙区的红色传统,又昭示着红枣、红尖椒等染红内黄大地的现实。“绿”,成为内黄的主色调,绿色的植被,绿色的经济,绿色的通道。内黄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在平原地域远远处于领先位置,但在内黄人眼里还不值得骄傲,他们正以每年新增400万棵以上树木的速度绿化着自己的家园。绿色和红色在卓有成效的改写着内黄历史,成为内黄人迈向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目标的坚实桥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