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赴新考察杂记

时间:2007/9/13 作者: 牛赋 热度: 98979

  1988年6月,应新西兰开提开提地区水果种植者协会邀请,经农业部批准,由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两位教授和四川4位猕猴桃科研及种植技术人员组成的猕猴桃工程技术考察团,赴新西兰考察猕猴桃种植、储藏、加工、销售方面的管理和工程技术。我作为四川4人之一也参加了考察。
  
  那时国内到新西兰还没有直达航班。去时我们乘中国民航的飞机从北京出发经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至悉尼,再从悉尼转乘新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到新西兰的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在新西兰考察的时间只有16天,却接触和认识了不少的新西兰朋友,有的后来还多次到中国访问和学习,有的还在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有的还多次到我家里作客。那段短暂的时光,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点点滴滴的往事依然如在眼前。
  
  一
  
  我们抵达奥克兰机场,是当地时间星期六晚上10点,还在排队办理入关手续的时候,前来迎接我们的开提开提水果种植者协会的代表(也是全程陪同我们考察的响导)威廉姆、戴安娜夫妇,就在关内向我们一行人招手致意了!威廉姆、戴安娜曾应聘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任教,与考察团成员时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教务长的郭佩玉和副教授丁耐克是要好的朋友。在中国期间他们到四川广元访问,也曾与我有一面之交。他们非常热情地把我们接到奥克兰郊外下塌的旅馆,当晚就敲定了整个16天的考察日程。同时决定租用一辆中型巴士,由威廉姆和戴安娜轮换着为我们开车。第二天等到威廉姆夫妇到教堂做完礼拜,大约上午十点左右,就离开了奥克兰,先后考察了开提开提、陶兰加、惠灵顿、北帕麦斯屯等地区的水果种植者协会、猕猴桃种植场、采后处理中心、出口公司、猕猴桃食品加工厂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到惠顿向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作了汇报。几乎走遍了整个北岛,行程3千多公里。
  
  二
  
  新西南位于大洋洲,主要由太平洋上的两个岛屿组成,面积近27万平方公里,人口278万,其中土著毛利人约22万,华人近20万,其余都是欧洲移民的后裔。新西兰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农牧业占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说是以农牧业为主,其实就是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林业为主,其次是水果(主要是猕猴桃)。考察期间我们从未见到过种植的粮食作物(据说也有种的,只是很少很少)粮食几乎全部靠进口。无论走到那里,给人的感觉都是森林、草原,再就是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风格特别的民房。除此之外很难看到1平方米以上的裸露黄土。我们考察期间,只在奥克兰和惠灵顿的两三天住了旅馆,其余10多天都住在果农家里,和主人一起作饭,一起吃饭,一起到猕猴桃园或采后处理中心劳动。
  
  新西兰的农牧业几乎全是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农牧场,种猕猴桃的一般一家人就那么几公顷到十多公顷,养牛羊的一般一家人也就百来头到两三百头。虽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但是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当高,例如种猕猴桃的,就有种植者协会负责指导技术,供应生产资料(包括专用肥料、架材、专用工具等等),组织产品销售;同样,养牛羊的也都有协会负责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我们访问了一家养牛场,养了150多头奶牛,挤出来的奶不超过3小时就全由牛奶公司运去加工了,养牛户自已每天喝的牛奶又由牛奶公司负责供应。无论是种植业或养殖业,其产品百分之百都是商品,没有自产自用或自产自食的。
  
  三
  
  新西兰的牧场管理和牛羊饲养方法十分特别。牧民们用不高的电木栅(栏),把一望无涯的草原分隔成1公顷至2公顷那样大小的、不规则的无数个小块草地。一般每家人(一个小牧场)也就拥有那么几块到十几块草地,依次轮牧。即根据牛或羊的多少,将其放入那几块十几块中的一块或几块草地以内(每小块草地一般可放七、八十头羊或二、三十头牛),等牧草吃光了再赶到另一块或几块草地内继续放牧。接着便对腾出来的一块或几块草地进行施肥,待牧草长到一定程度了,又把牛羊赶回来,如此反复轮回。
  
  所谓电木栅(栏),其实就是以约1公分半厚、3公分半宽、接近1公尺高的小木板连接起来的矮围墙。顶端设有一条黄色扁平形电线,饲养期间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最高不到36伏的低压电流。牛、羊一旦碰上了,据说比人触电的感觉还要难受,但又不至于影响正常生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所有牛羊只要一看见那条黄色扁线,谁也不敢再越雷池半步。那一小块一小块的牧场就是牛羊们的家,无论四季温差有多高多低,无论白天黑夜有多长多短,无摭无掩,以天地为舍,一年365天,与日、月、风、雨、雪为伴,吃喝拉撒都在那个小天地里。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那牛、羊竟有如此顽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新西兰人引以自豪的是他们畜产品(包括皮毛肉奶)的质量,多年来一直名列世界列前矛,为世人称道!我于是想,他们之所以要如此“残忍”地“折磨”自已的牛、羊,不就是要获取“为世人称道”的优质产品吗?这正好印证了我们民间流传的一句活:“温室里培养不出好苗的”。
  
  牧民们的家一般都在附近的森林里,离自家的牧场,近的有二、三公里,远的有五、六公里。他们白天带上牧羊犬开着汽车或专用摩托(日本专门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牧民生产的一种摩托)到牧场上班,主要工作就是防病、供水、挤奶、剪毛、给牧草施肥等等。生产资料(如化肥)供应,产品收购,按约定有专人到现场办理。工用具及当天没施用完的肥料或尚未运走的产品,就放在牧场的工作间(相当于办公室)里,晚间无需留人看守。
  
  四
  
  新西兰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好善,虽然农牧民绝大多数都分散居住在密林深处,但水、电(含电视、电话)、气、路(全是黑色油路),全都通到了每家每户。每户人家至少有一辆小轿车(少数人口多的家庭,则不只一辆),有的还另有工具车或旅游车。住在奥克兰附近的农牧民,每家还有一只帆船(那儿的习俗是,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一家人用轿车把帆船拖到附近海滩上玩耍,或下海张帆游乐)。农牧民住的全是平房,多数是由附近镇上的工厂,以木材、金属和工程塑料等材料制造成的。买主看图看样选购,选定了,工厂负责运到指定的位置,包安装好并教你如何维护和使用。每幢住房都象一座精雕细刻的艺术品,色彩搭配的非常协调、自然。一眼看去,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农牧民家里的车库,大多与洗衣房、储藏室连在一起的,距离住房在5至10米之间。住房四周无一例外的都是四季如茵的草坪,只不过大小不一而已。有的还在草坪周围或某一角,种上自已喜爱的花卉。屋内全是木地板,除洗澡间以外,包括厨房、侧所,都铺了一层很厚很软的羊毛地毯。使人觉得睡在地上似乎比睡在席梦思床垫上更为绵软、舒适。住房内的厨房多是开放式的,与餐厅客厅相邻,显得非常宽敞。
  
  多数人家客厅靠墙的一方,设有壁炉,以很规则的小块木材为燃料。偶尔烧上几小块,那是一种情调,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就象有时候用餐点上腊烛,并不需要它照明一样,烧壁炉也并非要它发热取暖。因为现代化的空调机,足以使室内每个角落的温度达到完全宜人的程度。
  
  农牧民们喜欢吃烧烤类的食物,如烤肉(以牛羊肉为主)、烤土豆、烤面包,等等。所以每家人的厨房里,除了一具3个或4个火头的燃气灶以外,还有两样必备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多层的电烤箱,个子比成年人矮不了多少,另一样就是一个很大的电冰箱(柜),有的个子比成人还稍高一点(他们一般都是一周才到附近的超市购一次物,所以要装进冰箱的食物,就比较多)。除了烧烤,还有牛奶、冰淇淋,这是三顿正餐必吃的食品。新西兰的妇女,人人都会做冰淇淋,他们说不会做冰淇淋的姑娘就嫁不出去!除了三顿正餐以外,他们还兴在工作场所喝上午茶和下午茶。上午茶在上午10点,下午茶在下午3点,。所谓喝茶,实际上就是喝牛奶、吃饼干之类的小食品,只是不象三顿正餐那样动刀动杈罢了。
  
  五
  
  在新西兰,无论什么何地方,哪怕最偏僻的毛利人居住区,每户人家,门外边都有一个半人高的大垃圾桶,屋内如厨房、洗手间、客厅、卧室以及个人的小轿车里,都设有非常别致的小垃圾桶,桶内配有相应的垃圾袋。小垃圾桶装满了,便立即把袋封好,然后扔到大垃圾桶里面(汽车内的垃圾袋装满了,也可以扔进加油站的大垃圾桶里)。每周星期五下午5点以前,各家各户都将装满了垃圾的那个大垃圾袋封好,送到最近的干线公路旁边,再由政府环保部门派车送到指定的垃圾场进行处理。
  
  国民的环境意识很强,不仅不会乱扔垃圾,他们和自然界的鸟类也相处的非常友好。路边的麻雀、海边的海鸥、海燕只要你一招手,它都会很快飞到你的头上、肩上或手上和你逗着玩!
  
  在新西兰,无论在城市街道上或乡村公路上,很难看到一个警察。过往车辆都自觉遵守警示牌和红绿灯的指挥。
  
  另外新西兰人似乎不那么耽心小偷,我们的响导兼司机威廉姆和戴安娜,家里只有他们夫妇二人,单家独户住在离干线公路约5公里那么远的一片密林深处,家里有两辆小车,有可调温的游泳池,单是从中国带过去的字画之类的文物,至少也要值一二百万元(人民币)。夫妇俩要和我们一起走半个月,并没有说要找个什么人看守。说实在的,一路上我心里真有点不踏实,几次向郭佩玉教务长谈:“万一被盗了怎么办呀!”。郭说:“不会的,他们往年到北京住几个月才回去都没有事”。还有一件事,有一天我们路过一条干线公的岔道口时,发现路边放有一大堆用网袋装好了的苹果,看样子是专门对过往行人销售的,我们便停车去买,但不见有卖莱果的人。正纳闷时,威廉姆对我们说:“这是无人售货处,苹果的价格就在网袋的纸片上”,他又指着钉在路边一个木桩上端的铁皮盒说:“你们要买多少,把钱计算好放进这盒内就行了”。我多少有点惊奇地问他:“货主什么时候才来收这盒内的钱呢?”,威廉姆指着岔路说:“从这条路进去不远的地方有个苹果园,园主每天下午下班前开车来收钱,同时补充已经卖掉的苹果”。听完威廉姆的介绍,我又莫名其妙的联想到了小偷,“难道就没有人将苹果和钱……”,但是我不好意思把这话说出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