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疆纪行

时间:2007/9/12 作者: 圣米 热度: 340656

  “新疆是个好地方”,去一趟新疆的愿望已有好久了,“达板城的姑娘哈密的瓜,吐鲁番的葡萄坎儿井的水”,还有天山、草原、油井,在我的想象中,新疆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前不久我终于实现了这个夙愿,来了早已心驰神往的地方——新疆。
  
  急驶的列车风驰电掣般地穿过狭长的河西走廊,凭窗远跳,那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天阔地广,顽强的骆驼草迎风摇曳,在浩翰无垠的茫茫戈壁沙海中傲视烈日风沙。远处,笔直的铁道的尽头,铁路工人维护着通往西部边城乌鲁木齐的运输线。人,不,就连庞然大物的列车,在辽阔的大漠深处竟变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自然似乎在雄辩的证明着大与小的哲理:伟大与渺小是相对的,沙海如斯茫茫,那远山不再伟岸,原本高大的星星点点的胡杨不再挺拔,真可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不禁由衷感叹。
  
  林立的油井飞快地向列车的身后掠过,正是这貌似贫瘠的土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通过远距离的输送管道,源源不断的将西部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运往东部,使我国经济振羽腾飞。
  
  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物产丰富,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的南缘中部,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城区面积62平方公里,聚居着148万各族同胞,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乌鲁木齐”维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为天山南北路之孔道。市区三面环山,气势磅礴的天山将其置于怀抱之中,西面的雅玛里克山与西北面的红山对峙,中为数百米的峡道,直通南北。两山悬崖峭壁之上的古塔争相辉映,成为乌鲁木齐的象征。乌鲁木齐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解放前只是一个“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破败城市,解放后发生了沦桑巨变。特别是经过二十年改期开放的今天,市区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乌鲁木齐是亚州大陆的地理中心,古丝绸之路新北路从此西去,给古往今来的旅行者和商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因之而蜚声海内外。
  
  乌鲁木齐市周边景观颇多,有南山牧场、天池、火焰山,交河故城、葡萄沟、柏孜克里克石窟、坎儿井等,正是这众多的自然和人工奇观,给美丽的新疆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留连往返。
  
  南山牧场是乌鲁木齐南郊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沟谷内牛羊成群,密林绿野,溪流淙淙,云杉掩映,毡房点点,风景如画,沟谷尽头有一天然绝壁,一条飞瀑如白练飘舞,急泻而下,尤为壮观。天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湖面海拔1980米,湖水面积4。9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有“瑶池”之称,传说三千年前穆王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盛夏时节,泛舟湖上,凉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天池周围有石门,东西小天池,定海神针等景观,四季景色宜人。
  
  很早以前,我国民间流传着西天有一座火焰山,神话小说《西游记》被搬上荧屏后,火焰山在人们的心中更加神奇了。世界上真正的火焰山,就在世界上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周是山,中间最低的地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火焰山山体为红色山岩,在烈日下,红光反射,远观则象烈火燃烧。山体阳面最高可达80摄氏度,最高峰851米。洪荒岁月,火焰山挡住了流水搬运的物质,积于山北,因而,正是火焰山保住了吐鲁番盆地“世界最低盆地”的称号。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城北45公里的火焰山木头沟中,最早开凿于公元五、六世纪,唐代称宁戒寺,现存83个洞窟,有1200平方米的壁画,是新疆古代留存下来的著名佛教遗迹之一,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高低错落地分布在火焰山中部一列断崖的山腰,四周荒山赤岭,寸草不生,但崖下一泓清泉,造就了一片绿荫。大小洞窟有的倚崖垒砌,有的依崖凿成,洞内佛像已荡然无存,只有一部分壁画历经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劫难保存至今。壁画的内容主要是描绘释迦牟尼世前供养诸佛的誓愿图和经变图,以及众佛像和供养人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特别是许多洞窟都是回鹘高昌时期由当时信仰佛教的回鹘(维吾尔人的祖先)王公贵族捐资修建的或装修的,不但反映了古代维吾尔人信仰佛教的盛况,也将他们的衣着服饰、屋宇等描绘下来,为研究维吾尔民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是我国西域地区的一座历史名城,也是在新疆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下才能保存至今的一座著名古城,故城长1650米,宽300米,坐落在一片高高的柳叶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而得名交河,城的四周均被深深的河谷环绕,岸壁陡峭,易守难攻,在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中都有记载、呤颂的佳句。早在三、四千年前,交河及其附近地区已有最初的居民,他们属于姑师人,汉晋时期,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东师前部”的都城,公元640年唐太宗平定高昌,曾设安西都护府于此,后改设交河县,9世纪中叶后属高昌回鹘王国,称交河州。到了元代,因蒙古西北诸王发动叛乱,多次发兵攻打元朝控制下的吐鲁番地区,交河城随之毁于战火,这座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古城也由此而废弃了。至今,古城中的断垣残壁鳞次栉比,房舍遗址高低不平,错落有致,依稀可见。那巨大的寺庙,林立的佛塔,宽敞的衙署,毗连的居民,南北的通衙大道以及弯曲幽深的里巷等,都给游人勾勒出一幅幅当年交河城兴盛繁荣的景象。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优美的歌曲,让世人多少对吐鲁番的葡萄沟以及这里的葡萄有些了解,这里是葡萄的故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吐鲁番独特的地理格局,是葡萄繁衍生息的温床,干旱高温,昼夜温差极大,使这里的葡萄质优、色美,含糖量高达24%。
  
  提起吐鲁番,不得不说说被称为火州生命线的坎儿井。吐鲁番的水在大地的胸膛里流淌,坎儿井便是它的血管,气温高的地方,蒸发量也大,典型的干旱荒漠使吐鲁番盆地内降雨量十分稀少,最低年平均只有3。9毫米,而蒸发量却达3821。1毫米。坎儿井是主要的引水设施,它由地下暗渠、竖井、出口涝坝、引水渠等工程组成自流灌溉系统,把纯天然的雪山融水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新疆虽说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各族人民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情好客,热爱生活。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们的纵情歌唱,欣赏到他们优美的舞姿。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给美丽的边城乌鲁木齐披上了彩妆。幸福的市民走上街头。当你坐在冷饮滩上,喝一杯当地的酸奶,就会品尝到其纯正的品质,再请艺人演唱几首新疆民歌,你会从中体会到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能歌善舞,品味到民族文化的特色。
  
  离开新疆的头一天,现在乌鲁木齐谋求发展的刘老师为甘肃电力公司一行八人准备了丰盛的晚宴。“亲不亲故乡人”,刘老师还特意请来了乐师、歌手助兴,拉手风琴的赵明老师虽然年过七旬,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赵老师年轻时曾担任过新疆自治区主席的贴身警卫和翻译,他精通四种语言,十年浩劫中受尽了磨难,但困境与悲惨的命运并未改变他热爱生活、热情豪放的本性,有人说他是新疆的第二个王洛宾,从他的演唱中,几乎可以听到所有新疆的名歌。赵老师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一本教课书,分明写着诉不完的沧桑苦乐,经历了那么多精神和肉体折磨的人,晚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与精神面貌,依然追求艺术,热爱生活,不禁让人那肃然起敬,丰盛的晚餐在这样的气氛下倒显得微不足道,用心去感悟老人以至更多的新疆少数民族人民对待困难、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更重要的。
  
  坎儿井的流水清,葡萄园的歌儿甜,吐鲁番的天气暖……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