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时候我在弯腰在捡狗屎时,我老是回想起自己当知青的时候去捡狗屎的事情。
我当知青的时候捡狗屎,不像现在捡狗屎是为了环境不污染,保持小区或道路的清洁卫生,而是为了挣工分,亦给地里的庄稼农作物积攒肥料。
因为那时候的农作物包括种的菜呀什么的,基本上都是用猪或牛粪为主,不像现在大多数都是用化肥诸如尿素、碳安和复合肥什么的。
那时候的化肥特别是尿素碳安之类的东西都是凭计划供应,一个生产队两三百亩土农田耕地一年最多能够得到几百上千斤尿素碳安之类的肥料。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弄一车氨水,也就是四五吨氨水肥计划供应指标,那生产队就可以给他或她记一个主要劳动力半年的全勤工分,而他或她就可以半年用再下田间地头干农活了。
正是因为肥料计划少,农家肥又不够用,又要保证粮食增产,所以种完麦子这样的小春作物后,我当知青所在的茶场就会统一安排全场的人员去捡粪,解决小春作物种下去后肥料不足的问题。
茶场里面把捡回来的粪根据其对庄稼农作物的生长作用,分为不同的三类记劳动报酬记工分。一类是人粪,因为这样的粪对庄稼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加之又不容易捡到,所以每一斤记一个半工分。二一类就是狗屎,这一类是一斤记一个工分。三一类是猪粪,这一类是七斤记一个工分。四一类是牛粪,是十斤记一个工分。
由于人在野外拉屎的时候很少,因此捡到人屎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而狗屎又很小一堆,因此虽然记的工分高,但是一天下来也捡不了几十斤。至于猪粪,那个时候的猪都是各家各户养在猪圈里的,除了仔猪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一户农家让猪在圈外跑的。所以猪粪也很不容易捡到,因而最多的也就是捡牛粪了。但是捡牛粪虽然机会多,然而却最累人。因为一堆牛粪十多斤,捡了一次后就还要继续一直担起牛粪在山上到处跑,如果是捡到了四五堆牛粪,就要担着那几十斤重的担子漫山遍野去继续捡粪,那几十斤上百斤重的牛粪担子压在身上爬坡上坎的,实在是累得人喘不过气来。
因此,看似简单轻松的捡粪,一天下来会累得人精疲力尽,浑身上下都在痛,经常是回到知青点的宿舍里往床上一躺,半天时间都不想起来。
记得是七六年的秋天,有一次我和另外一个成都知青吴松柏一起去捡粪,开始我们两个商量好就专捡狗屎,一来狗屎的工分记得高,二来捡上二十来斤就可以记一个全天主要劳动力工分了。同时更重要的是担起来又轻松轻巧,不像牛粪那么多工分却很少,况且还累人得很。
然而,我和松柏一连跑了几座山丘下来,两三个钟头过去了才仅仅捡到一斤多重的狗屎。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松柏挑着的粪框里还是空空如也,我的一个粪框也只有不到两斤重的狗屎,另外一个粪框只有一块一斤多重的石头。
眼看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我们两个人还在山坡松树林里转来转去找狗屎牛粪。就在我们两个垂头丧气的时候,在经过一户农民的屋后时,突然听到一阵“哈刺哈刺”像是一头很大的猪哼叫声,松柏马上轻轻叫了我一声说:“刘红,你看那猪叫的地方是什么?”。
我顺着松柏噜嘴的地方看去,回答说:“那不是猪粪凼吗?有什么稀奇的呢?!”“你是瓜娃子嗦,你看那猪粪凼里不是猪粪吗?我去用粪框搂他两框,不然跑出来这半天就挑着两个空框框回去,一个工分都挣球不到!”吴松柏满脸都是着急的样子对我说。
我一听,紧张得头发皮都“炸”了起来。心想这不是明摆着是偷别人家的粪吗?要是发现了,我这粪框里的两斤狗屎说不定还会被别人给收缴了呢!
可能是因为我的迟疑和犹豫,松柏又着急地说:“快点,你到前面拐弯的地方去看到,我马上就用粪框去搂那粪凼里面上的猪粪。几分钟就可以搞好!”。
我急急忙忙走到那房子拐弯的地方,伸着头紧张地看了一下后,又转身对松柏做了一个无人的手势。
这时,我看到那松柏说是迟那时快一下就把一个粪框投到猪粪凼里,几秒种就提出来装满了猪粪的粪框,紧接着又把另外一个粪框放下去,又一下子提出满满的一粪框猪粪。整个过程几乎是一气呵成。然后他又朝我挥了挥手,没有来得及等到我回应就挑起两框猪粪就往屋后面的山坡松树林跑。松柏挑起两框猪粪跑的速度,就好像那两框满满的猪粪没有重量似的一样。
看到松柏跑了,我也急忙跟着往山坡上跑去。
我们两个人大概跑了三四百米远后,松柏才放慢了速度,看了看四下无人后,松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刘红,我们今天是发财了,狗日的这两框猪粪,我看有七八十斤吧!你那两斤多狗屎可以挣两个工分,我这两框猪粪可以挣十个工分左右。加起来就是十二三分了。我们两个半天平均起来每个人就可以挣六个工分,比一个主要劳动力半天多挣一个工分了!”。
听了松柏的话看到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虽然还有一些怕被那家农民逮住,但是心里也还是很高兴。
后来我们两个人轮换着把两框偷来的猪粪挑回茶场后,知青点其他十几个男女知青看到后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半天下来都才捡到了十几二十斤左右的牛屎,所以每个人虽然都在山坡树林中跑来跑去,一个二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精疲力尽的,然而却只能挣到一两个工分。
尽管人们认为往事如烟,可几十年过去了,于今我回想起来这件事,还是让我百感交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