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虎头要塞参观,在猛虎山西北山脚处,能见到一座相对独立的炮阵地,这就是虎头要塞的“亚洲第一巨炮”阵地。可这门被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巨炮,其实,只是“绣花的枕头-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1.虎头要塞“亚洲第一巨炮”。为防御苏联进攻,侵华日军曾在中国东北修筑了总长度约1700公里的要塞群,其中,构筑的三大永备工事最出名,即,东宁要塞、虎头要塞、东吴要塞。其中虎头要塞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今虎林市虎头)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这座要塞1939年建成完工。
虎头要塞很出名的,就是有个巨炮阵地,位于主阵地猛虎山西北山脚处。巨炮阵地直径30米,高15米,属半地下、全封闭、永久工事,这里装备着一门当时亚洲最大的巨炮,口径为41厘米,炮身长13.37米,总重量300多吨,最大射程20公里。炮弹长近2米,装药量达1吨的41cm熘弹炮。
2.“亚洲第一巨炮”甚为神秘。日本关东军在修筑虎头要塞时,曾抓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出苦力,但作为对苏作战准备的这处阵地,却完全是由日军工兵秘密修建而成的,也是日军在东北唯一没用中国劳工修建的要塞阵地。而且,就这一门巨炮,就配备了由1个中队(相当于营)的日军操控,足见日军对这处巨炮阵地的极为重视。
当时,这门巨炮被日本报纸吹嘘成“镇军之魂”、“帝国陆军最后的决战兵器”、“亚洲第一巨炮”。这引起了苏军的警觉,也给苏军带来很大的压力,苏军为侦查炮阵地,接连牺牲了几个间谍。
3.“亚洲第一巨炮”从何而来。日军安在虎林要塞的这门巨炮,1926年由大阪炮兵工厂制造,整个亚洲仅此一门,原本是要架设在东京湾要塞的海防巨炮。当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门日本国宝级巨炮,一直无所事事地待在日本国内充当“花瓶”。太平洋战争开始后,苏联虽与德国在东线厮鏖战正酣,但在远东地区依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部队,为防止苏军突然大举进攻关东军,关东军抓紧在边境线修起了要塞。
这时,日军动用了这“国宝级”的一门列车巨炮,于1941年10月,将此炮由神户秘密地运到大连,再运至哈尔滨,分体后,于1942年3月运至虎头要塞。因巨炮体积庞大,通过铺设专门铁轨才运入阵地,经过一系列的改良测试,1943年初组装完毕。
4.“亚洲第一巨炮”徒有其名。这门巨炮被吹嘘的神乎其神,其实是只“纸老虎”。巨炮的战斗作用,要远远低于其精神上对苏军的震慑作用,完全是属于日本人精神的一种寄托。在整个“二战”期间,这门炮一共才发射了4到5枚炮弹,将阵地震得天摇地动,炮塔前的遮蔽树林被削去了一大片,但只有一发炸毁了伊曼铁路主线大桥一部分,其它都不知打到哪里去了。
这发炮弹击中伊曼铁路主线大桥时,苏联第35集团军司令,正在办公室中与麾下的第66步兵师和363步兵师的师长,研究对虎头要塞的攻坚战,突然一声猛烈的巨响,整个办公室为之一震。,最后才知道,日军虎头要塞的巨炮命中乌苏里的跨河铁路大桥,大桥严重损毁但基本不会倒塌,但日军巨炮如果在次命中结果就很难讲了。可惜就这发命中,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苏联第35集团军司令随即下令部队发起进攻迅速渡河,通过大桥。
5.“亚洲第一巨炮”不堪一击。虎头要塞被日军称为永备工事,放言可抵御苏军1年的进攻,结果苏军只用了18天就全面攻下了日军的虎头要塞。而这种巨炮不能精确打击,已经是完全落伍属于一战时期产物。巨炮在发射了几发炮弹后,就因断电和自身震裂退出战斗。况且,这门巨炮只能攻击远方固定目标,而对近处和固定方向之外,其它方向的目标没有任何威胁。
它被抵近进攻的苏军自行火炮近距离直射,弹头从射击口打进阵地内部,引燃熘弹发射药产生巨大爆炸,将其彻底摧毁。日本投降后,它被苏联红军在通化大卸八块后,运往苏联炼钢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