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硝烟已经消退在20世纪40年代苍茫的时空。但有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那就是革命先辈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天目山,昔日革命根据地,今日脱贫攻坚的新战场。
尽管天目山是昔日革命根据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山中有建于明末清初,吴三桂手下三位将领,为躲避抵御清军兵败之责,而退隐天目山为僧所建的,与白云寺齐名的密云寺;有纯绿色,高品质,色泽深绿油润,汤色翠绿,清澈明亮,味醇甘甜,经专家品鉴,可与罗伯克媲美的,1041亩茶园生产的“天目茶”。但都因为由于交通闭塞,使天目山成为了极其偏僻的地理空间,很少被人说起,困在深山人不识。从古到今,进出天目山的道路,都是崎岖的山间羊场小道。无论是村民所需生活物质的购进,还是所产农特产品的输出,全靠人背马驮,交通不便成为群众脱贫路上的一道关卡,到现在,天目山村还是一个贫困自然村。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中,天目山人通过追寻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找准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2017年4月至6月,天目山村实施了自然村道路改造扩建项目,天目人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大无畏的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把投资30万元6公里长的进村道路由过去群众出义务工修建的毛路扩宽到5米,并平整了路面,打通了脱贫攻坚瓶颈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群众出行安全便捷,农特产品运输不再是难题,发展乡村旅游不再是空想,脱贫致富不再是奢望的致富路。
天目山革命根据地,即将成为人们红色记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天目茶”将成为天目山村民脱贫奔小康的绿色支柱产业,天目山将与全县的脱贫攻坚步伐一致,在2018年脱贫,2020年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