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一天上午,烈日炎炎,我到广东新会参加完一个会议,时间还早,我决议去梁启超故居参观,这也是多年的愿望。汽车导航显示,会议地点距目的地只有二十多分的路程。同行的是当地的一位梁先生和几位书友。梁先生说,“综其梁启超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爱国者未尝变也”。听完梁先生这一席话,对梁启超这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对眼前这位长者心生敬意。
汽车沿一条不宽的道路径向山前的一座四合院。只见近处鱼塘、水网、沃野田畴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往来皆村野乡民,真淳古朴,这里便是梁启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泊车在停车场,约百米处就是梁启超故居。进入一道门栏,我们顺导游指示前行。故居有一正厅、一便厅、一饭厅、二耳房,两厅前各有一天井,便厅侧有梯级直达其顶部楼亭书房,可远眺崖海风光;怡堂书室是梁启超曾祖父所建,是梁启超少年读书、接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地方。故居正厅的左右两侧各有一耳房,是梁启超父母和少年梁启超的卧室,通屋建有木楼阁,设走马式曲折栏杆,别具晚清岭南侨乡建筑的艺术风格。一边观看,一边听取同行几位先生各自有关梁启超故里的奇闻轶事介绍,更加增强了许多神秘色彩。
我们驻足在梁启超的塑像前。详细观看着关于梁启超先生的生平介绍。梁超启(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戍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 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虽然留存不多,多数创作于流亡日本时期,但是用语通俗自由,敢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入诗,诗风流畅。《爱国歌四章》、《志未酬》等诗感情真挚,语言明白晓畅,是其诗论的较好体现。我很喜欢梁启超的散文,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他的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他的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
梁启超是近代屈指可数的贤达和才俊。他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他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他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在一个展厅里,陈列着梁启超的许多信札和书法作品。梁启超在书法艺术方面,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书法对于他的政治活动及学术研究来说,梁启超自己认为只是“余事”而已。但他一生写下近1400多万字的著述,所有字都是用毛笔写出来的,写字与他可谓相伴终生。尽管他把书法当作“余事”,他也没有打算成为专业的“书法家”,但收藏金石碑拓、研究书法艺术却是他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业余爱好”,他刻有用于收藏题跋及其书法的印章数十方,可见其对书法艺术爱好的程度。梁启超于书法所下功夫甚多,特别是退出政坛之后,在著述与讲学之余,他一有时间就研究书法,并以书法临池为日课,随着岁月的增长,其书法艺术亦取得相当的成就。梁启超的书法,其结字之谨严,笔力之险劲,风格之高古,远出邓石如、赵之谦、李瑞清诸家之上。从梁启超一生的书法艺术实践及传世的书法作品来看,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梁启超少年时习字开始至1911年,即清光绪至民国成立前,是梁启超书法艺术实践的承袭期。第二个阶段是1912年至1922年,是梁启超书法艺术实践的融合期。第三个阶段是1923年后,是梁启超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升华期。梁启超书法艺术活动及成就主要在民国成立以后,以此定位,他应属民国时期的书法家。欣赏梁启超的书法作品,让人感受到他的博学,他的书法集众家之精华,表现超强的字外功。
梁启超壮年早逝,国人为之扼腕。据史书记述: 1926年3月,梁启超因便血腰疼到协和医院诊治,经X光透视显示左肾有黑斑一处,医生诊断结果是左肾患结核,需手术切除。当时梁启超与被誉为中医“四大名医”之首的肖龙友先生相交甚笃,经常往来,为慎重起见,特请肖先生复诊。肖龙友医道精深,医德高尚力起沉疴,妙手成春,经他之手治愈的病人不可胜数,因此上至高官巨贾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奉若神明,就连一些名气很大的西洋医院,在遇到疑难大症束手无策时,也常常找肖先生帮忙。此次肖龙友为梁启超切脉后,断然否定了协和医院的诊断结果:“肾脏绝无大病!”力劝梁启超切勿草率从事,并为梁对症下药,处方诊治。服用了肖先生的中药后,梁启超顿觉神清气爽,颇见功效,但是后来病情又出现了反复,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是梁启超一直没有停止读书治学劳神费心所致。肖龙友见状十分着急,劝告梁启超说“治病不能单纯靠药,三分看病七分养,若想彻底恢复健康,必须放下书本,安心养病,否则即使华佗再世也无能为力。”谁知梁启超听后却不以为然,戏虐地说:“战士死疆场,学者死讲堂,死得其所。何惜之有!”肖龙友听后惊得目瞪口呆,连连叹气,不禁为老友的健康暗暗担心。时过不久,梁启超的病情果然恶化,旋赴协和医院准备手术。住院后,梁启超饱受病痛的折磨,常常无法忍受,对医院的治疗方案也产生了怀疑和不满,他在给梁思成夫妇的信中这样写道:“这回上协和医院一个大当。他只管医治,不顾及身体的全部,每天两杯泻油,足足灌了十天,把胃口弄倒了。也是我自己不好,因胃口不开,想吃些异味炒饭、腊味饭,乱吃了几顿,弄得肠胃一塌糊涂,以至发烧连日不止。人是瘦到不像样子,精神也很萎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协和医院匆匆为梁启超实行了手术,手术由院长刘瑞恒亲自主刀,但刘瑞恒判断失误,竟将健康的肾脏切去,而留下了病肾,这是导致梁启超壮年逝世的直接原因。对这一重大医疗事故,协和医院医治守口如瓶严格保密,后来为遮人耳目,将事故责任人刘瑞恒调离医院,改任卫生部政务次长,直到几十年后,医学教学在讲授如何从X光片中辨别左右肾时,才举出了这一病例,至此梁启超死因真相大白于天下。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们离开了梁启超故居。回眸梁启超先生故居,让人很难释怀。这是一处绝好的风水宝地,难得代代人才济济。梁氏后人同门三院士,堪称空前绝后。梁启超故居依山而建,这座山就是凤山。凤山是新会一座风水山峰。由于凤山突起于西江冲积平原的万顷沃野之中,建于山巅的凌云塔犹如一支巨笔直插云霄,气势雄伟壮观。因为凌云塔位置特殊,被当地人称为新会的地标。塔内层层门洞处于不同方位,逐层透门望景,景景不同,犹如进入一个万花筒中,尽览四面八方的风光:北看是圭峰山;南边是崖门海;东看是江门中心市区;西望则是西江;而在塔的近处,则是银洲湖、新屋旧居相间的天马、茶坑古村落和小鸟天堂。 处处是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从山上往下俯瞰,梁启超故居所处的大环境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有水环抱,后有文笔峰,凌云塔与奎星楼 ,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一个在左方,一个在右方,左高右低,自然形成一位老者倚山而坐,目视远方,手执巨笔,欲挥毫之态,难怪梁氏家族代代出文人。
日过头顶,我们离开了新会。透过车窗外,不远处仍能清晰可见,那凤山上高高的古塔,它是那样的巍峨和壮美,犹如一代英杰屹立在山上,激励着国人奋勇向前,去实现中华复兴的强国之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