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在三国里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人物,从看到他出现到消失,可能不到吃一餐饭的功夫,可是这个形象却能给所有读者很深的印象,因为他显得很特别,按文学理论讲,他是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这一个”。
张松的外在形象就很不一般,不一般的丑。额钁头尖、鼻偃齿露。见过丑陋的,可没见过这么丑陋的,但是,这就要看你怎么看,在你眼里他是个癞蛤蟆一样的丑八怪,可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生有异相,情人眼里出西施,明君眼里出国士。心里有佛才能看见佛,心里有狗屎自然只能看见狗屎了。可惜世上以貌取人的多,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少。比如庞统,孙权见了不用,刘备看见了也不看重,好像是岳父相女婿似的可不能将一朵花样的女儿插在这摊牛粪上。曹操则不然,可惜庞统却行连环计害他。
张松给人的视觉效果不好的还有他是个矮子,那时候没有潘长江所谓的浓缩的是精华的这种说法,一般人看人,还是身高很重要,就像现在的女孩子找对象,身高不能低于1.75米,就是矮人自己,与高人站在一起,也会觉得自己矮人一等。古人尚武,人高马大,力量也大,男子汉顶天立地,矮小就不像样子。五短身材的张松很能让人联想到《水浒传》里的武大郎,除了弟弟武松,谁还把他放在眼里?
他不仅在视觉上对不起观众,而且在听觉上也对不起听众。乌鸦嘴不仅是说他不报吉只报凶,而且主要还是因为刺耳,听了让人毛骨悚然。张松如果说话像罗京或者赵忠祥那样动听,那多少也能弥补一下别人的观感,偏偏他的声带也不争气,说出来的话像敲击生锈的铜钟一样,让人听了心里不怎么舒服,这有些祸不单行,没有生理上的所谓机能补偿。
声音条件不好也就罢了,可他说出来的话还不中听。让气量胸襟都很开阔的曹操都听不进去,这固然有这个时候他刚刚打败了劲敌马超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原因,更有张松趾高气扬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原因。张松在到许都之前一定知道曹操容忍了陈琳的檄文之辱,祢衡的击鼓之骂,他也许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引起曹操的格外关注,他不知道的是有时候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曹操也会变,前可以不以貌取人,不等于后来不落入常人的窠臼,以前对于倨傲之士能够宽容对待,不等于现在还能容忍,何况张松并不是像陈琳、祢衡那样是个名士,所以两个人一见,因为第一印象就不好,而不能如故,而是“心里便五分的不喜欢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曹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常人的眼光与感情,加上张松的言语冲撞,便尿不到一壶,曹操再也做不到像以前那样有耐心地“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回。这在很大程度上跟张松形容猥琐有关。
张松这个人也真是奇怪的,他主动找上门来是为了献出西川的,不知道为什么见了曹操却装腔作势地拿捏,我想很有可能是他个头矮小又非常丑陋,他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他的自卑里有更强烈的自尊,可惜曹操不懂这一点,也许懂得而本能地不愿去尊重,这是作为一个有着宏图大志、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大忌。习凿齿云:“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就是曹操这么一掉以轻心,就失去了一统江山的最好机会。
外表不好不等于一无是处,往往是身体条件不好的人往往有过人之处。就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或者就像自古纨绔无伟男一样,老天爷不会把所有的好都给某一个人,而把所有的不好全堆在一个人头上。天无绝人之路,说到底还是有后天的一些东西来进行弥补。漂亮的女人或帅气的男人,往往是绣花枕头,不是天生的脑子笨,而是他或她所受到的诱惑多。有很多东西是人难以抵挡的。张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饱受别人的冷眼或冷言,所以他发愤,而有了别人不具备的才能。所以张松能够让读者一下子记住的还是他特别的才能。
他的才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口才,二是记忆力。他的口才虽然不像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样,句句掷地有声,是刀,是剑,可我想如果换做是他,也一样出彩,而且,就算他与杨修的对决,也应该不逊色于面对东吴群雄,因为杨修也是重量级的大才子,让曹操头疼的人物,也是祢衡放在眼里的两个人物之一,他能够占尽上风,当然非同小可。口才是一个人胸藏万机的外在表现,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对于西川的风土人情更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所以杨修与他一席话,就赶紧将他再次隆重引荐,可惜曹操还要杀杀他的锐气,文的不行,就来武的,结果不仅没有吓到张松,还让自己陷于被动,一怒之下就要将他斩首。
其实杀了也便杀了,曹操杀人如麻,也不在乎这一个,留着也是个祸害,可惜他眼里根本就瞧不起这个猥琐的“小人”,根本想不到他有卓绝之处,这不,他刚刚写好的《孟德新书》就那么白白地毁于一旦。因为张松还有一绝,那就是记忆力超群,难有其匹,当杨修将曹操的孟德新书给他看的时候,他竟然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最后让曹操以为自己的新作与古人暗合而将之烧毁。外表丑陋的人往往多有内涵,而有内容的人往往桀骜,恃才放旷。这就难怪他会骄傲了。
还有,张松给人印象特别深的还是他的卖国行径。我看来看去,觉得最不应该出卖刘璋的应该是他,因为刘璋对他不是一般的好,首先他对张松没有以貌取人,看重的是他的才华,任他为益州别驾。晋庾亮《答郭逊书》说别驾“与刺史别乘,周流宣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可见,刘璋是重用张松的,其次是信任,对于张松,他言听计从,丝毫不怀疑,总是将其他的文臣武将的疑虑排除,这样的主子,张松居然叛卖。士为知己者死,遇上这么一个对自己这么好的人不容易,可是他忘恩负义,很让人想不通。他出卖西川,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能落什么好,人的行为总是有动机和目的的,他说刘璋这个人暗弱,如果真暗弱,那他手下就不可能聚集那多么的智勇之士,文有黄权、王累、陈恢,武有张任、。。。。他们都是忠诚耿介之人,要说暗弱也说得过去,因为他忠奸不分,把张松、法正这些内奸当做了好人,结果不到奸情暴露还信任有加。张松鼓吹别人进川的理由是张鲁犯境。这无疑是引狼入室,可是刘璋没有妨人之心,只一味地听信了张松的话,认为同宗的刘备不会强龙也压地头蛇,他这个人虽然优柔寡断,可是他绝对是个善良的好人,可是好人往往是什么好报的。特别是政治斗争,你死我活,就像婊子无情,商人无义一样,刘备这个看起来一脸忠厚,实际上深不可测的人,时机一旦成熟,是毫不留情的。
张松在曹操那里不待见,便去了刘备那里,看来他是铁了心地要背叛刘璋的,也许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吧?与在许都受到的冷遇相比,他在刘备那里则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情的对待。伸手不打笑脸人,热情待人是怎么样过火,对于被接待的人都是可以接受的。刘备本是一个以貌取人的人,看到庞统就不怎么放在眼里,而对张松则像对待祖宗一样,先是让赵云。。。。后是叫关羽。。。最后自己亲自出马,带着两大军师前来引接,又是宴饮,又是安排的十分周到的,是刘备看重张松这个人吗?当然也可以说是,人才自然多多益善嘛,但是我看主要还是冲着张松能给他带来了能够立足的根据地,一大片大好河山,才是。。。。。张松没有受宠若惊,就像在魏营没有张慌失措一样,因为他手上有诱人的资本,他自然也清楚自己这样受人尊敬,也是因为那个给人带来好处,所以他安之若素,刘备显然鬼得很,心里急切,可是不表现在外,甚至不提,而且等他说了还假惺惺做几番谦让,其实这样的人最难伺候,最难打交道,谁愿意与虚伪的人打交道呢?但是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临走还是把自己亲手绘制的地图,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一一报告给刘备。不仅如此,还好人做到底的愿意为内应,里应外合,打算将刘璋彻底干净的予以清除。
一个长时间对自己信任重用的耳鬓厮磨的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之叛卖,不是狼心狗肺蛇蝎心肠,怎么做得出来这样的下作无耻的勾当?所以我看到后来张松回到西川以后的事的时候,就有嘴里含了苍蝇的感觉,并隐隐为善良的刘璋担心。好在张松东窗事发,在一次听说刘备假意离川时因为没有通知到他而写下一封致命的信,结果不慎落到弟弟手里,而作为同胞的弟弟张肃,看不过去这种背叛行为,将他告发,最后被刘璋斩首,心里只觉得果有此报。
背主求荣从来就是可耻的行为,哪怕这个主子不好,可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地离开他,良禽择木而栖,但是绝不能谋害他,背叛他。张松的行为为无耻的背叛开了先河,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他抡清楚,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正常人有正确的思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