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携一本《会真记》在园中读,见黛玉要去葬花,便放下手中的书。黛玉“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是,宝玉与黛玉之间还是发生了矛盾。因为宝玉说了一句冒犯黛玉的话,他用书中人物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不是喜欢宝玉吗?见宝玉到宝钗那里都担心,见湘云有金麒麟也去看个究竟,她听了宝玉的表白,应该高兴才是啊!这样理解就错了。因为在当时,西厢记是读都不能读的禁书,他们读了,本就大大违背礼教,而宝玉居然还把书里的话拿出来比对,黛玉自然认为他这是一种调笑,一种轻薄,是对她的一种不尊重,所以黛玉的反应是骂是要去告发。宝玉又是掉池子里,又是做乌龟的陪不是,才弄得黛玉破涕为笑,也用书中的句子反唇相讥,两个人出现了比较愉快的情景。最后,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过目成诵与一目十行,无论怎么样,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如果有幸与宝黛认识并交往,如果没有这过目成诵、一目十行的记忆力,就不单会自惭形秽,还会自愧智弱的了。
记忆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宝玉与黛玉,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冷子兴就说宝玉“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而黛玉更是“心较比干多一窍”。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是随便谁跟谁就能轻而易举就结下的,既要志趣相投,也要智力相当。
其实不必怀疑过目成诵、一目十行的真实性,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或从未遇上过具有这样能力的人,就以为这是天方夜谈。
人类的智慧是一个宝库,潜力无穷,到现在,凭借聪明,人已经能够上天、入地、下海,嫦娥奔月、龙宫探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些古人只是凭空想象的神话,现在一个个都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能够过目成诵或一目十行的奇能异士,在我们的历史文献中就有记载:
东汉时的大天文学家张衡就具有“吾虽一览,犹能识之”的本领,而写过《论衡》的无神论思想家王充在青年时期读书就能“十行俱下”,后宋的宋武帝比他差点,却也是“读书七行俱下”。《晋书》记载:“符融下笔成章,耳闻成诵,过目不忘。”而南宋的刘克庄,他在《后村集》里就写自己“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叫张松的速记高手:杨修向张松吹嘘曹操新写的一本兵书《孟德新书》如何了得,张松拿来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对着给他书看的杨修大笑道:“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杨修不信,张松立刻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了一遍,一字不差。杨修大惊说:“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曹操得知后,信以为真,竟然叫人将书烧成灰烬。
江山代有人才出,宝玉黛玉,加上宝钗,都是一时的俊杰,他们不仅丰神俊秀,而且都才智过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连宝钗都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黛玉能自信地说出这句“你能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不谛是一次振聋发聩的宣言。谁说女子不如男?事实上,红楼梦里,混账的多是男人,有才有品的多是女子。
仓里有粮,心里不慌,黛玉并没有恃才放旷,但她确实有文化自信,有思想自信,这样的女孩,怎能不让人敬爱?宝玉唯独“深敬黛玉”,正是基于这样的敬爱,才有了爱情的花朵盛开。以前我总觉得女人爱男人多因为是敬,而男人爱女人多出于怜,现在我才发现,其实男人在怜香惜玉的同时,对女人多了一份敬重,这样的爱,才长盛不衰。
有人说爱情婚姻要门当户对,我深以为然,不过,我觉得的门当户对,不应体现在外在的长相、条件上,而应体现在内在的感情上、智力上、品格上、思想上。思想上,最好三观一致,否则道不同不相为谋;感情上,最好能够情投意合,能彼此懂对方;智力上,最好要不相上下,差得太远,哪能接得住点子,又哪里能有共同语言?
有一目十行的天资,黛玉其实也有虚心的态度。她说这样的话,绝非少年轻狂,她“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所以她的一目十行,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下了相应的功夫的。
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人大脑的记忆容量可高达一千万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全世界图书馆收藏的信息总量。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我们不让记忆的细胞沉睡不醒,笨鸟先飞,持之以恒,虽不能像黛玉一样天资聪颖,却也一样能够赢得一个智慧人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