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
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中国,自称皇帝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其间2130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经历了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等的改朝换代,诞生了数百位的皇帝,这其中有正宗的,也有不正宗的;有在编的,也有不在编的;有有作为的,也有不学无术的;有体察民情的,也有暴殄天物的;有泽被后世的,也有滑稽可笑的……
自古,无情便是帝王家!世俗的眼光往往认为君临天下的一国之君是权利和财富的至高点,是人生辉煌的至高点,这是一种莫大的偏见!
每个皇帝有每个皇帝的苦衷,就像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一样,他们也有无尽的烦恼,无尽的责任,有限的权利,有限的自由……
如果论事不论人的话,在所有皇帝中,功绩最高的非秦皇、汉武莫属;最英明宽容的要属唐宗、宋祖;最具文治武功的则是康熙、乾隆祖孙二人首当其冲。
如果论人不论事的话,最残暴的是隋炀帝杨广;最心狠手辣的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最忘恩负义的则是明太祖朱元璋。
如果论人又论事的话,那么,第一佩服的皇帝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第二佩服的皇帝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三佩服的皇帝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据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我所知道的刘邦写过的唯一的一首诗,是他黄袍加身之后,衣锦还乡宴请村里的父老乡亲时一时兴起所作,感觉好像还少了一句,或许孤陋寡闻的刘邦真的不知诗词需要四六对整,也或许是腹无诗书的他实在是憋不出下一句了。但就是这看似残缺不全的三句诗,其豪迈程度并不亚于毛泽东胜踌躇满志时写下的《沁园春。雪》,更是胜出了他的老对手——同样是不爱读书的项羽写出的唯一的一首“代表作”: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尽管项羽的诗还能凑齐四句。因为楚汉争霸的结局是:项羽终究不是刘邦的对手!
两千多年以来,许多人甚至包括很多的史学家在谈论刘邦、项羽时,往往是扬项贬刘,往往为项羽的失败感到惋惜——这其实是一种缺乏理智思考的无知!
如果再给项羽、刘邦一次重新开战的机会,我仍然相信项羽会输,这有点像国、共两党的征战,蒋介石到死可能都没有想通为什么会输给非主流的毛泽东,因为他输掉的是人心!
作为一介武夫的项羽到死时都在刚愎自用地认为失败是老天的安排,而不敢从自身上找出原因。
项羽力能扛鼎,勇冠三军,却又一意孤行;项羽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关键时刻却又优柔寡断,模棱两可;他死要面子,能够大度到分封诸侯,却又小心眼,小气到容忍不下一句闲言;重用一个人时能尊称其为亚父,弃用一个人时却又如弃之如尘埃——志大才疏,量小寡断,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他的性情不够稳定,性格不够健全!容易被人找出漏洞,乘虚而入。
刘邦的性格则和项羽完全相反,为人狡猾,处世圆滑;有泼皮无赖之风,小人之心,又勇谋兼容;不在乎钱财,整天吃吃喝喝,拉帮结派;有自己的主见,关键时刻又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并坚决执行!如果把刘邦穿越到今天的社会环境中,相信他就是那种颇被人们讨厌,却能够和绝大多数的人相处,又能玩的转的人——这就是一直甘拜下风的刘邦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逆袭为王、后来居上的原因!
“国无双士”之韩信,“孺子可教”之张良,还有“陈平之志见于社下”的陈平……原来都是跟着项羽混的,未被重用,到了刘邦那里,却成了以一抵万的风云人物。就连项羽的心腹智囊、称得上以一抵十万的范增最后也实在是忍受不了项羽了,辞职而去,为其留下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的定论。单从对人才的应用方面,项羽再输给刘邦十次都绰绰有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