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馄饨如初

时间:2015/12/11 作者: 三三谁谁 热度: 95844

     晚饭换了个花样,给家里的大小两个男人包了荠菜馅的大馄饨。荠菜是小村边的田野里剪来的,被冬日里的霜欺压得面目模糊,但香气出奇的足,不似菜市场出售的大棚荠菜,看上去满肥嫩的,吃起来口感并不上佳。


    我个人非常喜欢吃荠菜,平日里只要一有空就拎着个篮子窜到村旁边的地里去找荠菜回家伴饭。荠菜炒鸡蛋、荠菜烧豆腐汤、凉拌荠菜这几道菜我是百吃不厌。通常情况下我吃得最多的是荠菜煮面条,一个人的午饭图省事,田间去转一圈总能找一把新鲜的荠菜,在小溪里耐耐心心把它们洗净,配点肉丝简单的翻炒一下煮碗龙须面,墨绿色的汤里缠绕着莹白的面,养眼又美味。儿子从小不爱吃蔬菜,惟独与荠菜有缘,我做的荠菜大馄饨他总能畅快的吃上一大碗。


     在家的那会儿妈妈经常用荠菜拌肉糜做馅包水饺,因为爸爸爱吃。水饺并不是江苏的地方小吃,我们家吃水饺的习惯是爸爸从部队带回来的。爸爸年轻时在遥远的内蒙古服兵役好多年,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深具内蒙特色的西葫芦馅水饺。为了满足爸爸生活中的这点小爱好,妈妈在爸爸退伍回家后迅速的学会了包饺子这项新技能。


     在我的记忆里,每逢星期六就是我们家的饺子日,一大早爸爸妈妈去菜市场采购包饺子需要的面粉、猪肉以及配菜。早几年江苏并没有西葫芦,春夏季里妈妈多用青菜、芹菜与韭菜,秋冬两季专宠白菜与荠菜。白菜做馅吃口还好,做做太麻烦,大颗的白菜剁碎很费功夫,分外还要花大力气控水尤其累人。还是荠菜做起来方便,滚水里汆烫一下捞出沥干切细就成了。


     荠菜的搭档是猪肉,猪肉剁成糜,加几根葱与香菜提提味,再打两个鸡蛋,最后加盐、味精拌匀就可以包饺子。面早就和在脸盆里等着被叫醒,饺子好不好吃有一半在于做饺子的面,面硬了,饺子难煮,煮的时间多了里面的馅子就失了鲜味,面太软,饺子容易破,卖相难看。妈妈做饺子的技术纯属半路出家,感觉她每次做出来的饺子都不达标,不是太硬就是偏软,好在爸爸不怎么挑剔,照样吃得津津有味,这让妈妈很自豪,凭空生出了一大股子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成就感。


     说实在的,我对妈妈系列的饺子不完全热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苏人,我喜欢的还是本土的扁食,扁食的另一个马甲叫大馄饨。有几回妈妈和的面不够了而馅子又有,遂差我去面店里买些馄饨皮回来收尾,于是饭桌上就有了两种花样。爱吃饺子的人能如愿,喜欢吃馄饨的我能称心。


    爸爸在吃饺子的日子里很得意,觉得他引进的这项技术造福了一家人的胃袋,他给我们几个小孩讲述部队食堂时候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煮饺子,煮饺子和做饭不一样,总要有一个人留在灶边管着,一锅煮不了多少饺子,桌边上等着的好几张嘴巴吃起来又快,通常妈妈煮的速度都跟不上吃的速度。有几回爸爸吃到中途会去厨房看看,想替换妈妈一会儿,但妈妈总是又把爸爸赶了出来。等所有的人全吃好了,妈妈的工作差不多就完成了,她脚不沾地的忙了一场,吃的也不过是几只热汤泡一下的凉饺子。


    我嫁到小镇上的前几年基本没吃过饺子,因为不会做,就是想吃也吃不上。想家的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找出回忆里母亲站在厨房里的画面,耐心的在脑子里把做饺子的步骤编排下来,从和面到拌馅再到包饺子,最后是数着一只只胖乎乎的饺子跳进汤锅里,整个流程下来思乡的心情便圆满了许多,他乡的夜似乎就没那么长没那么厚重了。


     镇上的面店里是四川人开的,有现成的饺子皮出售,我买了一次回家包饺子,口感特别的拧,还不如馄饨皮滑爽。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吃小馄饨,冲点麻油酱油,小小的人儿一气吃得下十来只拇指大的馄饨。等他稍大后我开始学习做大馄钝,各式各样的蔬菜捣腾起来,小朋友很赏脸,每次都吃很多,家中的万先生历来对我的厨技持怀疑态度,只有在吃完我做好的一盘热气腾腾的馄饨后能自发的点上几个赞,嗡声嗡气的和儿子说上一句:"你妈妈这点本事不错哦!"


     很奇怪女人在吃的这方面的领悟力,比如妈妈、比如我、比如身边的所有沉浸在生活中的女人们,无师自通的掌握了一门联系着家中男人胃口的饭菜,乐此不疲的为他们忙碌。


     多年前,妈妈饿着肚子在厨房里为我们一堆人煮饺子我没觉有什么不妥,多年后,我饿着肚子为家中的两个男人煮馄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女人总是怀着同样的心,满心欢喜的为身边人操持。无论是往昔,还是以后,用一颗安宁的心做一碗馄饨,心中的味道永远如最初的那般简单而美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