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飞 归

时间:2015/5/6 作者: 秋夜月 热度: 50662

 当你看到以“飞归”作为篇名,你的第一感想是什么?“一推六二五”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一来如五下除二”又是什么呢?我这里武断地说一句:非会计人员,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怕是闻所未闻。

 ——飞归源自“归除”,归除源自“珠算”,珠算的工具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算盘”。

尽管年轻时取得了会计初级职称,也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镇属工业公司担任过四年出纳,但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称职的会计,至少没有履职过主办会计,所学的财务会计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对珠算的爱好,纯属兴趣使然。

中午,看到单位代账会计来做账,腋下夹着一把算盘,这才勾起我对珠算及飞归的记忆。

珠算,为我国劳动人民所独创,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宋元,有诗为证:

七子之家隔两行,十全归一道沧桑。
    五湖四海盘中算,三教九流珠上忙。
    柴米油盐小黎庶,江山社稷大朝堂。
    八方天地经营手,六六无穷今古章

     一年前的2013125,我国的珠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听说,现在的小学数学课程中仍有珠算章节,我没有考证。但我总是在怀疑,在如今科技大爆炸,生活网络化,办公数字化的时代,谁还会真的去学珠算?果真有珠算教学,那就是我的孤陋寡闻了。因为早在今年四月进城前,在整理老家物件时,两把算盘的去留让我踌躇不决。一把17档人造牛角7珠大算盘,是我初次参加工作时单位配置的。另一把5珠小算盘,是女儿在财贸学院上学时所置。扔了实在可惜,犹豫再三,保留一把小算盘,打算作为玩具,假日里教教外孙珠算,有针对地练习手、眼、心的统一,大有益处;另一把被扔进了灶膛……。

我们直到初中一年级才补习珠算,因为小学阶段适逢“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文革”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破,三四年级时(对应在19661967年),课堂教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整天价“鸣、大放、大字报、大批判”,“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对算盘的好奇来自小时候看村子里的会计,出入夹着算盘,言行受人尊重,往你家桌前一坐,“噼噼啪啪”一阵算盘响,便告诉你:你家挣了多少“工分”,得了多少“口粮”,那叫一个神气!更来自于旧戏舞台上的“账房先生”,一出台就是瓜皮帽,戴墨镜,长袍马褂,细长的脖子上挂着一把大算盘,扭头一甩,算盘围着脖子滴溜溜地转——一副滑稽相。偶尔进城,大商场,小卖部,林林总总的供销社、粮管所、食品站,每一个柜台上,每一张办公桌前,都摆放着一把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算盘。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为好奇,加之数学课本来就是我的强项,珠算学习也就顺风顺水。

学会了珠算,我便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场合,捧着算盘验证我的珠算水平,“三遍小九九”(见数加),“七遍小九九”(记数加),“狮子盘绣球”——1÷512求商后还原,再以512的任意倍数求商还原,如此这般,循环往复,越滚数字越多越大,难度也就越大,借以训练加减乘除在珠算中的熟练应用。

在社会实践中,首先遇到的是“一推(退)六二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成语的“一推六二五”,常被借指官僚推辞、推脱、推卸和退让之意。而其真正出处是十六两一斤的称重,在珠算上的应用,即珠算斤两法口诀。在我最初的记忆中,乡间使用的秤中有十六两为一斤的,同时也有十两一斤的(据查证,1958年起国家废止了十六两一斤制)。在十六两秤中两换算斤的时候1÷16=0.0625,反映在算盘上便是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等等。

    其次遇到的是珠算在土地丈量中的应用。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在乡下,土地丈量非常频繁:添人进口,分配宅基地,调整责任地,交换承包地等等等等。尽管国家公布的公制长度单位有千米、米,而至今乡间土地丈量使用的长度单位既非公制的米,亦非市制的丈,而是“弓”(丈的一半,五尺)。作为量词的“弓”,是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板条制成,形状似弓,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资料显示古人以步丈量土地,一步相当于现在的五尺(古人的步子也真够大的,难怪《三国》中刘备身高七尺,张飞身高八尺,云长身高九尺——笑谈)。自秦统一度量衡时规定了每240步为一亩,后改用相当于一步的“竿子”丈量,240平方竿子为一亩,这“竿子”就是“弓”的前身,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改为用公尺丈量。然乡下丈量土地依然习惯于以弓计算,这样算来,这个习惯已然延续了两千多年。

因为土地丈量频繁,古人在繁复的计算过程中总计编写出一套专为计算土地面积的珠算方法——飞归。

“一来如五下除二,逢二十四进一飞归;

 逢三十六来一五,逢四十八进二;

 逢六进二身当五,逢七十二进三;

 逢八十四来三五,逢九十六进四;

 见一作四隔位四,见二作八隔位八。”

寥寥数语,将任何数除以240,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求出地积(亩)。飞,即快,运用飞归在珠算中计算田亩比普通归除快了许多倍,飞归由此得名。

教科书上没有飞归。早在1984年,我走下三尺讲台后不久,便被“民选”当上了“十二品正官”(生产队长)。赶上了八十年代的“土地大包干”,调整村民承包地,便三天两头带人丈量土地。可是,应用我所学到的归除计算田亩,总是没有丈量小组中“万先生”计算的快捷而准确。为此,一世好求的我便怀揣两包“大运河”(香烟),到万先生家登门求教。

…… ……

如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已经弱化,算盘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飞归”也逐步被人们所遗忘;土地也正在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农业规模化,农村现代化已成必然,大面积土地丈量也逐步被水准仪,定位仪,航拍,卫星扫描所替代。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应该忘记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劳动人民的精神创造。

 

                                                                                    2014.12.14  于南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