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山绿荫掩九龙

时间:2014/5/2 作者: 冷清安 热度: 82174

 

“五一”假期留守工地,同事们提出去大悟周边的风景区九龙寺看看。这是个很好的提议,也是几年来工地上假日里少有的闲遐。

景区离驻地不远,约十余公里。离开大悟县城,沿省道一直向东,进入了崇山峻岭。春日的大悟处处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山路弯弯曲曲,穿行在山岭之间。约莫二十多分钟的车程后我们择小路上山。这是一条仅供单向行进的乡村通道,弯急坡陡,汽车放慢了速度。绕过一道山梁,森林渐密,古树参天。远处青山绿荫中隐现出一处古刹。汽车径向山湾,横越一池碧水,九龙寺山门呈现眼前。

泊车寺前,古老的寺院与其它寺院无异。然而,一口香炉吸引了我们。时值清晨,香炉仍然烟雾弥漫,断定这里香火连连。拾级而上进入大殿,殿堂异常高大,仰望大殿,庄严肃穆。也许是暄闹后的短暂沉寂,殿门紧闭,我们没有冒然进入。走过长廊刚到尽头,一条菜花清青蛇从殿中窜出,挡住了去路,同行的女士发出惊叫声。我示意大家不要惊扰它,让它先走,果不然青蛇扭动着色缦的身姿大摇大摆地向着丛中而去。有人风趣道:在九龙寺能巧遇青蛇,这是真龙显生,好兆!

古槐树上挂着一口大钟,我们近前仔细端详,由于年代久远,钟文已经模糊,钟史不得而知。一位僧人向我们走来。僧人道:几位施主可是要敬香?回答:正是。我们先在香炉前焚了些香纸,然后跟随僧人进了大殿,大家分别三叩九拜,并献了功德。这时,我发现在大殿一角堆放了许多书籍,我信手拿起一本翻了翻。僧人告诉我,这是寺院免费提供的,可以带走。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我自然不会客气,索了些关于九龙寺的史料。据史载:九龙禅寺始名“白云寺”。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位游方和尚,敲着木鱼云游至白云山时,向山主讨要一块风水宝地,建造寺院宝刹。山主问所需方圆大小时,和尚说,只要身上所披袈裟履盖之地足矣。山主一听,以为一袭袈裟之地能有几何?便满口应允。谁知和尚脱下袈裟一撒,竟然罩住了九座山峰。山主一见急红了眼,当场反悔。和尚改口道,只要袈裟所盖一角之地便可。山主亲睹袈裟神功,心知得遇高僧,于是赠予二僧千余平米的山间盆地,并相助建起寺庙,起名“白云寺”,因其主峰名为“大山”,亦称“大山寺”。600多年前,隐居在大悟山的住持,明代高僧“丧吾”云游到大山寺,被大山寺的山水所感悟,便增制扩建大山寺,又视其周围九座山岭犹如蜿蜒盘旋的九条巨龙朝圣,故将大山寺奉称为“九龙寺”,后改名为“九龙禅寺”。相传“九龙禅寺”与“九”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是山有九峰朝寺;二是园有九井涌泉;三是九十九间庙宇;四是林中树木,干生九枝,枝生九叶,世人观之,无不称奇。如今的九龙寺正在修缮扩建,除已经建成的寺门和大殿外,其余正在建设之中。从寺院的残垣断壁可以看出,寺院历经风雨沧桑,佛事颇丰,善男信女,游人如织。

太阳竿高,我们离开了九龙寺。回眸古刹,隐现在青山绿荫之中。居高远望,大悟山峦叠嶂,让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篇。是啊!作为游客,深为大悟迷人的山水所陶醉;作为四海为家的建设者,能为建设美好的大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感到荣幸和骄傲,也为这片红色土地祝福,祝愿大悟的明天更加富饶和美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