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民族,由于“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所以大家对这个民族并不陌生。对新疆的回族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的饮食。
意思是说维族人的饭食大多讲究热量和维生素,对肠胃很有好处,比如被称为“十全大补”的抓饭、类似分餐的拌面、烤包子、馕等,吃下去肠胃非常舒服。回族人则讲究口感,比如回族人常吃的粉汤、丸子汤、椒麻鸡等,牛羊肉也喜欢精细烹制,盆盆肉与手抓羊肉就有很大不同,就连回族人制作的凉皮子也是酸甜辣麻,颇受人们喜爱。汉族人用眼睛吃饭,意思是汉族人讲究花色和品种,餐桌上总会摆 满各式各样的菜品,四凉八热、四碟四盘四碗,荤素搭配,颜色相间,让人赏心悦目,至于如此配备的原因则很少有人说清楚。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回族人。长期以来,回族与汉族等兄弟民族和谐相处,生息与共,相互影响。正是这种居住特点,又为回族饮食引进了更多地品种,例如饺子、馒头、粽子、元宵、月饼等。回族在制作这些品种时,按照自己的民族传统进行创新改造。例如饺子,不仅是改成清真饺子,而是在佐料、作法,甚至吃法上都进行变革,其中的酸汤饺子就是回族人的一大发明。在乌鲁木齐的文艺路上就有一家制作酸汤饺子的餐馆,每到吃饭的时间几乎是座无虚席。
这种宴席摆放讲究,上菜也有说法,通常是先在桌子的四个角摆上肉菜,称之为“角肉”;然后上四边的菜,其中相对的两碗,名称要对应,称为“门子”,“门子”菜就是菜名,而花样和原料可以有所不同,比如东面是“丸子”,那么西边的菜也必须是“丸子”,但一边可以用牛肉,另一边则用羊肉,还可以放鸡蛋、木耳等原料以示区别;最后上中间那碗菜,一般放凉菜,讲究些的中间放火锅。
“九碗三行子”的菜都不用油炸,而是采用蒸、煮、拌等烹调方法,原料以牛羊肉及白菜、豆腐、粉条、木耳、黄花、鸡蛋、葱花、辣子和其它蔬菜。由于这些菜都不过油,搭配合理,吃起来爽口不腻,自有一番风味。
每次品尝回族人制作的美味佳肴,不但可以尽情享受美味,也会有一份好的心情,更会感受到回族的清真文化。
2007年7月10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