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感谢

时间:2013/1/22 作者: 蚁楼蜂 热度: 63955
    我曾经是一个只会看书、写字的学生,记性好一点的时候,我还是会背诵一点诗词歌赋的。但是,喜欢模仿的我,就很会利用这些个读与记教科书上大作家的文章的功夫,来充实自己的写文章的道路。我看书是不会多去选择书的种类和出身作者的,我只看它里面的文句。若一些文句是我熟悉的,我会跳跃过去,还有某句子与我受的思想文化教育有出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搁置在一边的。若一些文句是我不熟悉的或是对自己有启发的,我会把它默记下来,以便今后使用上,或把它运用到写作上,或把它当作自己思想行为的指导。用到写作上时,我只是模仿而已,我是从来不抄袭的;用它来进行思想行为的指导的,我是这样做的:比方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有一段时间总是失败的我,会以它为自己激励自己的格言的。

    我向来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这也与我受的教育有关系。在我幼年时期,不用说,父母常把这“感恩”两个字挂在嘴边,用来教育我,也不用说,他们的孝顺行为时时刻刻表现在我的面前,还有他们常常用思想、行为教育我热爱祖国、学会帮助他人等等。若向上推一代,我的爷爷奶奶、外婆都是大善人。爷爷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曾经抗过侵华日寇,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上了医生;奶奶是一个在父亲眼里的世上最伟大的后妈;在我的印象里,外婆是一个只会吃亏、只做善事的老年人。在他们的行为里,往往就能让我很受鼓舞地去做一个正直的好人。有了这种种的思想积淀,我往往的行文里面就有着许多的爱国助人、体系民生的思想流露,这是不由自主的。在我大一的时候有幸结识了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老师,他是一个自研诗词的退休工人,依靠他的勤奋刻苦,写出了许多好的能对后辈进行教育的诗、词、古赋。他对我讲的些许经历和他的文学造诣都使我获益匪浅。还有我很荣幸地在201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本来就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我能写些可以读的文章来,一在幼年时,父亲总写出关注民生且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有两篇的还寄给中央领导,1997年的一封信(母亲和我都有参与)中的内容有的就被采纳了,另外,从小学到高中的老师们对待我这个爱好文学的学生,是耐心栽培与鼓励的,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老诗人的亲切指导,他曾告诉我不要钻牛角尖,在我写自由体诗歌遇到困难写不出来的时候,他会给我打比方说,要写出文章,就要站到高处着笔,并指着他的办公室后面的平顶山说,要联想到自己站在山上俯瞰大地、胸怀大点地去着笔,就能写出来了。有时候,我让他给我指点散文的时候,也许是我写惯了诗歌的缘故吧,他总是拿着我的稿子,说,写散文要像说话一样地写,段与段之间要平稳地过渡,他让我学习韩作荣的写作方法。

    另外,如果说我的写作水平,现在在老师看来有了进步,那主要是因为,我学到了许多文友的构文笔法(大二时,一位朋友曾说让我把多家的文笔综合起来。),得到了多个文学文友的批评、指教,还有在网上搜寻建国前后的许多大家的文章,特别是巴金、季羡林的文章,体验一下博大的胸怀和绝伦的文字及方法。

    有时候,我会回忆着自己已往遭遇的挫折,并把它联系到自己的行文里面的,一者是让自己不生闷气、再者是变相的让读者能够从我身上取得经验教训和鼓励,最后,也是为赶稿子服务。我觉得,对我来说,挫折能使我的内心更坚强,挫折能让我的心志、文笔更加稳健。

    我应该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就像最简单的例子:有时走在大街上,我的东西掉了,有人提醒;有时脾气暴躁出来时,路人的提醒、激励、安慰,等等;写作时,让许多网友给我出题目,我念给他们听我写的内容,并让他们给我更正等等。我有选择地记录着我身边的真善美,为我思想境界的提高,提供了不少和不小的帮助,这对我的文字构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反过来,我的文字献出去,有的人读了,或许也会得到帮助的,我觉得这是个良性循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5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