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千年酒鬼醉刘伶

时间:2012/6/26 作者: 古城愚翁 热度: 64158

 

             惟酒是務,焉知其餘

                            —— 千年酒鬼醉刘伶

 

那个荒诞的时代,他是一个卑微的、默默无为的小人物,然而,他是清醒的。对于酒的依赖,是他寻找生命本能的一种慰藉。是那芳香的酒,让他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在短促的瞬间成为原始生灵的本身。

他之爱酒,是对于酒本身所蕴含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的理直气壮的追求。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保留了庄子的高蹈。他是那个时代真正的隐士……

            1

官位不高,政治上毫无建树;懒作诗文,传世之作少得可怜。然而,他却以他的怪诞与放纵走进《晋书》之“列传”,走进《世说新语》,走进魏晋的竹林。

直到一千多年后的21世纪,他的故事仍然在我们的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就是以豪饮、大醉而闻名于当时、闻名于历史的酒鬼刘伶。

             2

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对酒的嗜好与海量是我们常人所望尘莫及的。

民间传说中有一个故事:据说刘伶有一天路过杜康酒馆门前。他一抬头,看见门上有一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还有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醉三年?刘伶想,能醉我半天就算是你的本事了。看来杜康是不知我刘伶了!

“拿酒来!”走进酒馆的刘伶,还没坐下就高声喊道。

话音刚落,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便过来斟酒。一杯后,老翁劝他别喝了。他不依,又要了第二杯。

老翁又说,再喝就要醉了。他仍然不依,又要了第三杯。

三杯下肚,他只觉天晕地旋,连忙道别。一路跌跌撞撞回到了家,对老婆交代:“我若死,就埋在酒池内,用酒盅酒壶陪葬。”

交代了后事,他便人事不知,连呼吸也没有了。

他的妻子哭的呼天抢地,三天后便照他说的办法安葬了他……

屈指三年过去,杜康来到刘伶家,说是来讨要酒钱的。

刘伶的妻子又气又恨:“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人死了,还来要酒钱?我还要找你要人呢!”

一边说,便一边拉杜康要去见官。

杜康笑道:“你的丈夫没有死。他是醉了!你们赶快把棺材打开……”

众人将信将疑,开棺一看,果真见刘伶面色红润,栩栩如生。

杜康高声叫道:“刘伶醒来,刘伶醒来!”

棺材里的刘伶伸了一下懒腰,打个哈欠,道:“好酒,好酒!这果真是天下的好酒呀……”

        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公战秦琼式的民间故事,让我们见证了酒鬼刘伶嗜酒的历史渊源。

他的豪饮,他的醉酒,也因此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永远的佳话。

然而,历史上的刘伶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酒鬼的。跟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年轻时候的刘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他很想走上仕途,光宗耀祖。他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他希望自己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有所作为。

但是,那个乱世没有给他机遇。

从曹魏篡汉到司马氏把持朝政,再到西晋的宫廷内乱。一次次刀光剑影,一次次血雨腥风。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一介寒士,如果积极投身于两派的政治角逐,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以卖身投靠来换取政治地位,必然为社会舆论所不耻。这样,就有一些头脑清醒的文人,不愿做官,退隐山林。他们以泯灭是非、忘却时事的办法来回避现实政治中的大是大非。为了自保,他们出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借酒浇愁,在醉鬼的形象中装疯卖傻。尽可能地用面纱和烟幕,把自己包藏得严严实实。

酒,是他们怪诞行为的烟幕弹,也是他们灵魂自救的麻醉剂。

刘伶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4

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濉西西北)人也。史书上说他“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做过几天徒有虚名、没有实权的建威参军。在晋武帝泰始年间,面对朝廷策问,他强调“无为而化”, 被斥之为无益之策。当即便以无能为由,被皇上罢免之。

政见不合,这个官不当也罢。削职为民的刘伶,不久与阮籍、嵇康等社会名流相遇。由于对时局有着相同的见解,彼此心心相印,欣然神解。他们携手入林,高谈阔论。后世称之为“竹林七贤”,在魏晋的文化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章。

本来就嗜酒如命的刘伶,遁入山林后更加肆无忌惮,整天与酒为伍,以醉酒为乐。人们常常看到,他乘着一辆鹿车,携一壶酒,在乡间的小路上来来去去。让人称奇的是,他还叫人背着铲子跟在身后,道:什么时候死了,就地掩埋,一切从简。至于朝廷那些繁琐的礼法,去他的罢!

对于他的醉酒,他的怪诞,他的放浪形骸,当时便有一些人不以为然。据说有一天,醉酒的他脱了衣服坐在屋子里纳凉。某人来访。见状,连道:不雅,不雅!一个有头有脸的“老爷”,竟然光着身子,成何体统?他回应道:谁说我光着身子?我是以天地作房,以房屋为裤。你跑进了我的裤裆里,怎么还说我不雅?……

一段时间,刘伶家没有酒了。他馋的厉害,叫老婆去买。老婆担心他的身体,多次劝他戒酒,他总是当作耳边风。老婆终于生气了,将家里的酒缸、酒壶、酒杯,全都砸个稀巴烂。一边砸,一边哭着劝他:你喝得太多了!为了身体,你也该戒酒了!

老婆生了气,问题很严重!刘伶马上说:夫人言之有理,这回我一定戒酒!不过,戒酒事大,我要在鬼神前发誓……

真的戒酒?老婆将信将疑,道。

当然是真的!信誓旦旦的他,对老婆道:祭祀神灵这样庄重的事情,没有酒可不大好。你赶紧去买酒吧!

被蒙骗的老婆以为他真的要戒酒,当即供上美酒佳肴。

刘伶走到案前,跪下祷告:天生刘伶,以酒为命。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祭辞还没念完,急不可耐的刘伶便抱起酒坛,狂饮了起来。不一会儿,便烂醉如泥了。

被弄得哭笑不得的老婆,实在没有办法,也就随他去了,从此不再劝他戒酒。

刘伶还不知足,常讲:这酒吃的太不过瘾,哪一天大醉一场才好!……

几个小伙子听了这话,索性把他扔进酒缸。

第二天,小伙子们过来一看,酒已经干了,他还在那里说着梦话:许我一大醉,怎让我闲坐?……

喝酒喝到这个份上,天下大概也只有刘伶这样的酒鬼了!

       5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唯酒至尊的刘伶,已经成为千古绝唱。杜康酿酒刘伶醉,在酒店老板们的心目中,嗜酒如命的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酒圣”。

无论民间的传说,还是历史的记载,刘伶与酒已经难解难分了。酒带来的那种飘飘欲仙的、似真似幻的感觉,那种既无畏、又无所谓的人生态度和作风,让他做着别人想做而不敢做、即使做了也做不成的事情。

刘伶的气质在于纯粹,在于真诚。他那一颗赤子之心,那一种神仙般的思想境界,是我们这些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酒带来的那种超越时空、超越个体的难得的恍惚,使得他和庄子一样,瞬间便完成了对于那种蕴含着道的虚无状态的追求。

那个荒诞的时代,他是一个卑微的、默默无为的小人物,然而,他是清醒的。对于酒的依赖,是他寻找生命本能的一种慰藉。是那芳香的酒,让他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在短促的瞬间成为原始生灵的本身。

他之爱酒,是对于酒本身所蕴含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的理直气壮的追求。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保留了庄子的高蹈。他是那个时代真正的隐士。

他不关心政治,那个时代的政治不值得他去关心。他不赋诗弄文,他认为没有必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文字。

然而,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在飘飘欲仙的一种感觉中,他却忽然挥笔疾书。

是一篇关于酒的千古妙文。

也是他为我们留下的、他短暂一生中惟一的一篇得以流传的奇文——《酒德颂》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一朝,萬朝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迹,居無室廬,

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榼提壺,惟酒是務,焉知其餘?

          有貴介公子,搢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漱醪,奮髯踑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覩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