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怀念四川的那段岁月之之十(滑杆抬幺妹)

时间:2012/4/24 作者: 犁耕 热度: 78456
       华蓥幺妹天下丽,巴哥抬妹真逗趣。抬起滑杆好费力,看到幺妹好安逸。 
       一曲流传在川东地区的歌谣道出了华蓥山区特有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滑杆抬幺妹。
       滑杆抬幺妹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幺妹”是川东、重庆一带对美女、靓女、才女的传统美称。
据民间所传,早在唐至德年间(公元756—758年),华蓥山高登山、宝鼎相继建立寺庙,香火鼎盛,每天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当时,未出嫁的女子即幺妹是不能出门的,更不能上山朝拜,煞是寂寞。华蓥山麓一张姓大户,有一双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呵护备至。但她们看见那些香客自由地上宝鼎朝拜,心儿早就飞上了山。由于封建思想的桎梏,只好在闺中惆怅,几年下来,美若天仙的她们竟已面色腊黄,病入膏肓,找来多个高医诊治均不见效。最后,她们终于给母亲说了老实话,只想上山去拜佛观光。母亲将她们的想法给父亲讲了,父亲虽急,但也无法违背封建礼教。恰巧一秀才到她们家听说了此事,略一思索,道:“这有何难?二月十九日后,你们出点钱,举办一个比赛,将乡里想上山去拜佛观光的幺妹都抬上去,这不就遂意了吗?”张大爷听了此话,找来有威望的族人商量,决定举办“滑杆抬幺妹,祈求五谷丰”比赛,每年三月初举行。这样,每年三月,这个地区都要举行比赛活动,年轻汉子将漂亮的幺妹抬上华蓥山,拜佛观景,夺得第一、二、三名的不但能获得大奖,绝大多数还被幺妹看中,选为郎君。这个活动后来由于朝代更迭、战乱兵荒,慢慢疏于举办了,一旦时局稳定,偶尔也举办一次,故得以流传下来;解放前,华蓥山区道路不畅,达官贵人出门赶场,主要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滑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双枪老太婆”从重庆送枪支弹药给华蓥山游击队,主要用的也是滑杆。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历史悠久,承传至今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滑竿,由两根韧性极强(一般选用斑竹),长3米左右,粗5公分大小的斑竹,配以凉椅(或躺椅、坐椅)一把捆扎而成。农家小妹,因玲珑伶俐,故有乖巧之韵味;因疼爱有加,故有娇宠之情状;因生动率直,故有野性之情趣。她们出行坐上滑竿或相亲交友,或读书交流,或赶场出行,一路行来集野趣、美艳、青春于一身,形成独特的美学韵味。
       滑竿抬幺妹就是轿夫(又名脚夫)一前一后,幺妹坐于椅中,自撑伞挡荫,轻颠漫颤自在行走。其程序就是通过上滑竿,起滑竿,颠试滑竿,通过各种路途时号子呼应提示,途中风趣逗乐以及下滑竿等环节组成,形成较为完整的行为范式和文化情味。自唐朝以来,华蓥山是川陕四路中入川的重要驿道。古代华蓥人行路以石板路为主,石板路交错纵横,崎岖蜿蜒,于是,以人力为支撑的滑竿因其简单、经济、适用、便捷便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竞技活动比赛的兴起,滑竿抬幺妹便成为华蓥山区典型的表演竞技文化活动承传至今。
       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逢重要节庆之时,当地农民都要自发举行“滑竿抬幺妹”竞赛及表演活动。近年来,华蓥市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古今结合,体经联姻,将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打造成了四川独特的民间体育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了“选幺妹”、“抬幺妹”、“背幺妹”“抢幺妹”等一系列幺妹文化。华蓥市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华蓥山幺妹节”,一届比一届热闹,盛况空前,万人空巷。
     2000年11月在华蓥市溪口镇举办了“华蓥第一届滑竿抬幺妹大赛”。大赛从华蓥市溪口镇场口出发,20副滑竿抬着20位漂亮的幺妹,翻越八千余米长的山间公路,爬上1200多米高的黄龙坡,到达川东佛教圣地黄龙寺。沿途三万余人竞相观看,溪口镇万人空巷。溪口镇玉荷沟村的卿华全和遂宁煤矿的蒋安才抬着幺妹第一个到达目的地,仅用67分钟,获得了浙江电视台颁发的“中国电视吉尼斯冠军”证书和奖金。
       我在华蓥呆了2年,虽没有在大赛上见过这种活动,但在2010年的正月在华蓥街上却有幸见到了这种活动。那恢弘的气势、靓丽的服饰、齐声的呐喊却也震撼人心。
       滑竿抬幺妹是一首野性之歌,它将川东幺妹的张扬颠簸得上下起伏; 滑竿抬幺妹是一首典雅之曲,它将川东幺妹的含蓄赚足了世人的眼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